第357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1/3)
朱厚照想过定太子后朝臣拜储君的场面,也想过决定退位后朝臣百姓们开始关注朱载垒的场面,但他的确没想到过在自己决定退位时,会让这些官员举止如此激动!
很多时候,朱厚照也没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做的有多好,而大多数人对政治的漠视与对帝王的不关心,让他还以为自己根本没有给这个帝国的人带来多大的触动。
但朱厚照没想到,当他决定退位,决定离开大明政坛的时候,帝国的人会如此伤心欲绝。
不过,有道是天下有不散的筵席。
朱厚照不会因为当帝国的人开始表述不愿意让他离开帝国权力中心的时候而选择留下。
他一旦决定了一件事,就没有要更改的意思。
所以,朱厚照只是淡定从容地走下玉阶,走到了皇长子朱载垒面前:“看见了吧,他们有多舍不得为父,就意味着你将来的重担有多重。”
说着,朱厚照就扶起了同样跪在地上的皇长子朱载垒,旋即又扶起了皇次子朱载塗。
朱载垒心情本是惊喜,毕竟如今他被立为了太子,甚至这还意味着他在万寿节过后将登基为帝。
但是,同文武百官们一样,当他看见紫禁城外因为父皇要退位而深怕重回命若草芥时代的百姓们,看见紫禁城内因为父皇要退位而惴惴不安的大臣们,当他想到自己即将执掌这个蒸汽工业与小农社会共存,儒家宗族与股份商行并行的帝国时,他也有些忐忑起来。
他曾经以为自己已经年过五十,且接触过帝国最基层的工农,也接触过中层的士绅商人,引领过帝国最高端的技术,但此刻,当他发现自己要从自己父皇手里接掌这个帝国时,他依然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与此同时,朱载垒也的确感受到压力,一种来自自己父皇的压力,他知道自己的父皇很伟大,毕竟免除天下徭役、建立社保体系、还发展出工业解决了数千万老百姓因为人地矛盾而成为流民的问题……等等。
但朱载垒此刻也依旧没有想到自己父皇的退位会让这么多人恐惧,他知道这意味着自己想要在帝业上超越自己父皇是多么的艰难。
朱厚照在拟立太子与准备退位的诏书时,也分封了其他留京的皇子。
其中,皇次子被封为宋王,封地则是不久前才被大明占领的佛郎机。
皇次子朱载塗内心里自然是很失望的,毕竟没有成为大明国的太子,但他知道父皇也算对得起自己,将一块富庶的地区封给了自己。
他已经从俞大猷那里得知佛郎机的富饶,而且,当他看见百官士民对决定退位的父皇表现出极度不舍的行为时,他也知道任何一个接过皇位的人都见面临父皇的这一座大山。
因而,朱载塗此时反而有一丝庆幸,庆幸自己没有承担这么大的压力,他甚至想看看自己这位皇兄如何面对来自父皇的压力。
朱厚照没有改变初衷的意思,在诏书宣读完毕后就起驾回了宫,且让司礼监太监传旨,着内阁与礼部做好太子册封大典事宜,与准备好万寿节贺寿仪式,还有自己的退位大典。
夏言、张溶等文武官员见此也知道现在的自己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皇帝不愿意干了,他们也不能强迫皇帝继续干下去。
文武百官们虽然不想让皇帝朱厚照退位,但因眼下太子册封大典在即,也不得不收回怆然之心,办事理政。
但对于百姓们而言,在从官方媒体得知皇帝朱厚照确已决定退位之事后,皆是心情更加抑郁,消费与娱乐欲望大幅度下降,帝国商业经济繁荣程度甚至因此大受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股市受挫。
当然,朱厚照虽说退位,但并不是说立即退位,眼下朱厚照依旧还在皇帝的位置上,处理着帝国的军国大事。
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朱厚照让朱载垒辞掉了户部尚书一职,直入涵碧堂,与自己一同参与政务。
为了偷闲,朱厚照已基本上把日常冗务都交给了朱载垒,朱载垒遇到疑难时才由自己这个皇帝指点。
不但是朱厚照开始给朱载垒一些权力,即便是现在唯一的两位还在主持廷推的议政大臣夏言与张溶也给朱载垒面子,在议政处廷推会议上一致荐举让朱载垒的亲信官员徐阶入阁,担任内阁三辅,而严嵩则补为次辅。
即便是涉及的新的议政大臣任命问题,朱厚照也让朱载垒自己先确定,然后再给自己禀告,以此让朱载垒逐渐熟稔掌管整个帝国。
朱载垒知道这议政大臣乃是能决策朝廷大事的相臣,自然也不敢轻慢,在考虑到自己与父皇的利益后,最终决定循朱厚照时的旧例,故向朱厚照禀道:
“父皇,儿臣认为可增补严嵩、徐阶、闻渊、俞大猷为议政大臣,严嵩与徐阶本为阁臣,身系中枢,当在廷推上有荐举之权责;
而闻渊乃吏部天官,主天下铨叙,自然更应有荐举权责;
如今江东病重,理应免去其议政大臣之权,由俞大猷充任,俞大猷乃军中新贵,历经收复交趾、远征西洋两战,熟稔大明各级将领,由他充任充任枢密副使,且加议政大臣,可使帝国能选出名将来。”
朱厚照见朱载垒只在新补的议政大臣里塞了一个自己的人,其
很多时候,朱厚照也没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做的有多好,而大多数人对政治的漠视与对帝王的不关心,让他还以为自己根本没有给这个帝国的人带来多大的触动。
但朱厚照没想到,当他决定退位,决定离开大明政坛的时候,帝国的人会如此伤心欲绝。
不过,有道是天下有不散的筵席。
朱厚照不会因为当帝国的人开始表述不愿意让他离开帝国权力中心的时候而选择留下。
他一旦决定了一件事,就没有要更改的意思。
所以,朱厚照只是淡定从容地走下玉阶,走到了皇长子朱载垒面前:“看见了吧,他们有多舍不得为父,就意味着你将来的重担有多重。”
说着,朱厚照就扶起了同样跪在地上的皇长子朱载垒,旋即又扶起了皇次子朱载塗。
朱载垒心情本是惊喜,毕竟如今他被立为了太子,甚至这还意味着他在万寿节过后将登基为帝。
但是,同文武百官们一样,当他看见紫禁城外因为父皇要退位而深怕重回命若草芥时代的百姓们,看见紫禁城内因为父皇要退位而惴惴不安的大臣们,当他想到自己即将执掌这个蒸汽工业与小农社会共存,儒家宗族与股份商行并行的帝国时,他也有些忐忑起来。
他曾经以为自己已经年过五十,且接触过帝国最基层的工农,也接触过中层的士绅商人,引领过帝国最高端的技术,但此刻,当他发现自己要从自己父皇手里接掌这个帝国时,他依然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与此同时,朱载垒也的确感受到压力,一种来自自己父皇的压力,他知道自己的父皇很伟大,毕竟免除天下徭役、建立社保体系、还发展出工业解决了数千万老百姓因为人地矛盾而成为流民的问题……等等。
但朱载垒此刻也依旧没有想到自己父皇的退位会让这么多人恐惧,他知道这意味着自己想要在帝业上超越自己父皇是多么的艰难。
朱厚照在拟立太子与准备退位的诏书时,也分封了其他留京的皇子。
其中,皇次子被封为宋王,封地则是不久前才被大明占领的佛郎机。
皇次子朱载塗内心里自然是很失望的,毕竟没有成为大明国的太子,但他知道父皇也算对得起自己,将一块富庶的地区封给了自己。
他已经从俞大猷那里得知佛郎机的富饶,而且,当他看见百官士民对决定退位的父皇表现出极度不舍的行为时,他也知道任何一个接过皇位的人都见面临父皇的这一座大山。
因而,朱载塗此时反而有一丝庆幸,庆幸自己没有承担这么大的压力,他甚至想看看自己这位皇兄如何面对来自父皇的压力。
朱厚照没有改变初衷的意思,在诏书宣读完毕后就起驾回了宫,且让司礼监太监传旨,着内阁与礼部做好太子册封大典事宜,与准备好万寿节贺寿仪式,还有自己的退位大典。
夏言、张溶等文武官员见此也知道现在的自己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皇帝不愿意干了,他们也不能强迫皇帝继续干下去。
文武百官们虽然不想让皇帝朱厚照退位,但因眼下太子册封大典在即,也不得不收回怆然之心,办事理政。
但对于百姓们而言,在从官方媒体得知皇帝朱厚照确已决定退位之事后,皆是心情更加抑郁,消费与娱乐欲望大幅度下降,帝国商业经济繁荣程度甚至因此大受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股市受挫。
当然,朱厚照虽说退位,但并不是说立即退位,眼下朱厚照依旧还在皇帝的位置上,处理着帝国的军国大事。
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朱厚照让朱载垒辞掉了户部尚书一职,直入涵碧堂,与自己一同参与政务。
为了偷闲,朱厚照已基本上把日常冗务都交给了朱载垒,朱载垒遇到疑难时才由自己这个皇帝指点。
不但是朱厚照开始给朱载垒一些权力,即便是现在唯一的两位还在主持廷推的议政大臣夏言与张溶也给朱载垒面子,在议政处廷推会议上一致荐举让朱载垒的亲信官员徐阶入阁,担任内阁三辅,而严嵩则补为次辅。
即便是涉及的新的议政大臣任命问题,朱厚照也让朱载垒自己先确定,然后再给自己禀告,以此让朱载垒逐渐熟稔掌管整个帝国。
朱载垒知道这议政大臣乃是能决策朝廷大事的相臣,自然也不敢轻慢,在考虑到自己与父皇的利益后,最终决定循朱厚照时的旧例,故向朱厚照禀道:
“父皇,儿臣认为可增补严嵩、徐阶、闻渊、俞大猷为议政大臣,严嵩与徐阶本为阁臣,身系中枢,当在廷推上有荐举之权责;
而闻渊乃吏部天官,主天下铨叙,自然更应有荐举权责;
如今江东病重,理应免去其议政大臣之权,由俞大猷充任,俞大猷乃军中新贵,历经收复交趾、远征西洋两战,熟稔大明各级将领,由他充任充任枢密副使,且加议政大臣,可使帝国能选出名将来。”
朱厚照见朱载垒只在新补的议政大臣里塞了一个自己的人,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