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当名士 第52节(1/3)
=================
桓侍郎府上闹得波云诡谲,一个不出息的子弟被禁足,一个最出息的子弟被桓侍郎大半夜拎着家法亲自发落,虽没闹出墙外,却也着实带累得这位阁老看奏章都比平日慢了。
桓家风云变易,宋时心里也连刮了两天风暴。幸好廷对之后给新进士放两天假,他在家写出一篇够五千字的谢恩表,才从被人当面求婚的震惊中恢复平静,领着本榜三百余名进士入朝谢恩,转天又到孔庙行释菜礼。
他这个状元与榜眼马愉、探花谢琏依例除从六品翰林修撰、从七品翰林编修,不必朝考,别的考生却要经一回朝考才能确定是进馆做庶吉士,还是到科道部院、外省任上做官。
宋时听着考试安排,心中油然生出一股幸福感——名次考得高就是有好处!
他在福建考秀才时考到前三,就省了秋试之前的科试,可以直接下场;如今在会试里考到前三,又能省了朝试。前前后后比人少考两场,这是省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一个明天就能放长假的人,看着一群还要加班加点准备职称考试的同事,那感觉简直说不出的优越。
宋时带着诸人到孔庙行过礼,回到桓凌……的那小院收拾东西准备回乡,却被一道圣旨召进了宫里。
天子要亲见他。
天子要看看他发明的宋氏印刷法。
宫中内监直接来传旨,命他即刻收拾印刷用的工具,换上他的状元袍入宫陛见。
第82章
本来宋时已授了官,觐见时就该换上从六品的青色补服进去, 不过他还没正式到礼部报道, 也就仍然绯袍玉带地进了宫。到宫城外便要下轿, 他从容地迈步下车,跟在太监身后缓步而行, 从容潇洒,仿佛不是初次被天子传唤,而是久在御前值班的老臣。
路上遇见的官员、内侍无不要多看一眼, 赞声风神秀逸。
被传进文华殿侧殿时, 绯袍更似拖着一身日色霞辉, 映得大殿内都仿佛明亮了几分。原本正看着窗外景致的新泰天子也转过头来看了他几眼,微微点头:“三元及第, 果然较寻常状元气度更佳。”
宋时连忙称谢, 在带他来的首领太监引导下跪在御前, 行了叩拜大礼。
天子抬了抬手, 一旁内侍便叫他起来。侍奉御前的总管太监便代天子问道:“圣上想看看宋状元那宋版书是如何制的,宋状元可带东西来了?”
自然带了。为了让皇上安心省事, 他连印书的纸都自带了一卷。
他从引路内侍手里取过油印盒、皮纸, 自信地答道:“臣这印书法是文人印法, 只消印书人能识字、会写字即可, 陛下要看, 臣这就打开它试给陛下看?”
天子问道:“只凭这盒子便能印书?你这印法是以何物为版?”
宋时道:“请陛下许臣打开盒子讲解。”
早有内侍搬来条案,就摆在他面前,又有人替他打开盒子, 宋时便指着油印机上的纱网架子、玻璃调墨板、调墨刀、铁笔一一向天子陈说用处。
在桌边细看的总管太监不时将工具呈到御前,也在御前夸了几句:“这么简单几样东西就能印出书来,也不动刀动凿的,自家就能做,不须等着匠人刻上数月的木版,真是难得实用的印法。”
不愧是大郑百年才出一位,历朝也只出过十来位的三元,别人再造不出这东西来!
不,这不是他发明的,这是人民……外国人民的智慧。宋时并不居功,低头默默盯着案上的油印机,左手握着辊子,在调墨板上把辊子上的油墨蹭匀。
天子含笑问道:“只用这东西蘸了墨在纸上一刷,便能印出文章来了?朕却还是想不通薄薄一层纸怎么就能担当雕版之用,宋状元便当面印一篇文章来与朕看罢。”
宋时利落地应下:“请陛下指一篇文章,臣即刻印来。”
天子早有打算要考验他,吩咐道:“你殿试那日作的策问不错,今日便再印一篇边策进上吧。也不必下去写,就在这里当面雕版给朕看看。”
不管内修,只写外攘之策,也不计字数,倒是比殿策好答得多。
早有小内侍备下了笔墨纸砚,要引他到殿角的桌案上打草稿。宋时微微摇头,拱手向上说道:“臣这印法不须先打稿才能刻,只用像平常一样书写就行,臣愿先在御前刻一份文稿出来呈请御览。”
天子略有些意外,含笑点头:“果然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有这般自信。你便在此写来给朕看看。”
宋时领了旨,走回书案前,便有小内侍搬来绣墩搁在书案前。他自己铺开一张印有竖格的蜡纸,提起那管铁笔,也不必打稿,拿起铁笔就往蜡纸上刻——
倒不是他故意显摆,而是拿毛笔写字毕竟不如铁笔顺手。刻蜡纸刻多了,拿起笔来跟上辈子写作业时手感也差不多了,比悬腕空中用软笔写字省力。
更省了先写一遍再抄一遍的麻烦。
他低头猛刻,旁边侍候的小内侍只看见他在纸上一笔一笔划下来,刻过的纸上却只能看出些微刻痕,认不出他究竟写了些什么。而再远些的总管太监王公公和御座上的天子更只能看见他用一种不
桓侍郎府上闹得波云诡谲,一个不出息的子弟被禁足,一个最出息的子弟被桓侍郎大半夜拎着家法亲自发落,虽没闹出墙外,却也着实带累得这位阁老看奏章都比平日慢了。
桓家风云变易,宋时心里也连刮了两天风暴。幸好廷对之后给新进士放两天假,他在家写出一篇够五千字的谢恩表,才从被人当面求婚的震惊中恢复平静,领着本榜三百余名进士入朝谢恩,转天又到孔庙行释菜礼。
他这个状元与榜眼马愉、探花谢琏依例除从六品翰林修撰、从七品翰林编修,不必朝考,别的考生却要经一回朝考才能确定是进馆做庶吉士,还是到科道部院、外省任上做官。
宋时听着考试安排,心中油然生出一股幸福感——名次考得高就是有好处!
他在福建考秀才时考到前三,就省了秋试之前的科试,可以直接下场;如今在会试里考到前三,又能省了朝试。前前后后比人少考两场,这是省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一个明天就能放长假的人,看着一群还要加班加点准备职称考试的同事,那感觉简直说不出的优越。
宋时带着诸人到孔庙行过礼,回到桓凌……的那小院收拾东西准备回乡,却被一道圣旨召进了宫里。
天子要亲见他。
天子要看看他发明的宋氏印刷法。
宫中内监直接来传旨,命他即刻收拾印刷用的工具,换上他的状元袍入宫陛见。
第82章
本来宋时已授了官,觐见时就该换上从六品的青色补服进去, 不过他还没正式到礼部报道, 也就仍然绯袍玉带地进了宫。到宫城外便要下轿, 他从容地迈步下车,跟在太监身后缓步而行, 从容潇洒,仿佛不是初次被天子传唤,而是久在御前值班的老臣。
路上遇见的官员、内侍无不要多看一眼, 赞声风神秀逸。
被传进文华殿侧殿时, 绯袍更似拖着一身日色霞辉, 映得大殿内都仿佛明亮了几分。原本正看着窗外景致的新泰天子也转过头来看了他几眼,微微点头:“三元及第, 果然较寻常状元气度更佳。”
宋时连忙称谢, 在带他来的首领太监引导下跪在御前, 行了叩拜大礼。
天子抬了抬手, 一旁内侍便叫他起来。侍奉御前的总管太监便代天子问道:“圣上想看看宋状元那宋版书是如何制的,宋状元可带东西来了?”
自然带了。为了让皇上安心省事, 他连印书的纸都自带了一卷。
他从引路内侍手里取过油印盒、皮纸, 自信地答道:“臣这印书法是文人印法, 只消印书人能识字、会写字即可, 陛下要看, 臣这就打开它试给陛下看?”
天子问道:“只凭这盒子便能印书?你这印法是以何物为版?”
宋时道:“请陛下许臣打开盒子讲解。”
早有内侍搬来条案,就摆在他面前,又有人替他打开盒子, 宋时便指着油印机上的纱网架子、玻璃调墨板、调墨刀、铁笔一一向天子陈说用处。
在桌边细看的总管太监不时将工具呈到御前,也在御前夸了几句:“这么简单几样东西就能印出书来,也不动刀动凿的,自家就能做,不须等着匠人刻上数月的木版,真是难得实用的印法。”
不愧是大郑百年才出一位,历朝也只出过十来位的三元,别人再造不出这东西来!
不,这不是他发明的,这是人民……外国人民的智慧。宋时并不居功,低头默默盯着案上的油印机,左手握着辊子,在调墨板上把辊子上的油墨蹭匀。
天子含笑问道:“只用这东西蘸了墨在纸上一刷,便能印出文章来了?朕却还是想不通薄薄一层纸怎么就能担当雕版之用,宋状元便当面印一篇文章来与朕看罢。”
宋时利落地应下:“请陛下指一篇文章,臣即刻印来。”
天子早有打算要考验他,吩咐道:“你殿试那日作的策问不错,今日便再印一篇边策进上吧。也不必下去写,就在这里当面雕版给朕看看。”
不管内修,只写外攘之策,也不计字数,倒是比殿策好答得多。
早有小内侍备下了笔墨纸砚,要引他到殿角的桌案上打草稿。宋时微微摇头,拱手向上说道:“臣这印法不须先打稿才能刻,只用像平常一样书写就行,臣愿先在御前刻一份文稿出来呈请御览。”
天子略有些意外,含笑点头:“果然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有这般自信。你便在此写来给朕看看。”
宋时领了旨,走回书案前,便有小内侍搬来绣墩搁在书案前。他自己铺开一张印有竖格的蜡纸,提起那管铁笔,也不必打稿,拿起铁笔就往蜡纸上刻——
倒不是他故意显摆,而是拿毛笔写字毕竟不如铁笔顺手。刻蜡纸刻多了,拿起笔来跟上辈子写作业时手感也差不多了,比悬腕空中用软笔写字省力。
更省了先写一遍再抄一遍的麻烦。
他低头猛刻,旁边侍候的小内侍只看见他在纸上一笔一笔划下来,刻过的纸上却只能看出些微刻痕,认不出他究竟写了些什么。而再远些的总管太监王公公和御座上的天子更只能看见他用一种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