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当名士 第99节(3/4)
这么看来,汉中府治下的治安还挺可以,南郑县也颇有治事才能。他要严抓治安,只消先理清自己要建工厂的地方,建起从码头和府城到厂区的大道,再顺着大道往远处慢慢清理即可。
厂区必须建在江边,一是用水方便,二是可以建些大型水力机械,节约人力。
光凭劳动人民的双手怎么也及不上自然之力。他好歹是个穿越者了,干就要往大处干,如今且先建起水碓、水磨磨石粉;等将来有条件炼钢,就可以用水碓锻打钢块,再建个水排鼓风,往高炉里吹气……
他心里已有成算,拿起笔虚点在府城南方汉水北岸上,在地图上左右移动,每动一点,桓凌就给他细讲那片地方的情况。
这张图是本地游击将军献上,是个军事地图,是以地形地势标注格外清楚,周围有无村镇、道路情况也有所示意。桓凌初到时便将这城池四周都踏过一遍,回程路上沿江而行,虽然大部分时间闷在屋里写论文,早晚出去透气时也看了些东西回来,此时对着地图讲,自然能讲得又生动又细致。
他指着江边一个不明显的墨点,主动建议道:“此处便是码头,你不是要从勉县运煤、运焦来?依着码头近处建窑更方便些。只是码头边上有拉纤的河工和觅汉,这些人之间为了抢活常有械斗,需得加派差役看管。”
宋时眯了眯眼,问道:“那处水流如何?我想借汉江水力装上碓车,最好倒是水流急、高下有落差的地方。”
可也不能在河道太窄的地方建厂,不然水轮占了河道,船行道窄,容易出危险。
宋时对着图和桓凌商议许久,先圈出大体位置,而后便去向周王借将。
对,不要借兵,只要借一个弓马娴熟、为人细心警醒的桓御史押阵,剩下的他衙门里自有三班皂隶可用。
周王闻听这请求,当即便答应了:“桓舅兄是受命为本王做向导的,又不是真到本王麾下。宋先生若有什么……”他小声地、飞快、含糊地说了一句什么,又提高声音接着说:“事的,你们二人自管商量着办,不需来问我。我若有事请舅兄帮忙,自会叫内侍相请。”
桓凌很自然地点点头道:“多谢殿下体谅。”
宋时不那么自然地低着头说:“殿下放心,臣也不会借用桓大人多久。只是正好臣派人购置的煤膏、煤炭等物已到汉水码头,臣想着殿下身份尊贵,下官想着府城外有许多荒林野地,恐有恶徒藏身,不如京里太平稳便,须得桓大人帮着扫清地方乱匪才好。今日来此就想请桓大人帮着运往城北天台山调制耐火砖,顺便借桓大人的经验,看看有没有乱匪痕迹。”
周王“嗯、嗯”地听着,脸上露出十分宽容大度的笑容,只说:“重修王府一事并不着急,倒是汉中府治安更要紧。宋先生与舅兄若要干什么,只管放开手脚施为即可。”
王爷真是个好人。就是想的有点多。
宋时脑中转动着这念头,对周王再拜了一拜,说道:“如今煤膏已至,不久便可烧制成白云石砖。可否请长史安排王府中匠人,准备图样,臣便安排当值的匠人重修王府了。不过拆改房舍这些日子恐怕要委屈殿下暂住花园了。”
花园里也有亭台楼阁,四五月间天气炎热,住花园里反倒凉快。
周王是个随和性子,便应道:“也好,本王倒无妨。只是修造时一切从简,不要太过耗费民力物力的好。”
宋、桓二人喏喏而出,寻褚长史定下翻修王府的工期,双双回到府衙,将此事通知下去,由府工房安排翻修事宜。
他们两人则带了一队衙差护卫,先押着煤、焦和焦油去往石灰窑场,依着早先学习计算好的配比和了石砖料,在大锅中边烧边搅,趁热着砖浆倒进模子,脱模后即成砖料。更多富余的白云石则按40%的比例掺进水泥,直接送往王府,做建房用的水泥料。
这边做好示范、叮嘱匠人给他留下两面墙砌耐高温炉的石砖后,宋大人又带着桓御史,领着一队差役从北城绕到南城。
二人一路上分析周边环境风险,一路上观测环境,终于在府城西南三十里外一处高下稍有落差的河面附近圈定了地点——
是一片略高于河岸的土坡,尚无人垦殖,而是一片荒滩野地。泥土微微湿润,夹着沙泥和细碎石粒,但看周围河水涨退留下的印记,倒不是发洪水时能冲到的地方。
此处可先建个多头水碓、一个水磨,吊上细碎的青石破碎白云石和磷块岩配肥料,还得建个水车往岸上引水。然后在水车下面建座高水塔,用水泥管、陶管引到厂里,各厂房里就可以直接用自来水,不必再费力从井里打水、运水了。
厂区规划就还是先建最常见的石灰窑,在偏东一点的地方建个炼焦炉,挨着炼焦炉再建一座高锰酸钾厂。炼焦炉炼出煤焦油直接制白云石砖,焦炭正好可以用来烧白云石、熬煮草木灰水、煎氢氧化钾,提纯高锰酸钾结晶。
最后释放的焦炉气也可以燃烧,或许可以试试用管道引流出来煮草木灰水,这样一来说不定还能减少些污染。
他以前弄的化肥厂还是农家肥积肥一路,农药厂也都是天然植物药剂,而今要搞真正的化肥、农药,还要炼焦,肯定会排出
厂区必须建在江边,一是用水方便,二是可以建些大型水力机械,节约人力。
光凭劳动人民的双手怎么也及不上自然之力。他好歹是个穿越者了,干就要往大处干,如今且先建起水碓、水磨磨石粉;等将来有条件炼钢,就可以用水碓锻打钢块,再建个水排鼓风,往高炉里吹气……
他心里已有成算,拿起笔虚点在府城南方汉水北岸上,在地图上左右移动,每动一点,桓凌就给他细讲那片地方的情况。
这张图是本地游击将军献上,是个军事地图,是以地形地势标注格外清楚,周围有无村镇、道路情况也有所示意。桓凌初到时便将这城池四周都踏过一遍,回程路上沿江而行,虽然大部分时间闷在屋里写论文,早晚出去透气时也看了些东西回来,此时对着地图讲,自然能讲得又生动又细致。
他指着江边一个不明显的墨点,主动建议道:“此处便是码头,你不是要从勉县运煤、运焦来?依着码头近处建窑更方便些。只是码头边上有拉纤的河工和觅汉,这些人之间为了抢活常有械斗,需得加派差役看管。”
宋时眯了眯眼,问道:“那处水流如何?我想借汉江水力装上碓车,最好倒是水流急、高下有落差的地方。”
可也不能在河道太窄的地方建厂,不然水轮占了河道,船行道窄,容易出危险。
宋时对着图和桓凌商议许久,先圈出大体位置,而后便去向周王借将。
对,不要借兵,只要借一个弓马娴熟、为人细心警醒的桓御史押阵,剩下的他衙门里自有三班皂隶可用。
周王闻听这请求,当即便答应了:“桓舅兄是受命为本王做向导的,又不是真到本王麾下。宋先生若有什么……”他小声地、飞快、含糊地说了一句什么,又提高声音接着说:“事的,你们二人自管商量着办,不需来问我。我若有事请舅兄帮忙,自会叫内侍相请。”
桓凌很自然地点点头道:“多谢殿下体谅。”
宋时不那么自然地低着头说:“殿下放心,臣也不会借用桓大人多久。只是正好臣派人购置的煤膏、煤炭等物已到汉水码头,臣想着殿下身份尊贵,下官想着府城外有许多荒林野地,恐有恶徒藏身,不如京里太平稳便,须得桓大人帮着扫清地方乱匪才好。今日来此就想请桓大人帮着运往城北天台山调制耐火砖,顺便借桓大人的经验,看看有没有乱匪痕迹。”
周王“嗯、嗯”地听着,脸上露出十分宽容大度的笑容,只说:“重修王府一事并不着急,倒是汉中府治安更要紧。宋先生与舅兄若要干什么,只管放开手脚施为即可。”
王爷真是个好人。就是想的有点多。
宋时脑中转动着这念头,对周王再拜了一拜,说道:“如今煤膏已至,不久便可烧制成白云石砖。可否请长史安排王府中匠人,准备图样,臣便安排当值的匠人重修王府了。不过拆改房舍这些日子恐怕要委屈殿下暂住花园了。”
花园里也有亭台楼阁,四五月间天气炎热,住花园里反倒凉快。
周王是个随和性子,便应道:“也好,本王倒无妨。只是修造时一切从简,不要太过耗费民力物力的好。”
宋、桓二人喏喏而出,寻褚长史定下翻修王府的工期,双双回到府衙,将此事通知下去,由府工房安排翻修事宜。
他们两人则带了一队衙差护卫,先押着煤、焦和焦油去往石灰窑场,依着早先学习计算好的配比和了石砖料,在大锅中边烧边搅,趁热着砖浆倒进模子,脱模后即成砖料。更多富余的白云石则按40%的比例掺进水泥,直接送往王府,做建房用的水泥料。
这边做好示范、叮嘱匠人给他留下两面墙砌耐高温炉的石砖后,宋大人又带着桓御史,领着一队差役从北城绕到南城。
二人一路上分析周边环境风险,一路上观测环境,终于在府城西南三十里外一处高下稍有落差的河面附近圈定了地点——
是一片略高于河岸的土坡,尚无人垦殖,而是一片荒滩野地。泥土微微湿润,夹着沙泥和细碎石粒,但看周围河水涨退留下的印记,倒不是发洪水时能冲到的地方。
此处可先建个多头水碓、一个水磨,吊上细碎的青石破碎白云石和磷块岩配肥料,还得建个水车往岸上引水。然后在水车下面建座高水塔,用水泥管、陶管引到厂里,各厂房里就可以直接用自来水,不必再费力从井里打水、运水了。
厂区规划就还是先建最常见的石灰窑,在偏东一点的地方建个炼焦炉,挨着炼焦炉再建一座高锰酸钾厂。炼焦炉炼出煤焦油直接制白云石砖,焦炭正好可以用来烧白云石、熬煮草木灰水、煎氢氧化钾,提纯高锰酸钾结晶。
最后释放的焦炉气也可以燃烧,或许可以试试用管道引流出来煮草木灰水,这样一来说不定还能减少些污染。
他以前弄的化肥厂还是农家肥积肥一路,农药厂也都是天然植物药剂,而今要搞真正的化肥、农药,还要炼焦,肯定会排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