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崛起香江 第158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声雄等人立马挺胸凸肚做出很正经模样,“当然有!坚哥你招呼,我们一定到!”
    ……
    中午时分。
    元朗这地方穷,也没有什么高大尚的酒店,石志坚就随便在附近找了一家名叫“郑记铁板烧”的小餐厅,请大声雄,胡须勇,以及陈金龙,陈金虎,猫屎强,烂命坤六人吃饭。
    这些人都是跑江湖干苦力的,饭量超大,石志坚就帮他们点了很多主食,主要是馒头和米饭,又要了几样稍贵的荤菜,还有啤酒。
    这家饭店的饭菜味道一般,生意却极好,除了老板还雇用了三名店员,依旧不够人手。
    因为饭菜上的太慢,大声雄就扯着嗓门大声催菜,老板就一个劲儿说在锅里了,马上端上,却等了五六分钟还是连个毛都没有。
    大声雄正要再次大声催菜,旁边一名食客却啐了口痰水在他鞋面上。
    大声雄恶心的不能行,就找对方算账,却被胡须勇给拦住,说今天坚哥请吃饭,不要惹事。
    大声雄忍住怒气,对方却还不依不饶,说这种地方就是这样,随便吐痰,喜欢干净就去别的地方。
    再看周围其他食客,也全都不当一回事儿,地面上全都是用过的纸巾,伙计收拾桌子随便用抹布一抹就大功告成,苍蝇蟑螂在墙壁夹缝里爬来爬去,还有伙计上菜的时候大拇指都插进了菜汤里,随手丢在桌上:“你们的蛋花汤!”
    大声雄闭上眼,怀疑自己以前是怎么在这种地方吃饭的。
    胡须勇和大声雄感觉相同,也感觉周围这环境貌似差了点。
    石志坚看得清楚,却默不作声。
    等到饭菜上来,陈金龙,陈金虎,以及猫屎强和烂命坤四人单独一桌吃得热火朝天。
    石志坚,大声雄和胡须勇三人凑成一桌却没动筷子,只是一起饮着啤酒。
    “怎么,不习惯?”石志坚斜靠在椅子上,笑眯眯地问大声雄和胡须勇。
    大声雄就拿筷子夹了菜吃了几口,点点头道:“以前不觉得,现在觉得这种小店好不卫生!”
    “是啊,真不知道我以前是怎么下肚的!”胡须勇也拿起来筷子夹了口菜塞进嘴里。
    “以前穷嘛,能吃饱肚子就ok,现在经济上去了,大家都有钱了,除了能吃饱,也开始挑剔了。”
    大声雄和胡须勇似懂非懂,却又觉得石志坚说的很有道理。
    “民以食为天,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人们将会对饮食越来越看重,所以餐饮业发展是最有前景的!”
    大声雄和胡须勇似乎嗅到点什么,互相看一眼,忙看向石志坚侧耳倾听。
    今天工厂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尤其泡面滞销,这让很多人开始担心工厂以后的前景。
    “阿雄,平时你最喜欢吃什么?”
    “叉烧,烧鹅腿咯!”
    “阿勇你呢?”
    “当然是去九龙城打边炉,吃狗肉咯!”
    “打边炉?不过吃狗肉太单一了!”石志坚眯起眼睛,想起了上次和雷洛在九龙城寨打边炉的事儿。
    “如果有一家很卫生,服务又很好,鲍鱼,生蚝,扇贝各种海鲜任意挑选的海鲜火锅店,你们会去吗?”
    “呃,海鲜火锅?”
    “是的,就是那种拥有各种口味的底料,可以烹煮各种特色的锅底,比如说微辣,麻辣,还有清真,海鲜,肥牛,肥羊之类的,你们会选择吗?”
    石志坚之前偷偷研发的秘密武器其实就是各种各样的火锅底料,上次雷洛品尝的就是石志坚新近研发出来的海鲜火锅。
    实际上,这个年代的香港根本还没有自选火锅的概念,准确地说,当地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火锅!
    从历史上看,虽然火锅很早就开始流行,唐代的红泥火火炉,宋代的涮肉,清代的千叟宴等等,可是让火锅真正崛起,成为一种饮食文化,却是在香港的七十年代,大陆的九十年代。
    在香港,一直只有很传统的打边炉,很单一地吃狗肉,炖排骨,直到七十年代末期,火锅这一概念才在香港盛行。
    火锅店不需要为了吃饭等很久,东西端上来就可以煮。不需要很好的厨子,只需要一个穿汗衫的切肉大叔和一个长得像包租婆的老板娘就行了。当然也不需要有多么好的环境,桌椅板凳随意一摆,架起来就能吃。
    这也方便了很多社团多人聚餐,并且在吃饭时意见发生分歧后,抄起来凳子酒瓶就可以干。打坏了随时可以换一批接着打,打累了坐下来歇会儿,一会儿继续。
    火锅是一种粗犷的饮食文化,大家一锅吃,没有挑剔,没有精致,只有热闹和丰富的味道,所以火锅文化是大众文化,码头文化,江湖文化。
    对于高尚的文化,大声雄和胡须勇不懂,但这种简明易懂的“火锅文化”却正中下怀,以至于等到石志坚稍微做了解释,说那些海鲜都超便宜,一个锅底可以很多人一起吃,两人顿时双眼发光,跟灯泡一样亮了起来。
    “坚哥,你这个主意很棒!火锅!我最钟意火锅了!”胡须勇拍手赞道。
    “是啊,这火锅又不需要太多人手,自己可以动手做,实在太棒了!想一想就很爽!”大声雄高兴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