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燕王之所以装疯,为的是争取时间,打造兵器,准备粮秣。如今百密一疏,竟被张信谢贵先行一步,来不及调派军队,情况顿时无比凶险。
    气氛已是剑拔弩张,现在比的就是谁的速度更快,谁的心更狠!
    王府内,燕王同道衍商量对策,孟清和与其他护卫守在门外。
    此时,王府内已是灯火通明,步步为岗。
    肃杀的气氛在空气中弥漫,几乎使人窒息。
    北平都指挥使司内,谢贵正焦急的等待京城指令,张信坐在厢房内,沉默不语。
    张信同燕王有私交,也很受燕王赏识,如今燕王身陷险境,他也十分的矛盾。
    该奉行大义,为朝廷办事,还是……
    张信举棋不定,一切只有等京城的旨意下达,才能做出决断。
    历史在这里稍稍拐了一个弯,护卫倪谅没能成功告发燕王世子不法,燕王也没有派遣属官和百户邓庸进京,朝廷没有借口直接下令逮捕燕王,只能等着张昺的奏疏送到。
    建文帝接到张昺的奏疏之后,立刻下达了逮捕燕王及其官属的诏令。只不过,经过齐泰的手,逮捕燕王官属的诏令下达给了张昺和谢贵,燕王的逮捕令仍是落在了张信手中。
    事实证明,该来的总是会来,历史的惯性,终是不可逆转。
    第四十九章 反了
    比起黄子澄,曾得洪武帝赐名,以文人出任兵部尚书的齐泰,大部分时间办事还算靠谱。
    可在发下燕王及其官属的逮捕令这件事上,他还是犯了糊涂。
    或许是出于“制衡”考虑,也或许是其他原因,明明一个人就能办成的事,偏偏要让两个人去办。这且不说,哪怕是把敕令调换一下,令张昺谢贵缉拿燕王,令张信捉拿燕王官属,事情的结果都将大不相同。
    偏偏齐尚书脑袋突然冒出个坑,还是不小的一个坑。
    想改,是不可能了。
    敕使带着逮捕令到了北平,此时,北平九座城门已被张昺谢贵派人占据,守卒不听令者,先被关押,敕使一到,全都被杀死。
    宋忠本人没有进城,下令余瑱率军队进城,随张昺谢贵一同包围燕王府。
    在敕使看来,此时的北平已被包围得如铁桶一般,宋忠张昺等人手下的士兵亦是威猛彪悍,燕王纵有大才也无路可逃。
    一旦令到,王府一干人等定是手到擒来,陛下的江山无忧矣。
    敕使将两份旨意分别送达布政使司和都指挥使司衙门。
    张昺谢贵立时如打了一针兴奋剂,有了皇帝敕令,何惧燕王!当即下令士兵进一步加强对王府的包围,同时大量调集武器,燕王府内有不下一千护卫,若拼死一战必须做好准备。
    张信的表现有些不同,他很矛盾,到底该不该照着敕令上所写,把燕王一家都抓起来。
    不做,对不起朝廷。
    做了,对不起燕王对他的提拔和重用。
    矛盾啊!
    在都指挥使司衙门,当着谢贵和其他人的面,张信不敢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情绪,回到家,坐在厢房里长吁短叹。
    下人将情况禀报了张信的母亲,老太太得知儿子要奉命缉拿燕王,顿时吓了一跳。
    “儿啊,不可!”
    “母亲何出此言?”
    “我常听闻燕王必将得取天下,乃是王者,岂是你能捉拿的?”
    张信默然,此等言论在北平出现已久,多是出自街头算命先生和僧道之口。
    时人信奉鬼神,即便是张信自己,听到这样的话,心中也会琢磨上一阵子。
    皇帝如此急于拿下燕王,莫非也是因此?因为燕王才是真龙天子?
    张信的母亲继续说道:“为了咱们一家老小,你可千万不能犯糊涂!再者,没有燕王提拔,你何能有今日?做人不能忘恩负义!”
    张信点点头,“母亲教诲,儿记下了。”
    隔日,张信再到都指挥使司衙门,敕使早已经等候在此,见到张信招呼也不打,开门见山道:“张指挥为何还不动手?莫非要违令不成?”
    见对方摆出这样的态度,张信顿时怒了。
    别说他还在犹豫,就算他打算站在朝廷一边,也受不了这样的态度!
    区区一个敕使,竟然这样对他说话?朝廷的二品大员在他眼里是摆设不成?
    还是说,这代表了皇帝的态度?
    难道皇帝知道他和燕王有交情,故意将缉拿燕王的命令下给他,若他不肯照做,就拿他开刀,杀他全家?
    张信越想越是这样,脸色变得相当难看。
    建文帝莫名其妙的被扣上了阴谋家的帽子,着实有点冤,完全是被这个派到北平的敕使给坑了。
    实际上,建文帝一直都在被手下坑,从黄子澄到齐泰,从名不见经传的敕使到先坑了他五十万军队,又给燕王开了城门的曹国公李景隆,当真是被坑了又坑,坑他到底。唯一不坑他的那几个,都被他自己气吐血了。
    现如今,误会已经造成,想挽回是不可能了。
    张信已然下定决心投靠燕王,既然朝廷如此对他,也就怪不得他了!反正有家中老娘支持,他也追随燕王造反去!
    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