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高人相助?或是天子给儿子请了几位好老师?
    郑亨想不明白,脑子里似缠成了线团。
    朱高煦吞下最后一块饼,腮帮子鼓起,站起身,丝毫没有亲王礼仪的拍拍屁股,“吃饱了,继续干活!”
    宣府地处冀北,比北平下雪更早。
    入冬前,粮食已收了一茬,气温骤降,来不及补种耐寒作物,朱高煦同郑亨商讨过,干脆领着屯田的边军和贴户余丁开垦荒地,开深井。土地冻得挖不开,就伐木挖土修筑烟墩,余下的木料也不浪费,各种陷阱,弓箭,纷纷在工匠手中成形。粮食不够吃,直接用多出来的弓箭去猎野物,补充边军所需。
    偶尔遇上鞑子游骑,即便是寻常壮丁,熟练使用弓箭,打不过也能想法脱身。伤亡不能避免却能降到最低。如此,粮食有了富余,军汉改善了伙食,壮丁们也练了的胆子。
    这些武器不同于制式,不在军册之上,损失自不必上报。但杀了鞑子,战功却是实实在在的。已有数名贴户因功得了钱帛,更有两名小旗升了总旗,军汉得赏者更多。
    郑亨更加好奇,汉王到底是从哪里学到了这些。
    朱高煦也没隐瞒,告诉郑亨,是借鉴大宁城的经验。不懂之处有朱高燧加以说明。自朱高燧去了开原,通信不便,朱高煦干脆问到了孟清和跟前。
    按照朱高煦的话来说,兴宁伯赋闲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朋友一把。
    接到朱高煦的来信,孟清和嘴角直抽,很想拍桌子大吼一声,老子才不想和你做朋友!
    可惜愿望的美好只在于幻想,现实中,他只能拿起笔,对朱高煦信中的问题一一解答。
    一边写,一边呲牙。
    呲牙后,继续写。
    很多在大宁没来得及实施的举措都被他写了下来。
    一直写到手腕发酸,孟清和才猛然间发现,案上的纸竟堆成了一叠小山。
    放下笔,十指交握,活动了一下,又捏了捏颈后,总算松快了些。
    翻开刚刚写好的书信,无论哪页都不舍得撕。
    都送去,更不合适。
    苦恼半晌,抬头望向房梁,他果然是天生劳碌命,这么长时间没工作,闲得发慌了吧?
    叹口气,还是从一叠纸中抽—出大半,余下的整理摘抄,放入信封。
    不是他小气,委实是谨慎些好。
    有些主意太过超前,在大宁实施都要考虑再三,何况是宣府。非到万不得已,他当真不想再到刑部大牢住上几天。
    信并未完全封口,朱高煦给他的信也是一样。
    往来送信的都是汉王嫡系,又有沈瑄派人跟随,偷看是不可能发生的。之所以如此,不过是为方便锦衣卫开展工作,得悉详情之后向天子汇报。
    锦衣卫的名声不太好,尤其是文臣,多闻之色变。
    孟清和则认为,只要不犯到天子的忌讳,大可不必风声鹤唳。权当是国家情报部门,甭管对方多么爱岗敬业,只要用“平常心”对待,被请到诏狱喝茶的机会应该不大。
    虽说隔三差五被趴房梁,发现了还要装作没看见,十分考验自身演技,一些不好摆到台面上对上司说的事,却完全可以借助锦衣卫的口递到朱棣面前。
    例如他同朱高煦通信一事,藏着掖着反而更增怀疑,不如借着锦衣卫直接递到御前。
    嫌疑人的辩解和情报部门探查出的真相,怎么看,都是后者更可信。
    在永乐帝眼皮子底下玩神秘,藏着掖着?
    但凡是个正常人,应该都不会这么干。
    信送出,孟清和将余下的信纸仔细收好。即使被某个趴房梁的锦衣卫看到也没关系,到御前他也有理由。纸上的内容,一没危害社会,二没威胁天子,三没遗祸百姓,再超时代,也只是关乎经济的一些看法,压根没想对外传播,完全属于自娱自乐,落在永乐帝眼中,应该算不上问题。
    至于他是怎么发现锦衣卫趴房梁?
    只能说,有沈侯爷在,一切高手都是纸老虎。
    整个十一月,沈瑄一直在忙,偶尔才能同孟清和见上一面,说不上几句话,又要回衙门处理公务。
    孟清和小心的打听了一番,才知道原因。
    原来,鞑靼和瓦剌的使臣一直被朱棣晾着,始终没有消息传回,鬼力赤和马哈木都是满心焦躁。加上兀良哈左右挑拨,上蹿下跳,鞑靼和瓦剌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随时都有可能打起来,
    一旦双方开打,明朝军队是在一旁围观还是抽冷子敲几闷棍,要视情况而定。
    如果要打,集结军队,调派军粮,必须以最快速度完成。
    沈瑄和袁容都忙得脚打后脑勺,北京六部同样工作量加倍。偏偏南京又送来急件,主要为询问天子何时启程返回应天。
    询问的理由也很充分。
    临近新年,宫中只有皇后和世子,皇帝却不在,未免不成体统。
    皇帝不在,新年之时,群臣到奉天门朝拜,对着空椅子叩首下拜?
    年后,三月就是殿试,皇帝也不管?
    再者,有暹罗、缅甸、占城、安南等国家地区的使臣前来朝贡,在南京呆了不少时候了,皇帝不能一直不露面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