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节(2/3)
事压根不会插手。白公公的确不难说话,可要从他手里好挖人,也未必会那么容易,这事还是要仔细计划一下。
孟清和一边策划着挖兵仗局墙角,一边继续在朝廷上打酱油。
新城侯足够高大威猛,站在他的背后,相当适合溜号。
天子发落齐王,秦王和宁王世子不约而同,出了一头冷汗。
物伤其类,知道皇帝没打算料理自己,还是会忍不住头皮发麻。
数名锦衣卫和大汉将军已步入殿内,将齐王“请”了出去。
孟清和侧头看去,杨铎正在其中。
齐王被办,锦衣卫发挥的作用定然不小。
奉天殿中,从朝中大臣到宗室亲王,落在杨铎身上的视线,或多或少都带着不善。
杨铎似无所觉,向天子行礼,随即退出了殿外。只在离开时向右前方扫了一眼,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孟清和不由得一凛,他看的是宁王世子,朱盘烒。
锦衣卫的脚步声远去,孟清和收回了视线。
锦衣卫是天子手中的利刃,无论砍向哪里,都是天子之意。不该知道的,即便亲眼看到,也要装糊涂。
虽然做不了官场上的老油条,但他不笨,趋吉避凶的本事还是有的。
想起立在奉天门前,仿若雕像的杨铎,心中不免慨叹,时间果然是人世间最可怕的东西。
开平卫,德州城,战火,硝烟,战场上沥血的将领,恍如隔世。
牵了一下嘴角,自己又何尝没变?换做七年前,他绝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齐王之后,有朝臣奏请发兵安南之事,之前不言不语的武将们顿时精神了。
“安南黎贼罪大恶极,天地所不容!”
刚被擢升为兵科给事中的新科进士汪渊慷慨陈词,历数安南罪状,同为兵科给事中的李经查缺补漏,扒掉了胡氏国王的外皮,直接以黎氏蔑称。
什么胡氏国王,分明是陈氏的外戚,上门女婿,逆臣贼子!
朝臣们选择性忽略了永乐帝赐给胡氏金印一事,纷纷上言,胡氏篡位,必须给以严惩。
“蕞尔小丑,敢潜伏奸谋,屠戮陈氏,害我使节。肆毒如此,罪恶滔天!不诛此贼,兵则何用!”
刑部右侍郎金纯更上一台阶,直接要将安南彻底拍死。
胡氏杀了陈天平,多少还有缓和余地,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同送陈天平归国的明军发生冲突,甚至扣押了明朝的使节。
其本意大概是为留个人质,多个筹码,同明朝谈和。不想奉命护送陈氏归国的大理寺卿薛嵓性格刚烈,不愿被辱,在乱军中自杀了。
血都流干了,想救都救不回来。
薛嵓一死,安南的内政问题立刻上升为国际争端,直接关乎大明的面子和威信!
事发之前,许多朝臣并不赞同出兵安南,远征劳民伤财,户部刚宽裕几天,一旦和安南动手,粮食和铜钱必定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
以户部尚书夏元吉为首,六部文臣纷纷力劝皇帝三思。
北边不见消停,南边又要动手,不能有钱就往战争的窟窿里丢,必须更多的考虑国家建设问题。
薛嵓的死讯传来,朝堂上顿时炸锅,主和派全部变成了主战派,中间派成为了激进派,一改之前主张,纷纷上疏奏请,必须给安南一个深刻的教训。
永乐帝翻过奏疏,捏捏额头,不搞国家建设了?
六部表示,建设要搞,仗也要打!
永乐帝再问,钱粮哪里出?
六部齐声道:户部出!户部不够,可就食当地。
这个当地,指的绝不是大明境内,而是安南。
永乐帝无言。
某种程度上,文官比武官更狠,也更不讲究。
礼仪道德,以理服人?
话是人说的,必要时,完全可以将圣人学说换种解释。
文臣们壮怀激烈,立意攻打安南,恨不能亲身上阵,比武将更加积极。
最终,永乐帝被朝臣“说服”了。
“逆贼之罪天地不容,朕意兴师讨伐,以彰天威!““陛下圣明!”
群臣叩拜,孟清和跟着下拜,口呼万岁。他突然觉得,大明的文官的确了不起,难怪会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能趋使这些猛人的永乐帝更加了不起,完全可以立传出书,书名五个字《帝王厚黑学》。
永乐帝当殿下旨,就出兵安南一事,令六部拟出章程,又命礼部铸征夷将军及征夷副将军印。
群臣领命,无要事,退朝。
孟清和没急着走,留在队伍最后,果然等到了内官侯显。
“天子口谕,召成国公,新城侯,兴宁伯右顺门伴驾。”
孟清和捏了捏写好的条陈,跟上了侯显的脚步。
右顺门为屋宇式大门,红柱大木,顶覆琉璃瓦,两侧坎墙槅扇,有给事中轮值,并有宿卫执勤。
侯显请三人稍待,便转身匆匆离去。过了半盏茶的时间,换了常服的永乐帝才出现。
翼善冠,盘领窄袖袍,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腰束玉带,浓眉虎目,一身霸者之气。
比起朝堂上,永乐帝的心情似好了许多。
“拜见陛下
孟清和一边策划着挖兵仗局墙角,一边继续在朝廷上打酱油。
新城侯足够高大威猛,站在他的背后,相当适合溜号。
天子发落齐王,秦王和宁王世子不约而同,出了一头冷汗。
物伤其类,知道皇帝没打算料理自己,还是会忍不住头皮发麻。
数名锦衣卫和大汉将军已步入殿内,将齐王“请”了出去。
孟清和侧头看去,杨铎正在其中。
齐王被办,锦衣卫发挥的作用定然不小。
奉天殿中,从朝中大臣到宗室亲王,落在杨铎身上的视线,或多或少都带着不善。
杨铎似无所觉,向天子行礼,随即退出了殿外。只在离开时向右前方扫了一眼,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孟清和不由得一凛,他看的是宁王世子,朱盘烒。
锦衣卫的脚步声远去,孟清和收回了视线。
锦衣卫是天子手中的利刃,无论砍向哪里,都是天子之意。不该知道的,即便亲眼看到,也要装糊涂。
虽然做不了官场上的老油条,但他不笨,趋吉避凶的本事还是有的。
想起立在奉天门前,仿若雕像的杨铎,心中不免慨叹,时间果然是人世间最可怕的东西。
开平卫,德州城,战火,硝烟,战场上沥血的将领,恍如隔世。
牵了一下嘴角,自己又何尝没变?换做七年前,他绝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齐王之后,有朝臣奏请发兵安南之事,之前不言不语的武将们顿时精神了。
“安南黎贼罪大恶极,天地所不容!”
刚被擢升为兵科给事中的新科进士汪渊慷慨陈词,历数安南罪状,同为兵科给事中的李经查缺补漏,扒掉了胡氏国王的外皮,直接以黎氏蔑称。
什么胡氏国王,分明是陈氏的外戚,上门女婿,逆臣贼子!
朝臣们选择性忽略了永乐帝赐给胡氏金印一事,纷纷上言,胡氏篡位,必须给以严惩。
“蕞尔小丑,敢潜伏奸谋,屠戮陈氏,害我使节。肆毒如此,罪恶滔天!不诛此贼,兵则何用!”
刑部右侍郎金纯更上一台阶,直接要将安南彻底拍死。
胡氏杀了陈天平,多少还有缓和余地,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同送陈天平归国的明军发生冲突,甚至扣押了明朝的使节。
其本意大概是为留个人质,多个筹码,同明朝谈和。不想奉命护送陈氏归国的大理寺卿薛嵓性格刚烈,不愿被辱,在乱军中自杀了。
血都流干了,想救都救不回来。
薛嵓一死,安南的内政问题立刻上升为国际争端,直接关乎大明的面子和威信!
事发之前,许多朝臣并不赞同出兵安南,远征劳民伤财,户部刚宽裕几天,一旦和安南动手,粮食和铜钱必定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
以户部尚书夏元吉为首,六部文臣纷纷力劝皇帝三思。
北边不见消停,南边又要动手,不能有钱就往战争的窟窿里丢,必须更多的考虑国家建设问题。
薛嵓的死讯传来,朝堂上顿时炸锅,主和派全部变成了主战派,中间派成为了激进派,一改之前主张,纷纷上疏奏请,必须给安南一个深刻的教训。
永乐帝翻过奏疏,捏捏额头,不搞国家建设了?
六部表示,建设要搞,仗也要打!
永乐帝再问,钱粮哪里出?
六部齐声道:户部出!户部不够,可就食当地。
这个当地,指的绝不是大明境内,而是安南。
永乐帝无言。
某种程度上,文官比武官更狠,也更不讲究。
礼仪道德,以理服人?
话是人说的,必要时,完全可以将圣人学说换种解释。
文臣们壮怀激烈,立意攻打安南,恨不能亲身上阵,比武将更加积极。
最终,永乐帝被朝臣“说服”了。
“逆贼之罪天地不容,朕意兴师讨伐,以彰天威!““陛下圣明!”
群臣叩拜,孟清和跟着下拜,口呼万岁。他突然觉得,大明的文官的确了不起,难怪会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能趋使这些猛人的永乐帝更加了不起,完全可以立传出书,书名五个字《帝王厚黑学》。
永乐帝当殿下旨,就出兵安南一事,令六部拟出章程,又命礼部铸征夷将军及征夷副将军印。
群臣领命,无要事,退朝。
孟清和没急着走,留在队伍最后,果然等到了内官侯显。
“天子口谕,召成国公,新城侯,兴宁伯右顺门伴驾。”
孟清和捏了捏写好的条陈,跟上了侯显的脚步。
右顺门为屋宇式大门,红柱大木,顶覆琉璃瓦,两侧坎墙槅扇,有给事中轮值,并有宿卫执勤。
侯显请三人稍待,便转身匆匆离去。过了半盏茶的时间,换了常服的永乐帝才出现。
翼善冠,盘领窄袖袍,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腰束玉带,浓眉虎目,一身霸者之气。
比起朝堂上,永乐帝的心情似好了许多。
“拜见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