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节(2/3)
器和金银。”
“大令所言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李庆青道,“不拘于稻谷,小麦粟米亦可。但本官有言在先,不得是陈年之粮。”
“除了粮食,大令可还要其他?”
“香料,药材,野物,本官同样收购。”李庆青道,“若有良种,价格好说。”
有商人道:“听闻县衙收购木料,李大令为何不交给我等?”
“此事已交由各部土官。若诸位想做木料生意,这粮食的生意,本官就要另择他人了。”
这样的条件,是孟清和提前交代李庆青的。
因边民和土官还要在此居住,砍伐木材时,自然会有所选择。分散在各地的商人则不然,若是将生意交给他们,其他不论,与边民产生冲突,结果会相当麻烦。
何况,木材是个长久的买卖,当下,筹集粮食才是紧要。
大军有缴获,可终究是有备无患。
就算大军充裕,不需要更多粮食,运回中原地区也能解决部分郡县遭灾缺粮的问题。
南京户部不缺钱,只缺粮。
对消息灵通的兴宁伯而言,实在算不上秘密。否则,永乐帝也不会准许他“便宜从事”,只为筹集军粮。
最终,商人们均选择了粮食买卖,有希望换取铁器的,李庆青派人请示过孟清和,也表示了同意。
大明的铁器限制外卖,从安南缴获的兵器不在此列。
明军看不上安南人的刀枪,对临近番邦来说,却是可遇不可求,价高无所谓,数量多就行!
李庆青带着拟定的契约到了三堂,孟清和一时兴起,拨拉着算盘,大概估算了一下以布帛换取粮食的利润。
得出一个大致的数字,算珠声停了,眼睛圆了。
算错了吧?
朱能凑过来看一眼,眼睛也圆了。
李庆青伸了一下脖子,不只眼睛圆了,下巴都掉地上了。
“这还只是布料……”
李庆青喃喃自语,好似神魂出窍。
孟清和看看朱能,“要不然,把县衙里的主簿找来再算算?”
这个利润比例,委实有些惊悚。自己都不敢相信,上奏京城,永乐帝会相信吗?
万一欺君的帽子扣下来,乐子就大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石化的永乐大帝
永乐五年正月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人聚集到广西,思明府凭祥县近乎成为一个巨大的物资流转中心。
从安南运回的金银,盐巴,铁器,在这里换成大量的粮食和香料,一部分送往征讨大军,充作军粮。一部分随木料运往南京,或送往海港,装船后,经海路馈送天津卫。
朱高燧已取得老爹许可,同户部工部一同督造北京城。在他的活动下,送到天津卫的木料大部被朝廷购买,给出的价格相当令人满意。
户部尚书挺起胸膛,咱不差钱!
大批的粮食也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部分州县遭灾缺粮的情况得以缓解,户部不必捏着鼻子将府库里的粮种充作灾粮发放。
得知粮食是兴宁伯从商人手中换取,以往看孟清和不顺眼的文官们,难得在朝上为他说了几句好话。
征讨安南的大军水陆并进,接连在木丸江,黄江,鲁江等处追击黎贼,最终在鲁江同黎贼大部相遇。
安南舟师聚集于江中,五百余艘江船首位相接,舟上贼军击打木抢战鼓,鼓噪之声颇具声势。
换成临封小国或是被欺负惯了的土司,遇到此景,说不定会吓得掉头逃跑。可惜,同他们交战的是明朝军队,而且是开战以来,始终担任运输任务,无仗可打,憋了一肚子郁气的明军舟师。
见到如此多的安南江舟列于江中,舟师上下顿时眼睛亮了。
对舟师而言,江中的不是敌人,而是明晃晃的战功!
数数江舟数量,估算一下人头,自都督柳升以下,嘴巴全都咧到了耳根。
“都督,请示总戎,进攻吧!”
柳都督麾下同知,佥事,千户,百户,各个摩拳擦掌,恨不能马上率领麾下儿郎冲过去。甚至连文吏也是眼睛发红,鼻孔喷气。
战功就在眼前,容不得他们不激动。
如此渴望战斗,并非舟师上下均为狂热的好战分子,实在是被陆上的战斗刺激到了。眼睁睁看着同袍列阵杀敌,几刀就能升一级,更能凭借战功获取钱钞粮食布帛,不眼红才怪。
发展到后来,再见贼军,周师上下本能的数人头,换算战功,继而咬牙。
舟师可以陆战,且战斗力未必弱于卫所边军。柳都督曾主动请战,却被沈瑄无情驳回。理由很明确,舟师是以水战为主,陆战未免大材小用。
“舟师可陆战,卫所边军却不习水战。陛下令柳都督至此,当有大用。”
靖难中,燕军过长江,遇上南军的舟师,仗打得相当辛苦。哪怕最后赢了,从将官到士卒,回忆起当时情形,也是心有余悸。
挥刀子砍人不怕,被人砍也不怕,晕船太糟心。
经过一段时日,征讨安南的边军多少习惯了乘坐江舟,可仍有部分边军上船就脸色发白,若在水上作战,恐怕会吃亏。
“大令所言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李庆青道,“不拘于稻谷,小麦粟米亦可。但本官有言在先,不得是陈年之粮。”
“除了粮食,大令可还要其他?”
“香料,药材,野物,本官同样收购。”李庆青道,“若有良种,价格好说。”
有商人道:“听闻县衙收购木料,李大令为何不交给我等?”
“此事已交由各部土官。若诸位想做木料生意,这粮食的生意,本官就要另择他人了。”
这样的条件,是孟清和提前交代李庆青的。
因边民和土官还要在此居住,砍伐木材时,自然会有所选择。分散在各地的商人则不然,若是将生意交给他们,其他不论,与边民产生冲突,结果会相当麻烦。
何况,木材是个长久的买卖,当下,筹集粮食才是紧要。
大军有缴获,可终究是有备无患。
就算大军充裕,不需要更多粮食,运回中原地区也能解决部分郡县遭灾缺粮的问题。
南京户部不缺钱,只缺粮。
对消息灵通的兴宁伯而言,实在算不上秘密。否则,永乐帝也不会准许他“便宜从事”,只为筹集军粮。
最终,商人们均选择了粮食买卖,有希望换取铁器的,李庆青派人请示过孟清和,也表示了同意。
大明的铁器限制外卖,从安南缴获的兵器不在此列。
明军看不上安南人的刀枪,对临近番邦来说,却是可遇不可求,价高无所谓,数量多就行!
李庆青带着拟定的契约到了三堂,孟清和一时兴起,拨拉着算盘,大概估算了一下以布帛换取粮食的利润。
得出一个大致的数字,算珠声停了,眼睛圆了。
算错了吧?
朱能凑过来看一眼,眼睛也圆了。
李庆青伸了一下脖子,不只眼睛圆了,下巴都掉地上了。
“这还只是布料……”
李庆青喃喃自语,好似神魂出窍。
孟清和看看朱能,“要不然,把县衙里的主簿找来再算算?”
这个利润比例,委实有些惊悚。自己都不敢相信,上奏京城,永乐帝会相信吗?
万一欺君的帽子扣下来,乐子就大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石化的永乐大帝
永乐五年正月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人聚集到广西,思明府凭祥县近乎成为一个巨大的物资流转中心。
从安南运回的金银,盐巴,铁器,在这里换成大量的粮食和香料,一部分送往征讨大军,充作军粮。一部分随木料运往南京,或送往海港,装船后,经海路馈送天津卫。
朱高燧已取得老爹许可,同户部工部一同督造北京城。在他的活动下,送到天津卫的木料大部被朝廷购买,给出的价格相当令人满意。
户部尚书挺起胸膛,咱不差钱!
大批的粮食也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部分州县遭灾缺粮的情况得以缓解,户部不必捏着鼻子将府库里的粮种充作灾粮发放。
得知粮食是兴宁伯从商人手中换取,以往看孟清和不顺眼的文官们,难得在朝上为他说了几句好话。
征讨安南的大军水陆并进,接连在木丸江,黄江,鲁江等处追击黎贼,最终在鲁江同黎贼大部相遇。
安南舟师聚集于江中,五百余艘江船首位相接,舟上贼军击打木抢战鼓,鼓噪之声颇具声势。
换成临封小国或是被欺负惯了的土司,遇到此景,说不定会吓得掉头逃跑。可惜,同他们交战的是明朝军队,而且是开战以来,始终担任运输任务,无仗可打,憋了一肚子郁气的明军舟师。
见到如此多的安南江舟列于江中,舟师上下顿时眼睛亮了。
对舟师而言,江中的不是敌人,而是明晃晃的战功!
数数江舟数量,估算一下人头,自都督柳升以下,嘴巴全都咧到了耳根。
“都督,请示总戎,进攻吧!”
柳都督麾下同知,佥事,千户,百户,各个摩拳擦掌,恨不能马上率领麾下儿郎冲过去。甚至连文吏也是眼睛发红,鼻孔喷气。
战功就在眼前,容不得他们不激动。
如此渴望战斗,并非舟师上下均为狂热的好战分子,实在是被陆上的战斗刺激到了。眼睁睁看着同袍列阵杀敌,几刀就能升一级,更能凭借战功获取钱钞粮食布帛,不眼红才怪。
发展到后来,再见贼军,周师上下本能的数人头,换算战功,继而咬牙。
舟师可以陆战,且战斗力未必弱于卫所边军。柳都督曾主动请战,却被沈瑄无情驳回。理由很明确,舟师是以水战为主,陆战未免大材小用。
“舟师可陆战,卫所边军却不习水战。陛下令柳都督至此,当有大用。”
靖难中,燕军过长江,遇上南军的舟师,仗打得相当辛苦。哪怕最后赢了,从将官到士卒,回忆起当时情形,也是心有余悸。
挥刀子砍人不怕,被人砍也不怕,晕船太糟心。
经过一段时日,征讨安南的边军多少习惯了乘坐江舟,可仍有部分边军上船就脸色发白,若在水上作战,恐怕会吃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