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冲云霄,撕开天际,惊飞盘旋在空中的苍鹰。
    “吾皇万岁万万岁!”
    从空中俯瞰,明军朱红色的战袄,似绵延十余里的火墙。
    明以火德,火以红著,红以血染。
    敢于飞蛾扑火,注定在烈火中焚毁,化为灰烬。
    万岁声中,朱棣登高,发表了一场即兴演讲。
    演讲的内容如何,孟清和没记住多少,他只记得,自己和周围的军汉们一起热血冲头,声嘶力竭的喊着万岁。
    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秦风骤起,号角悠长。
    广袤的草原,无垠的塞北。
    历史的书页没有记载,大地的记忆却不会消失。
    在这里,在土剌河畔,十几万明军发出了震慑寰宇的吼声。这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个强盛国家的征服之声。
    冕服的日月山川纹似在提醒朱棣,在先人留下的功绩簿上,他挥毫添加了重重一笔。
    鞑靼已平,谁敢再掠大明之锋?
    走下土丘,看向远处奔腾的土剌河水,朱棣豪情顿发,笑道:“今日三军在此饮马,此河便改为饮马河吧。”
    “是!”
    史官从怀中取出册子,执笔开始记录。随行的工部官员立刻遣人开凿山石,立碑以为记。
    天子为河更名,必须树起石碑,令后人牢记。
    孟清和站在队伍中,看着工部官员开始忙活,不免惊奇,虽然永乐帝没有亲自带兵出塞,土剌河却还是改成了饮马河。
    该说是历史的必然?
    仰头望天,仍然无解。
    石碑在饮马河南岸立起,大军继续南行。
    朱棣兴致极高,弃辂乘马,行路之上,还召见了数名鞑靼头领。
    大军未入居庸关,直至开平卫。
    天子驻跸卫城,城内边军立刻绷紧了神经,打起十二万分精神。
    孟清和见到开平卫城门,很有恍如隔世之感,刚想发表一下感慨,却见城头上有个一身大红的年画娃娃。
    眼花了?
    揉一揉,还在。
    三头身怎么会在这里?
    朱瞻壑却很是兴奋,指着城下的队伍,对抱着他的朱高煦说道:“父王,皇祖父回来了!少保也回来了吧?”
    朱高煦抱着儿子,一边点头,一边磨牙。
    这是他儿子,没错吧?
    总惦记旁人算怎么回事?
    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赏
    圣驾停留开平卫三日,旋即启程,道往大宁。
    天子仪仗过处,里中父老路旁迎驾,奉稻麦高粱。闻有耄耋老者,朱棣立刻召见。
    老者被子孙搀扶,颤巍巍行至驾前,朱棣翻身下马,以示对老人的尊重。随扈文武纷纷下马,向老人行礼。
    老者须发皆白,双目已有些浑浊,口齿倒还清晰。
    “使不得!”满口的牙齿已经脱落,双手苍老枯瘦,活似干枯的树皮。被朱棣扶着,竟不知该如何是好,“陛下,可千万使不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