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64节(1/4)
很多人不知道养蚕缫丝的流程,只知道蚕结茧之后热水去煮,然后弄破蚕茧,摘掉已经死了的蚕蛹,最后缫丝。
但很多人忘记了,养蚕这个活动只能在春夏两季,秋冬没有桑叶,养个球球啊!那么秋冬时纺织所用的蚕丝是从哪里来的?那就只能是春夏时积攒的了。
但这里有一个小小问题,要如何积攒呢?如果将所有的蚕茧煮好,然后纺成丝线,留待秋冬备用,听起来是可以的。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儿…这么短的时间无法准备出全年所需要的丝线。更何况纺线车和织机一样,也是全年运转的!
蚕茧需要得到保存!这也是养蚕业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
蚕茧得尽快处理,因为如果处理不及时,蚕就会破茧而出,损坏、污染蚕丝,这是不能容忍的!
最早,也是西汉初年现如今还在使用的方法是阴摊和暴晒,这两种条件显然都不适宜蚕蛹化蛾。但前者延长时间有限,后者则是损坏蚕丝的品质,是缺点很严重的方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按照《齐民要术》的记载,当时流行的是盐腌法。以盐腌蚕茧,密封瓮藏于地下!蚕蛹死在了蚕茧中,同时又不会污染蚕茧,而且还保证了蚕茧始终如新,使用的时候和新蚕茧没有什么两样。
不过盐腌法的缺点也很多,操作繁琐、失败之后损失很大、成本高(十斤蚕茧二两盐,看着不多,实际上积少成多就是一个大数字了!古代的盐价,呵呵)。
于是后来盐腌法被蒸茧法取代,蒸茧法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的,细节很多。不过最主体的工艺确实是是顾名思义,在一个‘蒸’字。利用蒸法将蚕杀死,然后再进行干燥处理、保存。
只比蒸茧法晚一点儿,很长时间和蒸茧法并存,但相对来说更先进,也是陈嫣后来使用的就是烘茧法了。
烘茧法相比蒸茧法更不需要在意天气(蒸茧法还得干燥处理,这是很考验天时的),而且也少了干燥这道程序。直到养蚕缫丝进入到工业时代,这才被取代,然而在民间还是有留存——其实也不是被取代了,因为本质上还是烘茧,只不过烘茧的机器有所改变而已。
陈嫣过去所在的村镇就有一些人家还有这种烘茧灶,陈嫣因为做过视频,所以印象深刻,能够依样画葫芦弄出来…本来就不是很复杂的东西。
为什么说烘茧技术会有很高的直接利益,那是因为有了这个技术,就可以尽可能更多地养蚕了!此时受限于鲜蚕茧的处理,大家哪能无限制地养蚕!而更直接的利益,陈嫣可以让庄园里的管事去不夜县周遭,在鲜蚕茧大量上市的时候去收!
鲜蚕茧上市其实并不多,因为普通人家处理鲜蚕茧的体量有限,自家养自家织就是了,有一个大约数。上市的鲜蚕茧大多是这些普通人家贩卖给织坊的!织坊能够处理的蚕茧量要比一个小家庭要大的多了!
但这些织坊也是有数的,而且往往只有商业十分发达的城市才能诞生。普通地区没有太多的人收鲜蚕茧,一般的人家也就不会多养出许多蚕。
不过这种东西都是积少成多的,周围近的人家放开了去收,量也挺可观的了。再加上栌山庄园可以和这些散户做约定,日后有多少蚕茧收多少,订立契约,想必产能很快就会大爆发!
外界的产能大爆发什么时候到来还不知道,但栌山庄园本身的产能大爆发已经看出来了。
陈嫣让管事通知荫户和蚕房,尽可能地多多养蚕,不要怕鲜蚕茧会处理不及。虽然有了解养蚕缫丝工艺流程的小管事觉得不妥当,但在栌山庄园这个地方,陈嫣的话,说话算话!哪怕她是闹着玩儿的,底下的管事一样得陪着…现在效果出来了。
“翁主,这就是您所说的烘茧灶?”主管栌山庄园的管事比起下面的小管事来说,能更多的直接接触陈嫣,所以了解到的情况多一些。但对于陈嫣所说的‘烘茧灶’,还是半信半疑!
真要是真的,这可能会改变养蚕业!
陈嫣‘唔’了一声,点点头:“茧炕已经砌好了,今日烧火一日,明日就可以试用了!”
不管行不行,反正明日就能见分晓!
而第二日过来看新鲜的人还多了一个,那就是听陈嫣随口提起而有些好奇的桑弘羊。
桑家也是有织坊的,桑弘羊虽然没有亲眼见过整个养蚕缫丝的流程,但也听家中长辈抱怨过鲜蚕茧保存的麻烦!秋冬两季若是想要织绸,那就只能用暴晒过的蚕茧,这种蚕茧质量差多了!而且这种蚕茧的产生还有赖于天气,若是没有连续的艳阳天,就连这种质量差的蚕茧都用不上呢!
若是真有新的、好用的多的蚕茧保存法,其中的意义,他只要稍稍动脑都能想清楚!
陈嫣让人修的炕房之中有十来个蚕炕床,都是很大的那种。这种炕床和一般家用的还不同,能同时处理更多的蚕茧。
一个炕床一天能处理几百斤的蚕茧!也就是说,陈嫣这个炕房一天就可以处理几千斤的蚕茧了!毕竟蚕茧的旺季抢的就是时间,多修些炕床并不花费多少,然而带来的方便却是不可估量的。
而且以后说不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鲜蚕茧从庄园外收来,那就更加需要炕房具有一次性大量处
但很多人忘记了,养蚕这个活动只能在春夏两季,秋冬没有桑叶,养个球球啊!那么秋冬时纺织所用的蚕丝是从哪里来的?那就只能是春夏时积攒的了。
但这里有一个小小问题,要如何积攒呢?如果将所有的蚕茧煮好,然后纺成丝线,留待秋冬备用,听起来是可以的。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儿…这么短的时间无法准备出全年所需要的丝线。更何况纺线车和织机一样,也是全年运转的!
蚕茧需要得到保存!这也是养蚕业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
蚕茧得尽快处理,因为如果处理不及时,蚕就会破茧而出,损坏、污染蚕丝,这是不能容忍的!
最早,也是西汉初年现如今还在使用的方法是阴摊和暴晒,这两种条件显然都不适宜蚕蛹化蛾。但前者延长时间有限,后者则是损坏蚕丝的品质,是缺点很严重的方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按照《齐民要术》的记载,当时流行的是盐腌法。以盐腌蚕茧,密封瓮藏于地下!蚕蛹死在了蚕茧中,同时又不会污染蚕茧,而且还保证了蚕茧始终如新,使用的时候和新蚕茧没有什么两样。
不过盐腌法的缺点也很多,操作繁琐、失败之后损失很大、成本高(十斤蚕茧二两盐,看着不多,实际上积少成多就是一个大数字了!古代的盐价,呵呵)。
于是后来盐腌法被蒸茧法取代,蒸茧法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的,细节很多。不过最主体的工艺确实是是顾名思义,在一个‘蒸’字。利用蒸法将蚕杀死,然后再进行干燥处理、保存。
只比蒸茧法晚一点儿,很长时间和蒸茧法并存,但相对来说更先进,也是陈嫣后来使用的就是烘茧法了。
烘茧法相比蒸茧法更不需要在意天气(蒸茧法还得干燥处理,这是很考验天时的),而且也少了干燥这道程序。直到养蚕缫丝进入到工业时代,这才被取代,然而在民间还是有留存——其实也不是被取代了,因为本质上还是烘茧,只不过烘茧的机器有所改变而已。
陈嫣过去所在的村镇就有一些人家还有这种烘茧灶,陈嫣因为做过视频,所以印象深刻,能够依样画葫芦弄出来…本来就不是很复杂的东西。
为什么说烘茧技术会有很高的直接利益,那是因为有了这个技术,就可以尽可能更多地养蚕了!此时受限于鲜蚕茧的处理,大家哪能无限制地养蚕!而更直接的利益,陈嫣可以让庄园里的管事去不夜县周遭,在鲜蚕茧大量上市的时候去收!
鲜蚕茧上市其实并不多,因为普通人家处理鲜蚕茧的体量有限,自家养自家织就是了,有一个大约数。上市的鲜蚕茧大多是这些普通人家贩卖给织坊的!织坊能够处理的蚕茧量要比一个小家庭要大的多了!
但这些织坊也是有数的,而且往往只有商业十分发达的城市才能诞生。普通地区没有太多的人收鲜蚕茧,一般的人家也就不会多养出许多蚕。
不过这种东西都是积少成多的,周围近的人家放开了去收,量也挺可观的了。再加上栌山庄园可以和这些散户做约定,日后有多少蚕茧收多少,订立契约,想必产能很快就会大爆发!
外界的产能大爆发什么时候到来还不知道,但栌山庄园本身的产能大爆发已经看出来了。
陈嫣让管事通知荫户和蚕房,尽可能地多多养蚕,不要怕鲜蚕茧会处理不及。虽然有了解养蚕缫丝工艺流程的小管事觉得不妥当,但在栌山庄园这个地方,陈嫣的话,说话算话!哪怕她是闹着玩儿的,底下的管事一样得陪着…现在效果出来了。
“翁主,这就是您所说的烘茧灶?”主管栌山庄园的管事比起下面的小管事来说,能更多的直接接触陈嫣,所以了解到的情况多一些。但对于陈嫣所说的‘烘茧灶’,还是半信半疑!
真要是真的,这可能会改变养蚕业!
陈嫣‘唔’了一声,点点头:“茧炕已经砌好了,今日烧火一日,明日就可以试用了!”
不管行不行,反正明日就能见分晓!
而第二日过来看新鲜的人还多了一个,那就是听陈嫣随口提起而有些好奇的桑弘羊。
桑家也是有织坊的,桑弘羊虽然没有亲眼见过整个养蚕缫丝的流程,但也听家中长辈抱怨过鲜蚕茧保存的麻烦!秋冬两季若是想要织绸,那就只能用暴晒过的蚕茧,这种蚕茧质量差多了!而且这种蚕茧的产生还有赖于天气,若是没有连续的艳阳天,就连这种质量差的蚕茧都用不上呢!
若是真有新的、好用的多的蚕茧保存法,其中的意义,他只要稍稍动脑都能想清楚!
陈嫣让人修的炕房之中有十来个蚕炕床,都是很大的那种。这种炕床和一般家用的还不同,能同时处理更多的蚕茧。
一个炕床一天能处理几百斤的蚕茧!也就是说,陈嫣这个炕房一天就可以处理几千斤的蚕茧了!毕竟蚕茧的旺季抢的就是时间,多修些炕床并不花费多少,然而带来的方便却是不可估量的。
而且以后说不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鲜蚕茧从庄园外收来,那就更加需要炕房具有一次性大量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