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1/4)
皇帝这一手玩得挺漂亮,朝野虽然知道他和诸弟关系不太好,并不觉得意外,却也不得不去关注。无论朝廷最后是谁当家,藩王都是要处理好的关系。
关注在归义身上的视线被收回,颜肃之开心地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建设祖国大好河山这一有意义的事业上来。并且发现……闺女越来越不像个正常的淑女了。不正常到,就差直接挑明了说“我们建立独立王国,准备造反吧”了。
————————————————————————————————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来一点点,回到刚刚猜完皇帝想法的时候。
皇帝的想法猜完了,归义暂时安全了,至少到皇帝死,都安全了。皇帝死了,到时候必须面临着各方势力的重新洗牌。不是颜肃之看不起太子,这太子就算是天纵英明,也不可能虎躯一震就四海归心的。何况,以颜肃之与太子相处的情况来看,这只是一个智力正常的正常孩子而已。虽然有名师教着,架不住有一对熊爹熊妈,还有那么一群熊亲戚。三年五载之内,虞喆是控制不住局势的。颜肃之就有了缓冲的时间,到时候,归义他也基本拢手里了,无论是走是留,都有了这么一个大后方了。挺好。
所以,颜肃之目前最大的任务,就是建设归义了。
颜肃之已经从皇帝那里拿到了合法的扩建军队的批准,毫不客气地又开始组织起军屯来。一面操练,一面翻翻地,先肥肥地,等明春好开种。卢慎又有些担心:“屯田?他们屯田了,谁来操练?”
颜神佑则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且不说人民子弟兵一边种田一边揍各种敌人,最后还完成了建国大业。就说她知道的历史吧,三国时军屯做得最好的势力,最后统一了全国。屯田是一点也不会耽误事的。相反,她认为,集体劳动,也是对于组织能力的考验,不是吗?这年头的部曲,本来就兼有劳动的职能,比如颜肃之的部曲们,也种地,也没见他们打仗的时候比人弱呀。只要能调动大家的劳动积极性,一切就都不成问题。
归义大生产运动于焉展开。
劳动积极性也是很好调动的,只要大力宣传一下颜肃之为大家争取到的优惠政策,就足以大多数人的干劲儿了。反正吧,白天促生产,收工修房子。房前屋后桑树什么的也都种上了,只长荒草的地上还能放几只羊。虽然目前看来一切都是刚刚起步,可一眼望去,真是生机勃勃。人人都觉得有了盼头。
颜神佑还撺掇着颜肃之在进行规划的同时,微稍亲民那么一点点,深入到田间地头,解决一下纠纷什么的。别说,这还挺管用的,比如两村之间有点什么别扭的,颜肃之到了,给调解一下,就省了两边械斗了。
调解也不费什么事儿,一来是颜肃之有威望,二来也是大家正事且忙不过来呢。有了减税等等政策,多劳必然多得,谁有功夫为芝麻绿豆大的事情耽误了正经事儿呢。有个差不多的判决,大家也都认了。再继续干活儿去。
然而卢慎说的,也不能不考虑。卢慎考虑的要点,还是在海贼。这里的军民人等都搞生产去了,吃了大亏的海贼们,难道会不来报复吗?一旦他们过来了,这边儿还面朝黄土背朝天着呢,这不坑爹呢吗?
这是一个大问题。
颜肃之道:“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待我练好了兵,准备妥当,自然要寻他们的晦气去。只是此时新兵未成,战船未就,说不得,只好先防上一防了。然若只为备战海贼,抛了荒,也不划算。只顾耕作,一旦海贼杀来,更是要吃亏。”
这就是资源不够的痛苦了,归义地方是够大了,可是人力资源还是短缺的,要不然,颜肃之也不会把主意打山民头上,对山民这般客气了。颜家部曲就不用说了,不可能完全脱离生产。便是招募来的兵,这么说吧,归义现在哪怕是颜肃之有数的小账本儿上,人口也不过三万余户,好吧,将近二十万人。募兵却已经超过五千了——颜肃之的计划是最终成型的战力要有一万人——这五千多人,都是精壮劳力。
他们是吃得最多的,如果不让他们参加生产,这一里一外,得刨出一万多个最有效率的劳动力。这还不算他们的武器装备的消耗,还要养些战马之类。要不是还有个盐田的收入,颜肃之要不就打土豪分田地,要不就得穷得当裤子了。
颜神佑道:“这个……也不是太难。”
颜神佑卢慎:“!”
颜神佑努力回忆起很小很小的时候看过的黑白电影来,一面回忆,一面慢慢地道:“农忙的时候一季也就那么几天,除此而外,是可以操练的。”她还记得民兵组织也是很给力的。
颜肃之点头:“是。”
卢慎道:“若就在这几天呢?岂不要措手不及?归义颇大,沿海之地颇多,不撒出几百人来回巡着海岸,不设堡驻守安放个两千人……这个,不够使的啊。”
颜神佑道:“也不须人人都当兵嘛,可以是乡勇啦、团练啦,这样的。只消抵挡一阵儿,不要有惨祸发生。朝廷有烽火台,咱们也可以设个差不多的嘛。”
在比较重要的地方,主要是盐田附近啦,有颜家部曲把守。然后建个类似的烽火台之类的,方
关注在归义身上的视线被收回,颜肃之开心地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建设祖国大好河山这一有意义的事业上来。并且发现……闺女越来越不像个正常的淑女了。不正常到,就差直接挑明了说“我们建立独立王国,准备造反吧”了。
————————————————————————————————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来一点点,回到刚刚猜完皇帝想法的时候。
皇帝的想法猜完了,归义暂时安全了,至少到皇帝死,都安全了。皇帝死了,到时候必须面临着各方势力的重新洗牌。不是颜肃之看不起太子,这太子就算是天纵英明,也不可能虎躯一震就四海归心的。何况,以颜肃之与太子相处的情况来看,这只是一个智力正常的正常孩子而已。虽然有名师教着,架不住有一对熊爹熊妈,还有那么一群熊亲戚。三年五载之内,虞喆是控制不住局势的。颜肃之就有了缓冲的时间,到时候,归义他也基本拢手里了,无论是走是留,都有了这么一个大后方了。挺好。
所以,颜肃之目前最大的任务,就是建设归义了。
颜肃之已经从皇帝那里拿到了合法的扩建军队的批准,毫不客气地又开始组织起军屯来。一面操练,一面翻翻地,先肥肥地,等明春好开种。卢慎又有些担心:“屯田?他们屯田了,谁来操练?”
颜神佑则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且不说人民子弟兵一边种田一边揍各种敌人,最后还完成了建国大业。就说她知道的历史吧,三国时军屯做得最好的势力,最后统一了全国。屯田是一点也不会耽误事的。相反,她认为,集体劳动,也是对于组织能力的考验,不是吗?这年头的部曲,本来就兼有劳动的职能,比如颜肃之的部曲们,也种地,也没见他们打仗的时候比人弱呀。只要能调动大家的劳动积极性,一切就都不成问题。
归义大生产运动于焉展开。
劳动积极性也是很好调动的,只要大力宣传一下颜肃之为大家争取到的优惠政策,就足以大多数人的干劲儿了。反正吧,白天促生产,收工修房子。房前屋后桑树什么的也都种上了,只长荒草的地上还能放几只羊。虽然目前看来一切都是刚刚起步,可一眼望去,真是生机勃勃。人人都觉得有了盼头。
颜神佑还撺掇着颜肃之在进行规划的同时,微稍亲民那么一点点,深入到田间地头,解决一下纠纷什么的。别说,这还挺管用的,比如两村之间有点什么别扭的,颜肃之到了,给调解一下,就省了两边械斗了。
调解也不费什么事儿,一来是颜肃之有威望,二来也是大家正事且忙不过来呢。有了减税等等政策,多劳必然多得,谁有功夫为芝麻绿豆大的事情耽误了正经事儿呢。有个差不多的判决,大家也都认了。再继续干活儿去。
然而卢慎说的,也不能不考虑。卢慎考虑的要点,还是在海贼。这里的军民人等都搞生产去了,吃了大亏的海贼们,难道会不来报复吗?一旦他们过来了,这边儿还面朝黄土背朝天着呢,这不坑爹呢吗?
这是一个大问题。
颜肃之道:“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待我练好了兵,准备妥当,自然要寻他们的晦气去。只是此时新兵未成,战船未就,说不得,只好先防上一防了。然若只为备战海贼,抛了荒,也不划算。只顾耕作,一旦海贼杀来,更是要吃亏。”
这就是资源不够的痛苦了,归义地方是够大了,可是人力资源还是短缺的,要不然,颜肃之也不会把主意打山民头上,对山民这般客气了。颜家部曲就不用说了,不可能完全脱离生产。便是招募来的兵,这么说吧,归义现在哪怕是颜肃之有数的小账本儿上,人口也不过三万余户,好吧,将近二十万人。募兵却已经超过五千了——颜肃之的计划是最终成型的战力要有一万人——这五千多人,都是精壮劳力。
他们是吃得最多的,如果不让他们参加生产,这一里一外,得刨出一万多个最有效率的劳动力。这还不算他们的武器装备的消耗,还要养些战马之类。要不是还有个盐田的收入,颜肃之要不就打土豪分田地,要不就得穷得当裤子了。
颜神佑道:“这个……也不是太难。”
颜神佑卢慎:“!”
颜神佑努力回忆起很小很小的时候看过的黑白电影来,一面回忆,一面慢慢地道:“农忙的时候一季也就那么几天,除此而外,是可以操练的。”她还记得民兵组织也是很给力的。
颜肃之点头:“是。”
卢慎道:“若就在这几天呢?岂不要措手不及?归义颇大,沿海之地颇多,不撒出几百人来回巡着海岸,不设堡驻守安放个两千人……这个,不够使的啊。”
颜神佑道:“也不须人人都当兵嘛,可以是乡勇啦、团练啦,这样的。只消抵挡一阵儿,不要有惨祸发生。朝廷有烽火台,咱们也可以设个差不多的嘛。”
在比较重要的地方,主要是盐田附近啦,有颜家部曲把守。然后建个类似的烽火台之类的,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