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致富日常(重生) 第3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怎么净说莫名其妙的话。
    匆忙把豆角丢到竹篮里,陈建东抱着儿子追过去。
    “罗梅,你到底怎么了?”
    一口气走到院门前的人抬头看着这低矮的院门。
    两扇小木门在将近十年后才会被大铁门取而代之,他们结婚四年,这门都被风吹雨打的褪了色,“你回头把这门重新刷一下。”
    重新开始,从焕然一新的院门开始。
    陈建东看媳妇抚摸着院门,“我之前不是说要刷,你嫌油漆味道重不让刷吗?”
    罗梅:“……我改主意了不成?”
    陈建东还没转过来呢,陈彦鹏先委屈起来,“妈妈你别生气。”
    日后混账的儿子如今还是个小哭包。
    哭起来鼻涕泡都冒了出来,罗梅没办法狠心。
    说是儿媳妇撺掇的那不过是自欺欺人,她活了一把岁数还不懂?本质不就是男人立不起来,就把责任都推到女人身上吗?
    陈彦鹏的不孝顺还不是他们纵容出来的?
    这次,不止要一碗水端平,还得把儿子教育好。
    罗梅看向陈建东,面无表情的抓起他的胳膊,在陈彦鹏脸上抹了几下。
    这下小泪包脸上干净了,陈建东的袖子上全都是儿子的眼泪和鼻涕泡。
    陈建东:“……你妈咋了?”
    没人能回答他这个问题。
    罗梅又去巡视领地。
    农村的大院宽敞,穷得空落落坦荡荡。
    坐北朝南的一间大房子,再就是靠着院门坐东朝西的厨房。
    两个房子之间的空荡处还该有个配房才对,得过些年才能建起来。
    罗梅觉得西墙和南墙这边可以种点菜或者养个鸡鸭什么的。
    养鸭子最好,俏俏很喜欢她腌的咸鸭蛋。
    但现在不是时候,走街串巷卖小鸡仔小鸭苗的商贩得等到明年春才会过来。
    “陈建东。”
    正在厨房里摘豆角的人探头出来,“咋了?”
    “你过会儿多倒点蒜,我想吃辣乎的。”
    酸儿辣女,陈建东听到这话笑了起来,“好嘞,你先去屋里歇会儿。”
    罗梅看着喜滋滋去忙活的人,她眼眶有点酸。
    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爹娘疼她,当初给她找对象,也是挑选了好些家这才定下陈建东。
    觉得陈建东他爹是工人,上面俩姐姐都结婚成家,还有俩兄弟也都跟着他们爹在上班的城市定居,不在老家。
    小两口子过日子,就算不多红火,起码没人瞎掺和。
    愿景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格外残酷。
    陈俏出生后,陈建东的爷爷奶奶都上了年纪,开始轮流在儿子家养老。
    陈建东他爹在外地上班,责任就落在了他这个长子身上。
    虽然有姑姐帮扶,但家里有将近八十岁的老人,又有俩孩子。
    陈建东跟她被栓死在这个家里。
    家庭琐事最容易激发矛盾,两口子关系也越发恶劣。
    陈建东的爷爷是个讲理的,但没钱也是有心无力,活着的时候还能管一下孙子安抚罗梅,等到老爷子去世后,家庭矛盾已经没办法再化解。
    当年罗梅相中的那个勤快男人变得陌生起来,红火日子没有,吵架、打架倒是隔三差五。
    罗梅叹了口气,这么一想她上辈子过得可真是稀里糊涂。
    这辈子,可不能这样了。
    收拾着针线箩筐,罗梅脑子也冷静下来——
    她做点什么好呢?
    陈建东觉得他媳妇今天不对劲,吃饭的时候都心不在焉的,那没捣碎的蒜瓣直接往嘴里送,不嫌辣啊。
    “阿梅,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没事。”罗梅想来想去,觉得这事还得落在陈建东身上,“你明天就去河堤上干活吧。”
    趁着男人还没跟她闹掰,让他多挣点钱,这样也有点本钱不是?
    家里头所有积蓄加起来不超过一百三十块,再这么下去日子压根没法过。
    陈建东越发觉得不对劲,“你傻了?过两天就得掰玉米,你们厂又不放假,我去河堤上干活,咱家的玉米咋办?”
    他们家可还有六亩玉米地呢。
    总不能这都要收玉米了,地里的活反倒是不管不问了吧?
    罗梅有十多年没做农活,都忘了这回事,“地里的活再说,趁着国庆节,这会儿河堤上给的工资高,你先把这个钱挣回来再说。”
    钱。
    陈建东明白了,罗梅他们那个羊毛衫厂出事了!
    前些天他就听二姐提了句,说羊毛衫厂的货出不去,工厂可能要裁员。
    裁员肯定先裁掉那些临时工啊。
    罗梅就是这临时工中的一员。
    她这一下岗,家里头的经济可不是越发的紧张?
    难怪今天神神叨叨的。
    “那行,我明天就去,你别慌,地里的活我回头想法子就行了。”
    罗梅点头,好歹陈建东现在还听她的话。
    这算是个好的开局。
    下午的时候罗梅喊着陈建东进行大扫除,一番折腾下来发现家里头竟然连本像样的书都没有,她又想起了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