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眉梢点花灯 第190节(1/3)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一八零章
古祠堂修在半山腰上, 沿着山梯上去,并不太远, 程昶虽然刚出院, 这点路还是可以走的。
路上人很多,刚那个做直播的也在。听他说, 古祠堂旁边还有个古井,之前那个高考状元超常发挥,大概率就是因为喝了古井的水。
贺月南上次过来是淡季, 节前,游人很少,当时程昶在重症监护躺着,随时可能出事,所以贺月南没敢在宣城逗留太久, 找守祠人大致打听了一下程昶前辈的生平就回杭州了。
今天的祠堂人满为患, 主要都是高中生, 找守祠人开光状元符的实在太多了,程昶挤不进去,本来打算等守祠人下班了再找他问问, 没想到跟着上山的那个主播有点本事,举着手机摄像头, 三下五除二挤到守祠人的案台前, 问:“师傅,您这状元符怎么卖啊?”
他们这地儿就是靠直播火起来的,守祠人看来了个主播, 手机屏幕上弹幕还很多,分外有耐心:“状元符不兴卖,捐了善款就有,捐多捐少无所谓,心诚就行。”
主播又问:“那我替人求状元符行不行?”
“也行,在符上写好求符人的名字,去跟那边的文殊菩萨像拜一拜,你不是连着直播吗,让你的粉也跟着对菩萨拜,回头你把符寄过去,还是那句话,不拘泥于形式,主要是心诚。”
这守祠人还挺懂。
主播也很尽责,听到这里,追本溯源:“怎么是文殊菩萨像,不是说这里的供奉着的是一个佛陀托生的善人吗?”
善人究竟是哪个菩萨托生的,没人清楚,只知道姓陈,清末民国生人,祖上是医药世家,悬壶济世,也做药材生意,战乱时虽然没落了,好在家底殷实,日子尚是富足。
那年间商人的地位已经起来了,陈善人是个贵少爷,出生虽好,无奈很年轻就得了顽疾。
“他得的是什么病啊?”
“不清楚,骨痛,发热,出血,有点像白血病。”
血癌这病很难治,放在那个年代,几乎没活路,后来陈善人连着晕过去几回,乡人们都以为没救了,哪里知他醒来后,疾症不药而愈,还活了将近百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去世。
“他的病是怎么好的?”
“不知道,反正是个有福气的人,战乱起的时候,周围多少受到波及,也就他在的地方,一点事也没有,灾荒那几年,好多地方颗粒无收,但后山那片田——”乡人伸手朝祠堂后虚虚一指,“结出的稻谷比以往还饱满。”
“乡人后来说,这是陈善人家世代悬壶济世所结的善果,所以陈善人过世后,乡人就修了个祠堂把他供奉起来。”
“至于后来为什么筑了个文殊菩萨像,这不前几年出了个高考状元么,反正就是那句话,不要拘泥于形式。”
主播点头。
懂了,文殊菩萨像是给学生游客筑的,但善款是给陈善人和菩萨一起捐的,估计陈善人和菩萨都一样,心胸广博,海纳百川,知道乡里还要靠发展旅游业欣欣向荣,并不在乎是谁受了香火。
“你要是对陈善人的事迹感兴趣,可以去后山桐里镇打听,镇上有个百岁老奶奶,是陈善人的侄女,陈善人的事,她清楚的。”守祠人又介绍。
程昶跟在一旁听了半天,这守祠人说的都跟上次贺月南打听的差不多,好不容易听到一句有用的,打算立刻去后山的桐里镇,脚都迈出祠堂了,又收了回来。
也不知道这个陈姓善人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前辈,身患顽疾几次昏迷这一点倒是挺像的。
程昶为他请了香,捐了善款,在人来人往吵吵嚷嚷的祠堂里,闭上眼,沉下心,举香认真拜了三拜。
这会儿是下午,小镇上人不多,这地儿虽然火,但因为交通方便,开车到上海杭州也就三个小时不到,游客一般不住宿,所以镇上就一个旅馆。程昶因为要打听陈善人的事,提前去旅馆订了两个房间——他身体不好,开不了夜车,贺月南没驾照,老和尚……老和尚就算了,他的驾照可能是路边捡的。
镇上民风很好,人也热情,旅馆的老板听说程昶要打听陈善人的事,亲自领着他们几个往镇子里头去。镇子沿山而建,统共就一条大道,铺的是青石板,两旁都是木屋,很有点味道,下午阳光也安静,旅馆老板在一户人家前停下脚步,跟门口木凳上纳鞋垫的老奶奶说:“陈奶奶,这几位游客想跟你打听陈先生的事呢。”
陈奶奶满脸褶子,看上去是很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一双眸子饱经岁月沉淀,虽然有些浑浊,然而望过来一眼,倒是有几分看遍红尘声色的清醒。
她也只望过来一眼,随后“哦”一声,垂下眸,继续纳鞋垫,不紧不慢地问了句:“打听什么?”
程昶道:“陈奶奶您好,我听说,陈先生年轻时是得了绝症的,他的病后来是怎么好的?”
“谁知道呢。”老奶奶道,“昏迷了几次,后来就好了,但病一好,人就疯了。”
“为什么会疯?”
“说是看着自己死了,回不去了。人好好活着呢,怎么看着自己死?这不是疯是什么?”陈奶奶握着
第一八零章
古祠堂修在半山腰上, 沿着山梯上去,并不太远, 程昶虽然刚出院, 这点路还是可以走的。
路上人很多,刚那个做直播的也在。听他说, 古祠堂旁边还有个古井,之前那个高考状元超常发挥,大概率就是因为喝了古井的水。
贺月南上次过来是淡季, 节前,游人很少,当时程昶在重症监护躺着,随时可能出事,所以贺月南没敢在宣城逗留太久, 找守祠人大致打听了一下程昶前辈的生平就回杭州了。
今天的祠堂人满为患, 主要都是高中生, 找守祠人开光状元符的实在太多了,程昶挤不进去,本来打算等守祠人下班了再找他问问, 没想到跟着上山的那个主播有点本事,举着手机摄像头, 三下五除二挤到守祠人的案台前, 问:“师傅,您这状元符怎么卖啊?”
他们这地儿就是靠直播火起来的,守祠人看来了个主播, 手机屏幕上弹幕还很多,分外有耐心:“状元符不兴卖,捐了善款就有,捐多捐少无所谓,心诚就行。”
主播又问:“那我替人求状元符行不行?”
“也行,在符上写好求符人的名字,去跟那边的文殊菩萨像拜一拜,你不是连着直播吗,让你的粉也跟着对菩萨拜,回头你把符寄过去,还是那句话,不拘泥于形式,主要是心诚。”
这守祠人还挺懂。
主播也很尽责,听到这里,追本溯源:“怎么是文殊菩萨像,不是说这里的供奉着的是一个佛陀托生的善人吗?”
善人究竟是哪个菩萨托生的,没人清楚,只知道姓陈,清末民国生人,祖上是医药世家,悬壶济世,也做药材生意,战乱时虽然没落了,好在家底殷实,日子尚是富足。
那年间商人的地位已经起来了,陈善人是个贵少爷,出生虽好,无奈很年轻就得了顽疾。
“他得的是什么病啊?”
“不清楚,骨痛,发热,出血,有点像白血病。”
血癌这病很难治,放在那个年代,几乎没活路,后来陈善人连着晕过去几回,乡人们都以为没救了,哪里知他醒来后,疾症不药而愈,还活了将近百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去世。
“他的病是怎么好的?”
“不知道,反正是个有福气的人,战乱起的时候,周围多少受到波及,也就他在的地方,一点事也没有,灾荒那几年,好多地方颗粒无收,但后山那片田——”乡人伸手朝祠堂后虚虚一指,“结出的稻谷比以往还饱满。”
“乡人后来说,这是陈善人家世代悬壶济世所结的善果,所以陈善人过世后,乡人就修了个祠堂把他供奉起来。”
“至于后来为什么筑了个文殊菩萨像,这不前几年出了个高考状元么,反正就是那句话,不要拘泥于形式。”
主播点头。
懂了,文殊菩萨像是给学生游客筑的,但善款是给陈善人和菩萨一起捐的,估计陈善人和菩萨都一样,心胸广博,海纳百川,知道乡里还要靠发展旅游业欣欣向荣,并不在乎是谁受了香火。
“你要是对陈善人的事迹感兴趣,可以去后山桐里镇打听,镇上有个百岁老奶奶,是陈善人的侄女,陈善人的事,她清楚的。”守祠人又介绍。
程昶跟在一旁听了半天,这守祠人说的都跟上次贺月南打听的差不多,好不容易听到一句有用的,打算立刻去后山的桐里镇,脚都迈出祠堂了,又收了回来。
也不知道这个陈姓善人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前辈,身患顽疾几次昏迷这一点倒是挺像的。
程昶为他请了香,捐了善款,在人来人往吵吵嚷嚷的祠堂里,闭上眼,沉下心,举香认真拜了三拜。
这会儿是下午,小镇上人不多,这地儿虽然火,但因为交通方便,开车到上海杭州也就三个小时不到,游客一般不住宿,所以镇上就一个旅馆。程昶因为要打听陈善人的事,提前去旅馆订了两个房间——他身体不好,开不了夜车,贺月南没驾照,老和尚……老和尚就算了,他的驾照可能是路边捡的。
镇上民风很好,人也热情,旅馆的老板听说程昶要打听陈善人的事,亲自领着他们几个往镇子里头去。镇子沿山而建,统共就一条大道,铺的是青石板,两旁都是木屋,很有点味道,下午阳光也安静,旅馆老板在一户人家前停下脚步,跟门口木凳上纳鞋垫的老奶奶说:“陈奶奶,这几位游客想跟你打听陈先生的事呢。”
陈奶奶满脸褶子,看上去是很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一双眸子饱经岁月沉淀,虽然有些浑浊,然而望过来一眼,倒是有几分看遍红尘声色的清醒。
她也只望过来一眼,随后“哦”一声,垂下眸,继续纳鞋垫,不紧不慢地问了句:“打听什么?”
程昶道:“陈奶奶您好,我听说,陈先生年轻时是得了绝症的,他的病后来是怎么好的?”
“谁知道呢。”老奶奶道,“昏迷了几次,后来就好了,但病一好,人就疯了。”
“为什么会疯?”
“说是看着自己死了,回不去了。人好好活着呢,怎么看着自己死?这不是疯是什么?”陈奶奶握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