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天命不足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不知是因为血肉滋润着大地,江南大地,仿佛也变得更加肥沃了许多,连野草野花也长得格外丰茂一些。
    李靖不愧为世之良将,得到足够的权力之后,立即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尤其是红拂女也被接到江南之后,更是免除了后顾之忧。
    花一月时间,组建十万铁骑,然后东征西讨,赶在年底之前,把李子通和沈法兴势力,彻底歼灭。
    李子通号称楚王,沈法兴号称梁王,两人多数是依靠着江南世族势力起家,尤其是沈法兴,更是以沈家宗族势力为主,在当地有着深厚的根基。
    这种势力,想要打败或者收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除非连根拔起,把支持他们的一些世家和宗族,全都清除迁移。
    这一套,李靖这个外来人,以及辅公佑这个出身魔门的家伙,干得可起劲了。
    在杨林打破一切,重造一切的执政方针之下,江南大地,只花了区区数月时间,就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大军营。
    对于麾下的士卒和百姓,杨林其实一点也不吝啬。
    他想着,反正没钱没粮了,就跟大户人家要。
    真的吃光喝光了,眼看要饿肚子了,自家这数十万大军也该成型了,基本上可以打到北地去。
    那里可是有着几个大粮仓。
    就算吃上几十年也吃不完。
    待到江南也开始丰收,所有人都能看到好处。
    在这乱世,其他地方都是人吃人,在江南,竟然没有一人饿死,但凡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又有什么不满的。
    当然,反对者还是有的。
    那又如何,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刀兵在手,反对者的话并不重要。
    ……
    “王爷,新军已然可战,只不过,只不过战甲和兵器,仍然有着很大的缺口。”
    徐子陵如今走向了与以前截然不同的道路。
    他负责新军训练,编练各方归降士卒,择优选取,整天劳心劳力的,看起来成熟了许多。
    厉害的是,他的实力,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成长。
    因为没有了那段东奔西跑的经历,也就少了许多愤懑和感慨,虽然成长得慢了一点,却是稳打稳扎,也说不上是好是坏。
    反正,对杨林来说,这样的徐子陵,就很不错。
    至于寇仲,与徐子陵就有些不一样。
    他出列站在那里,气势雄烈,一身杀气让人侧目。
    “王爷,海沙、水龙、巨鲲、竹花帮,以及铁骑会、大江会人手全都统合起来,可以一战。”
    是的,寇仲这段时间没闲着。
    以战养战,四处出击。
    他亲手击杀铁骑会任少名和恶僧艳尼等人,并且,收服龙君裴岳,红粉云玉真、韩盖天等人。
    此时手下也是战将如云,算是一支精锐,足足二十多万人。
    杜伏威则是组建了破阵营,麾下二十万“罪军”,实战强,都是匪兵改造而来,为了赎罪,非立功不得迁转,一直冲阵到死。
    李靖手下就是精锐中的精锐了,需要身家清白,身强力壮者。
    他组建的十万骑兵,虽然装备不齐,战斗力却是出奇的强大。
    杨林曾经看过,发现,李靖练兵很有一手,而且,与士卒同艰共苦,打成一片的。
    只要给他佩齐了战甲枪矛弓箭,面对北面骑兵,也不是不可一战。
    除了百万大军已经成型,江都麾下新提拔起来的文臣,也渐渐的开始归心。
    甚至,李秀宁和沈落雁等人,也渐渐的不再提起家中,仿佛认命了一般。
    这时,就有陈子兴出列,俯首拜下,请求杨林晋帝位,李纲和窦威等人,也是不落其后,数十文臣哄哄闹闹的哭请。
    杨林板着脸拒绝之后,这些人就不再闹腾,各自散去。
    问心殿中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一派喜气,新春的第一次堂会,算是比较完美。
    就算那些被拒绝了请求的文官武将们,也各自有些开怀。
    因为,他们算是看到了杨林的态度。
    请晋帝位的时候,要知道这位靠山王当时说的是“时机未到”,而不是怒斥荒谬。
    态度很是令人寻思。
    自古水涨船高。
    如果江南杨林称帝,他们这些人自然名正言顺的就能晋升高官。
    就算是南北对峙,也不枉此生了。
    到了这时候,随着百万大军成型,有些人终于慢慢的开始改变态度。
    要知道,洛阳大战正酣,李渊、李密、王世充、窦建德,萧铣和朱粲等人,全都打成一锅粥了,而南方基本上算是已经平定。
    这种情况,事先完全没人能想到。
    听说,宋阀已经派人前来江都,商谈结盟事件,这一次,来的竟然不是宋师道,而是宋玉致,其中意味,简直让人不得不深思数分。
    若是岭南宋阀也看好江都军,愿意同进共退,南方大势就不可阻挡,只等机会来临,就能渡江北上。
    横扫天下。
    指日可待。
    ……
    “不能败,首战必须要胜。”
    杨林其实也微微有些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