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大魔王 第393节(1/2)
“各取所需而已。”
说完,李云逸回去休息了,留下林睚惊讶不已。
各求所需?
老曾的目的他是看出来了,但是李云逸……
这支普通商队,又能给他带来什么需求?
他们这次来北越的最大目的,难道不是北越摄政王么?
是。
李云逸的目的当然是这个,直到现在也是。否则也不会继续赶往越京了。
但当进去北越,或者说,在南楚穿行的时候他就已经发现,只是进去北越后这个问题更加鲜明。
何以治民。
何以治国?
李云逸会带兵,这是毋庸置疑的,源自前世中神州的多闻多见。要说领兵打仗的本领,不说他人,若是给他足够的兵马,对仗叶向佛,李云逸都有把握笑到最后。
但是治国……
太复杂了。
比领军复杂的多。
南楚大战在即,即使李云逸已经凭自身所知颁布无数王令,安顿民生,可是现状他也亲眼看到了,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轻松。
李云逸知道,这是他的软肋。
如果他只是一个武徒,完全不需要去理睬这些,但是现在,他不是。
他不仅是景国之王,更是南楚摄政王!
民生与民怨的问题必须解决。
但,如何解决?
一路上李云逸都在思索这个问题,没有找到答案。直到,他进入了镇越城。
民风朴素。
民风彪悍。
这只是其一。
李云逸最为着重的,是镇越城内的民生。
一片祥和。
不见萧条。
李云逸惊讶,因为在他之前想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南楚战乱在即,形式紧迫,但早知道,北越可是刚经历了一场和大周之间的王朝之战。还未平息半年。
半年不到,北越的民生就稳固了?
不可能。
破坏容易,恢复艰难!
无论什么事都是如此,更别说一大王朝的民生了。
更何况,北越的先天条件是远远不如南楚的。南楚地势靠南,风调雨顺,平原居多,良田无数,每年的粮食除了满足自己所需,还有极大的富裕。
反观北越,一年几乎一半的时间笼罩在冰雪之中,别说战乱,就是没有大周威胁,它每年的粮食也相当紧促,更别说大周和它每隔几年都有大摩擦出现,被侵占城池都是常事,颠沛流离更是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北越竟然还能存在?
乱世之间,它是如何稳固国情,安抚平民的?
这。
就是李云逸想要从老曾一行人身上得到的答案。
事不在小,关乎国情就是大事!
今天,虽然攀谈不多,但李云逸的收获还是有得。
他发现,这支商队绝大部分护卫,都是老兵,早已过卸甲归田年龄的老兵,虽大多身负伤患旧疾,但各个精力充沛,完全可以胜任老曾交给他们的任务。
“民兵结合?”
这似乎是一道可行的路线。比他派遣大军协助平民撤离融合的更彻底。
但正如刚才所言,治国治民,这都不是小事,其中太过复杂。
一夜。
李云逸都是在推演中度过的。
第二天。
他知道老曾肯定回来,却没想到,一大早,老曾就歪歪扭扭地来了。
第424章 置于死地而后生
“军民结合……”
清早。
李云逸还在思索此举的可行性。
关乎国情,肯定不是这么容易就能下定决心的。
国政。
当因地施宜。
就比如在中神州各大皇朝,民与军就属于老死不相往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序列。
民种粮为军。
军战为皇朝,开辟疆土!
军民结合看上去不错,但细细想来,矛盾也有不少,其中最扎眼的就是层次问题。
军权大于民权。
即使颁布王令,只要大战仍然存在,军权就必然是高于民权之上的。
有高低,就有不公。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北越又是如何解决的?”
李云逸正在思索,远处,老曾颤颤巍巍地来了,似乎昨夜的宿醉还未彻底醒来。
并且这一次,他不是一个人。
身后跟着十数人,都是商队里的熟面孔。
李云逸下来相迎。
老曾快步上前,老脸微红,道:“不胜酒力,在两位老弟面前丢人了……”
李云逸不以为意,望向他身后众人。
“曾老哥,这些是……”
老曾一拍大腿,这才如突然想起,道:“来来来,老哥我给你介绍一番。这些都是我商会里的老兄弟,听闻小兄弟你在越京任职,都想过来瞧瞧认识认识……你瞧瞧我,都是当年过命的兄弟,咱也拦不住啊……”
拦不住?
我看你也没想拦吧?
李云逸笑眯眯看了一眼老曾,后者不敢直视,偏过头去,拉着身边之人就要介绍。
“老
说完,李云逸回去休息了,留下林睚惊讶不已。
各求所需?
老曾的目的他是看出来了,但是李云逸……
这支普通商队,又能给他带来什么需求?
他们这次来北越的最大目的,难道不是北越摄政王么?
是。
李云逸的目的当然是这个,直到现在也是。否则也不会继续赶往越京了。
但当进去北越,或者说,在南楚穿行的时候他就已经发现,只是进去北越后这个问题更加鲜明。
何以治民。
何以治国?
李云逸会带兵,这是毋庸置疑的,源自前世中神州的多闻多见。要说领兵打仗的本领,不说他人,若是给他足够的兵马,对仗叶向佛,李云逸都有把握笑到最后。
但是治国……
太复杂了。
比领军复杂的多。
南楚大战在即,即使李云逸已经凭自身所知颁布无数王令,安顿民生,可是现状他也亲眼看到了,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轻松。
李云逸知道,这是他的软肋。
如果他只是一个武徒,完全不需要去理睬这些,但是现在,他不是。
他不仅是景国之王,更是南楚摄政王!
民生与民怨的问题必须解决。
但,如何解决?
一路上李云逸都在思索这个问题,没有找到答案。直到,他进入了镇越城。
民风朴素。
民风彪悍。
这只是其一。
李云逸最为着重的,是镇越城内的民生。
一片祥和。
不见萧条。
李云逸惊讶,因为在他之前想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南楚战乱在即,形式紧迫,但早知道,北越可是刚经历了一场和大周之间的王朝之战。还未平息半年。
半年不到,北越的民生就稳固了?
不可能。
破坏容易,恢复艰难!
无论什么事都是如此,更别说一大王朝的民生了。
更何况,北越的先天条件是远远不如南楚的。南楚地势靠南,风调雨顺,平原居多,良田无数,每年的粮食除了满足自己所需,还有极大的富裕。
反观北越,一年几乎一半的时间笼罩在冰雪之中,别说战乱,就是没有大周威胁,它每年的粮食也相当紧促,更别说大周和它每隔几年都有大摩擦出现,被侵占城池都是常事,颠沛流离更是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北越竟然还能存在?
乱世之间,它是如何稳固国情,安抚平民的?
这。
就是李云逸想要从老曾一行人身上得到的答案。
事不在小,关乎国情就是大事!
今天,虽然攀谈不多,但李云逸的收获还是有得。
他发现,这支商队绝大部分护卫,都是老兵,早已过卸甲归田年龄的老兵,虽大多身负伤患旧疾,但各个精力充沛,完全可以胜任老曾交给他们的任务。
“民兵结合?”
这似乎是一道可行的路线。比他派遣大军协助平民撤离融合的更彻底。
但正如刚才所言,治国治民,这都不是小事,其中太过复杂。
一夜。
李云逸都是在推演中度过的。
第二天。
他知道老曾肯定回来,却没想到,一大早,老曾就歪歪扭扭地来了。
第424章 置于死地而后生
“军民结合……”
清早。
李云逸还在思索此举的可行性。
关乎国情,肯定不是这么容易就能下定决心的。
国政。
当因地施宜。
就比如在中神州各大皇朝,民与军就属于老死不相往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序列。
民种粮为军。
军战为皇朝,开辟疆土!
军民结合看上去不错,但细细想来,矛盾也有不少,其中最扎眼的就是层次问题。
军权大于民权。
即使颁布王令,只要大战仍然存在,军权就必然是高于民权之上的。
有高低,就有不公。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北越又是如何解决的?”
李云逸正在思索,远处,老曾颤颤巍巍地来了,似乎昨夜的宿醉还未彻底醒来。
并且这一次,他不是一个人。
身后跟着十数人,都是商队里的熟面孔。
李云逸下来相迎。
老曾快步上前,老脸微红,道:“不胜酒力,在两位老弟面前丢人了……”
李云逸不以为意,望向他身后众人。
“曾老哥,这些是……”
老曾一拍大腿,这才如突然想起,道:“来来来,老哥我给你介绍一番。这些都是我商会里的老兄弟,听闻小兄弟你在越京任职,都想过来瞧瞧认识认识……你瞧瞧我,都是当年过命的兄弟,咱也拦不住啊……”
拦不住?
我看你也没想拦吧?
李云逸笑眯眯看了一眼老曾,后者不敢直视,偏过头去,拉着身边之人就要介绍。
“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