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松花江会战(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利涅维奇原本打算在1月底对哈尔滨进攻,然而却得知中国方面突然南下的消息,迫使利涅维奇不得不提前亲率大约八万七千人的军队对中国方面进行反击。
    中俄双方军队在长春以北榆树县以及舒兰县发生战斗,因为两县属于松花江流域,因此此次会战被称之为松花江会战。松花江会战是中国方面向
    这一次中国方面投入的官兵人数为三个集团军总计十二万人,而俄军投入的兵力为八万七千人。
    其中中国方面集群司令为39集团军军长李亮,副指挥官为49军军长李志林,俄军指挥官为利涅维奇众将,副指挥官为他的心腹马德里托夫中将。
    中俄双方都存在着一定的弱点,俄军的弱点有两个,一是弹药不足,二是新兵居多,很多都是临时征调来的普通俄国侨民,上至六十岁,下至十二岁,甚至还有人没有武器,拿着冷兵器。而中国方面的弱点是毫无战斗经验,农耕民族的斗志远远不如渔猎民族强烈和坚决,尽管已经是血军,可是最原始的西北血军在经过扩军之后,俨然成为了中国血军,战斗力和意志力反而下降了。另外中国军队同样也缺乏战斗经验,这十二万人中有一半人的士兵属于训练兵补充进来,另外一万人则属于长期训练却缺乏实战经验的士兵,而只有五万人才是参加上次长春之战和哈尔滨之战的见血老兵。
    而在1905年的1月18日,双方正式接触战斗,这一天东北迎来了罕见的爆冷,气温降到了零下三十五度左右,不管是中国军队还是俄国军队,全都感觉到非常难受,似乎只有跑起来双方士兵才不会被冻僵。
    在这种情况下,李亮下令由39军出任主力部队,38军担任左翼军队,49军担任右翼军队,第三军团北方集群像是三把尖刀直插俄军,与此同时,李亮在49军军长李志林的建议下,击中三个集团军的骑兵部队总计近六千人,由自己的参谋长蔡锷亲自率领骑兵部队,由当地土匪带领,由五常县秘密沿着张广才岭,绕到舒兰县,将俄军包围在榆树县中。
    战斗爆发之后,中俄主力部队在严寒之中不断交战,由于中国方面兵力充沛军火补给经过补充之后得到缓解,而俄军尽管斗志旺盛却碍于后勤问题,双方你来我往打了一个平手,每天双方都有近千士兵阵亡。
    俄军反面尽管发起了疯狂的冲锋,可是冲锋的俄军士兵遇到了炮兵缺少但是重机枪却不缺的中国血军,而重机枪恰恰就是俄国决死冲锋的最大障碍。彼时的中国血军一个营(450人)拥有四挺重机枪,而同时期的日军一个步兵大队才有三挺重机枪,甚至于步兵中队不配备重机枪,日军赖以为生的是大炮。日俄双方其实更加重视炮兵的作用,西方国家也同样将炮兵视作战争之神——当然,中国方面难道不知道吗?中国军队也知道炮兵的作用,可是现阶段中国国力没有办法供得起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大规模炮群。所幸的是,日俄战争开始之后,日俄双方经过一年的苦战,炮弹几近告罄,战争拼到最后拼的是勇气和人数了,日俄双方的白刃战伤亡甚至有超过炮击伤亡的趋势。
    这恰恰落了中国血军的下怀,所以利涅维奇遇到了中国血军,不得不说是生不逢时,他大声唾骂对面的中国军队厚颜无耻,却又不得不想尽办法进行反击,可是双方后勤方面的效率使得俄军越加不利了。
    此时俄国方面立即向中国抗议,说中国不遵守秘密约定,擅自对俄军进行攻击,要求中国要对此负全责。
    而中国代表杨儒则对尼古拉二世说现在,中俄双方密约依旧在谈判之中,因此双方暂时还没有达成共识关系,所以我们还是敌对状态。杨儒直接了当地说,我知道你们最大的依仗是什么,那就是太平洋第二舰队,你们是想等着太平洋第二舰队来到远东并且击败日军再进行谈判,并且推翻先前提出来的一切条件,可惜的是,我们不是被你们戏耍的小白鼠——那是不可能的事!
    杨儒说道:“你们可以等待,也可以拖延,我们不着急,但是远东军团一旦被消灭,海参崴庙街等北亚俄国领土,就极有可能被日军占领,到那个时候,并不是你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了。”
    尼古拉二世无言以对,他被杨儒说道了心眼里了,他就是这么想的,而且他还想着争取夺回伊尔库斯克,并且在中亚准备了十二个步兵师,由叶李赛夫元帅担任指挥官,打一场伊尔库斯克收复战,只要伊尔库斯克收复了,那么整个战场将来一个乾坤大逆转,中国人依仗的东西,全都成为泡影。
    1905年1月20日,蔡锷军队进入吉林省五常县,而五常当地居民得知蔡锷将军率领血军攻打俄军,纷纷牵出自己家的马来要求跟随着蔡锷将军攻击俄军。五常人平日非常温顺,在东北人中也属于不挑事不闹事的东北人。此地书香气息教浓,在东北属于“文弱”之地了,即便是后世这个地方最大的名人就是著名影星李冰冰。因为这里自古以来都是清廷发配南方钦犯的地方,此处反倒是学术氛围较浓厚。五常县原名拉林卫所,后来发配到此处的南方文人根据“仁义礼智信”五常所命名,希望本地人能够秉承儒家思想做忠君爱国之人。尽管五常本地满族人众多,但他们对南方文人非常尊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