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节(3/4)
夏家有功之臣。”
夏太太谦道,“都是媳妇该过的。”
夏老太太问,“大忠和他媳妇呢,当初他们跟着一道去的西北,怎么没见他们?”夏家也算小富之家。长房破了产,也没叫他们光着身子去西北,安排了忠心仆从路上服侍。
夏太太叹道,“一路千里之遥,路上老爷还病了几回,大忠跟他媳妇水土不服,在路上病故了。”夏家是带了些银子在身上的,之所以后来颇为困宭,就是因南人不服西北水土,一家子轮流生病,夏文虽通医术,买药也花了不少银子。
夏老太太亦跟着一叹,说起忠仆的好处来。
一时丫环捧上茶,赵长卿连忙起身,先双手捧了一盏奉予夏老太太,夏老太太笑,“你是新媳妇,咱们虽是书香大族,也没那些刻薄规矩,只管坐下吃茶。”
赵长卿笑,“时常听婆婆、相公说起老太太的慈爱,我奉一盏茶,也是应该的。”
夏老太太笑,“要不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这说话行事,倒叫我想起你婆婆当年了。”
夏姑妈笑,“我看侄媳妇比大嫂当年还能。”
赵长卿笑,“姑妈偏爱我们做晚辈的,实在抬举我了。”
夏姑妈笑,“一看就是念过书的人,说话文气,也会说话。”
夏老太太道,“什么书不书的,女人家,识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便罢了。如今那个姓王的老夫子,天天教着一群女孩子念书,越发不成体统,这世道,竟不如前朝时清净了。”
“谁说不是呢。”夏姑妈笑问,“侄媳妇,你说是不是?”
赵 长卿倒是听过不少妇人怀念前朝女人出门蒙头盖脸的贞烈年代,只是,说这话的人是夏老太太与夏姑妈,赵长卿便觉着好笑了。夏姑妈三嫁的人,还敢说前朝,这种 妇人若是搁前朝,早沉井了!赵长卿微微笑道,“我可活了几岁,也没什么见识,哪里知道是还是不是。老太太怎么教我,我怎么跟着学就对了。”
夏姑妈啧啧笑,“瞧瞧这小嘴儿,可真会说话。”
夏太太道,“姑太太别打趣我这媳妇了,她是个实在人。”
夏姑妈笑,“要不说我这侄媳妇能做六品恭人,就是伶俐。”
赵长卿便不说话了。
赵 长卿不说话,夏老太太便开始讲古,“咱们夏家,那自大凤朝时就是有名望的人家,大凤朝时,咱家出了两侯一公,显赫的就不必提了。整个大凤朝说起来,谁不知 道青城夏家!就是在前朝,那啥宰相、尚书的,也有好几个!后来前朝乱了,今朝太|祖皇帝打天下,还往咱家借过粮!如今族中还有太|祖皇帝赐的匾!”
哪怕赵长卿自认没什么政治智慧的人,听夏老太太这话,心下觉着如今夏家没什么显赫人物真不稀奇,家族教育完全是二百五,见了皇上先说你家祖宗往俺家借过粮,就是示恩也没这种示法,难道皇帝会感激你借给过他祖宗粮食!
赵 长卿只管含笑听了,她其实心里明白,无非是看她身上有个六品恭人的诰命,怕她拿大罢了。凭赵长卿如今的道行,她真不把这些放在眼里,夏老太太说,她只管 听,夏姑妈那些阴阳怪气的话,她也只管听。到了晚饭时,给老太太布一筷子菜便可以坐下用饭了。反正她是新媳妇,腼腆些也正常。
至于赵莲满口赞她首饰好看,赵长卿微微一笑,羞道,“多谢妹妹夸奖。”然后就装傻。
用过饭后,大家坐着吃茶,赵莲又赞赵长卿身上的玉佩好,赵长卿仍是微微一笑,羞道,“多谢妹妹夸奖。”继续装傻,倒把赵莲憋出一肚子内伤来。
夏玉直憋笑,赵长卿依旧正儿八经的坐着吃茶,陪着夏老太太说些闲话,一时夏老太太累了,大家便散了。
夏文很有些担心妻子,到了屋里问她,“饭吃的可还合口?”
赵长卿闻他身上有酒气,知是吃了酒,先要了醒酒汤来给夏文吃了,笑道,“我看你平日里晚上吃的素,老太太屋里的菜,个个放辣子,好辣。”
夏文看赵长卿嘴巴都辣的红红的,递了盏蜜水给她,笑道,“明儿我跟厨下说一声,叫他们每餐做几个不辣的。蜀中地气潮湿,以前没辣子时吃的是茱萸,那个又麻又辣,自从咱们这里种起辣子来,便多是吃辣子了。祖母尤其嗜辣,我因习医,傍晚多是吃的素。”
夏文问,“余者没别的事吧?”
赵长卿笑眯眯地,“没事,就是听老太太说了些咱们家族以前旧事,莲妹妹总是夸我首饰好看,倒夸得我不好意思。”
夏文紧张的问,“你没给她吧?”
赵长卿笑,“看你说的,表妹这样和气,我给了她一对玉牌玩儿。”
夏文连连叹气,“怪我没提前跟你说。你是头一遭见阿莲,不知她的脾气。那丫头素来就是不开眼,阿玉小她三岁,自小就要让着她,什么好东西就要先让她挑。时常干丢脸的事,你不要理她。”
赵长卿嗔道,“看你这小气的表哥,我看表妹并不是那样人,她年纪小,我又是刚来的,觉着新鲜罢了。”
夏 文接着就给赵长卿举例,说了不少赵莲小时候的讨厌事,夏文道,“也不知跟谁学的,天生财迷。刚懂事就各
夏太太谦道,“都是媳妇该过的。”
夏老太太问,“大忠和他媳妇呢,当初他们跟着一道去的西北,怎么没见他们?”夏家也算小富之家。长房破了产,也没叫他们光着身子去西北,安排了忠心仆从路上服侍。
夏太太叹道,“一路千里之遥,路上老爷还病了几回,大忠跟他媳妇水土不服,在路上病故了。”夏家是带了些银子在身上的,之所以后来颇为困宭,就是因南人不服西北水土,一家子轮流生病,夏文虽通医术,买药也花了不少银子。
夏老太太亦跟着一叹,说起忠仆的好处来。
一时丫环捧上茶,赵长卿连忙起身,先双手捧了一盏奉予夏老太太,夏老太太笑,“你是新媳妇,咱们虽是书香大族,也没那些刻薄规矩,只管坐下吃茶。”
赵长卿笑,“时常听婆婆、相公说起老太太的慈爱,我奉一盏茶,也是应该的。”
夏老太太笑,“要不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这说话行事,倒叫我想起你婆婆当年了。”
夏姑妈笑,“我看侄媳妇比大嫂当年还能。”
赵长卿笑,“姑妈偏爱我们做晚辈的,实在抬举我了。”
夏姑妈笑,“一看就是念过书的人,说话文气,也会说话。”
夏老太太道,“什么书不书的,女人家,识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便罢了。如今那个姓王的老夫子,天天教着一群女孩子念书,越发不成体统,这世道,竟不如前朝时清净了。”
“谁说不是呢。”夏姑妈笑问,“侄媳妇,你说是不是?”
赵 长卿倒是听过不少妇人怀念前朝女人出门蒙头盖脸的贞烈年代,只是,说这话的人是夏老太太与夏姑妈,赵长卿便觉着好笑了。夏姑妈三嫁的人,还敢说前朝,这种 妇人若是搁前朝,早沉井了!赵长卿微微笑道,“我可活了几岁,也没什么见识,哪里知道是还是不是。老太太怎么教我,我怎么跟着学就对了。”
夏姑妈啧啧笑,“瞧瞧这小嘴儿,可真会说话。”
夏太太道,“姑太太别打趣我这媳妇了,她是个实在人。”
夏姑妈笑,“要不说我这侄媳妇能做六品恭人,就是伶俐。”
赵长卿便不说话了。
赵 长卿不说话,夏老太太便开始讲古,“咱们夏家,那自大凤朝时就是有名望的人家,大凤朝时,咱家出了两侯一公,显赫的就不必提了。整个大凤朝说起来,谁不知 道青城夏家!就是在前朝,那啥宰相、尚书的,也有好几个!后来前朝乱了,今朝太|祖皇帝打天下,还往咱家借过粮!如今族中还有太|祖皇帝赐的匾!”
哪怕赵长卿自认没什么政治智慧的人,听夏老太太这话,心下觉着如今夏家没什么显赫人物真不稀奇,家族教育完全是二百五,见了皇上先说你家祖宗往俺家借过粮,就是示恩也没这种示法,难道皇帝会感激你借给过他祖宗粮食!
赵 长卿只管含笑听了,她其实心里明白,无非是看她身上有个六品恭人的诰命,怕她拿大罢了。凭赵长卿如今的道行,她真不把这些放在眼里,夏老太太说,她只管 听,夏姑妈那些阴阳怪气的话,她也只管听。到了晚饭时,给老太太布一筷子菜便可以坐下用饭了。反正她是新媳妇,腼腆些也正常。
至于赵莲满口赞她首饰好看,赵长卿微微一笑,羞道,“多谢妹妹夸奖。”然后就装傻。
用过饭后,大家坐着吃茶,赵莲又赞赵长卿身上的玉佩好,赵长卿仍是微微一笑,羞道,“多谢妹妹夸奖。”继续装傻,倒把赵莲憋出一肚子内伤来。
夏玉直憋笑,赵长卿依旧正儿八经的坐着吃茶,陪着夏老太太说些闲话,一时夏老太太累了,大家便散了。
夏文很有些担心妻子,到了屋里问她,“饭吃的可还合口?”
赵长卿闻他身上有酒气,知是吃了酒,先要了醒酒汤来给夏文吃了,笑道,“我看你平日里晚上吃的素,老太太屋里的菜,个个放辣子,好辣。”
夏文看赵长卿嘴巴都辣的红红的,递了盏蜜水给她,笑道,“明儿我跟厨下说一声,叫他们每餐做几个不辣的。蜀中地气潮湿,以前没辣子时吃的是茱萸,那个又麻又辣,自从咱们这里种起辣子来,便多是吃辣子了。祖母尤其嗜辣,我因习医,傍晚多是吃的素。”
夏文问,“余者没别的事吧?”
赵长卿笑眯眯地,“没事,就是听老太太说了些咱们家族以前旧事,莲妹妹总是夸我首饰好看,倒夸得我不好意思。”
夏文紧张的问,“你没给她吧?”
赵长卿笑,“看你说的,表妹这样和气,我给了她一对玉牌玩儿。”
夏文连连叹气,“怪我没提前跟你说。你是头一遭见阿莲,不知她的脾气。那丫头素来就是不开眼,阿玉小她三岁,自小就要让着她,什么好东西就要先让她挑。时常干丢脸的事,你不要理她。”
赵长卿嗔道,“看你这小气的表哥,我看表妹并不是那样人,她年纪小,我又是刚来的,觉着新鲜罢了。”
夏 文接着就给赵长卿举例,说了不少赵莲小时候的讨厌事,夏文道,“也不知跟谁学的,天生财迷。刚懂事就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