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4/4)
反欺诈百姓,城里人心戚惶,将士们的血都白流了。现在卫所也天天带着手下的兵在街上巡 逻,我跟着去过几回。以往边城何等繁华,如今百业都凋敝了。”
王老夫子跟着一叹,忧国忧民,“只盼咱们东穆能尽快击退西蛮,百姓也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啊。”
大家说起西平关,自然而言的说到赵长卿立的战功,其实战功什么的倒不稀奇,除了世袭之外,哪个武将身上没战功呢。大家主要是想见识见识,拉开轩辕弓的牛人长什么样。
赵长卿从不知道,原来她竟成了个名人。
赵长卿对这些谈话没有什么兴趣,在她看来,不论是义愤填膺,还是忧国忧民,都是表面上的话。这些话,对于西平关的战事没有任何帮助。
穆氏见赵长卿无甚兴致,便请她与夏玉去园中游玩。
穆氏笑,“男人们见了面都是这些国之大事,吵吵嚷嚷的,我听的都头疼。这青城山你是头一遭来,也赏一赏青城山的景致。”
赵长卿笑,“蜀中地气湿润,花木也多,我听说青城山上也有许多名胜之地。”
两人说了几句闲话,穆氏笑,“先生久不在朝中,对于国之大事依旧极为关心。我估量着,你们是要住上几日的。过来看看,你们的屋子我都安排好了。”
“来时相公已交待我多带衣裳行礼,就是打算向先生请教学问。家中两个弟弟对先生亦仰慕非常。”赵长卿笑,“我听闻先生开办女学,亦敬仰先生为人,敢开天下之先。”
穆氏笑,“当年大凤朝时,女学随处可见,并不稀奇。前朝视女子为私产,便生出许多可叹可笑之事,如今不过是还天性于自然。就是女孩子不能科举做官,多知道一些事总没坏事。”
赵长卿笑,“师娘这话很是。都说女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三从之内,有哪个父亲、丈夫、子孙希望自己的女儿、妻子、母亲是个无知愚昧之人呢。”别信那些“女子无才便是德”与什么“荆衣布钗为美德”的鬼话,人皆是逐美恶丑的,男人更是如此。
穆氏听赵长卿的话有见地,不禁与她说起女学的事来,两人说着话就到了给夏文赵长卿夫妻安排的院子,笑,“两天前我便叫丫环整理好了,小夏玉跟你们一起住。阿宁阿白我另行安排。”
院中的几株海棠花已锦簇簇的开出胭脂色的花来,赵长卿心下喜欢,笑,“麻烦师娘了。他们两个臭小子,不拘哪里都好。”
院中的丫环婆子过来见礼,赵长卿虽自有丫环服侍,只是在王家园子里,自然要有王家下人,方才事事便宜。赵长卿真没料到夏文在王老夫子面前这样有面子。
赵长卿还同穆氏去看了女学生上课的地方,去了之后赵长卿方知道,掌坛女学的人并不是王老夫子,而是穆氏。
穆氏笑,“学问上我远不及先生深厚,有时会请先生来授课。”
赵长卿有些不明白穆氏为何要借丈夫的名义,只是心中疑惑一过,并不问出口。穆氏仿似看出她的心思,与她解惑一笑,“宗室有许多便宜,也有许多不便。”赵长卿便隐隐有些明白了。
晚间同夏文说起此事,夏文道,“若非先生是豁达之人,也不会支持师娘办女学的。”
赵长卿笑,“这话是。只是以往怎么没听你说起拜老先生为师的事?”
夏 文沉默片刻,揽了赵长卿的肩道,“先生学究天人,却从不收徒。当时父亲出了事,起先并不知是蜀王世子手下的人所为。寻了好些门路、托了好些关系,方知是出 自蜀王世子的授意。我病急乱投医,想到师娘是蜀王府出身,便上门相求。师娘并不经常回蜀王府,且说我与先生无亲无故,以什么名义去说情呢。先生便道,就说 我是他的学生。其实并没有行拜师礼,刚刚我提及拜师礼的事,先生也拒绝了。”
赵长卿不明白,“先生的性子倒有些奇怪,你又不是带不出的人。”
“哎,我也想不通这里头的缘故。”
“想不通便暂且不要想,你以师父之礼尊敬先生,先生亦指点你功课学问,只要你心里敬重先生,就是师生了,原也不必太过计较名分。”赵长卿宽慰夏文一句,笑问,“我听说先生是状元出身,这样的大才,怎么没做官呢?”
夏文叹道,“先生脾气耿介,与官场不大相和,只做了三年翰林便回乡了,一心一意研习学问。”
赵 长卿想着,王老先生实在是怪脾气,一世无子无女,亦不收徒,只一心钻研经史之学,文名享誉文坛。赵长卿道,“世上有几多官员能青史留名呢,反是那些诗人、 才子、大学问家为后人敬仰。先生虽不为官,诗、书、画皆是当世屈指可数,经史之道,更无人出其右,将来少不得名留青史。”
王老夫子跟着一叹,忧国忧民,“只盼咱们东穆能尽快击退西蛮,百姓也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啊。”
大家说起西平关,自然而言的说到赵长卿立的战功,其实战功什么的倒不稀奇,除了世袭之外,哪个武将身上没战功呢。大家主要是想见识见识,拉开轩辕弓的牛人长什么样。
赵长卿从不知道,原来她竟成了个名人。
赵长卿对这些谈话没有什么兴趣,在她看来,不论是义愤填膺,还是忧国忧民,都是表面上的话。这些话,对于西平关的战事没有任何帮助。
穆氏见赵长卿无甚兴致,便请她与夏玉去园中游玩。
穆氏笑,“男人们见了面都是这些国之大事,吵吵嚷嚷的,我听的都头疼。这青城山你是头一遭来,也赏一赏青城山的景致。”
赵长卿笑,“蜀中地气湿润,花木也多,我听说青城山上也有许多名胜之地。”
两人说了几句闲话,穆氏笑,“先生久不在朝中,对于国之大事依旧极为关心。我估量着,你们是要住上几日的。过来看看,你们的屋子我都安排好了。”
“来时相公已交待我多带衣裳行礼,就是打算向先生请教学问。家中两个弟弟对先生亦仰慕非常。”赵长卿笑,“我听闻先生开办女学,亦敬仰先生为人,敢开天下之先。”
穆氏笑,“当年大凤朝时,女学随处可见,并不稀奇。前朝视女子为私产,便生出许多可叹可笑之事,如今不过是还天性于自然。就是女孩子不能科举做官,多知道一些事总没坏事。”
赵长卿笑,“师娘这话很是。都说女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三从之内,有哪个父亲、丈夫、子孙希望自己的女儿、妻子、母亲是个无知愚昧之人呢。”别信那些“女子无才便是德”与什么“荆衣布钗为美德”的鬼话,人皆是逐美恶丑的,男人更是如此。
穆氏听赵长卿的话有见地,不禁与她说起女学的事来,两人说着话就到了给夏文赵长卿夫妻安排的院子,笑,“两天前我便叫丫环整理好了,小夏玉跟你们一起住。阿宁阿白我另行安排。”
院中的几株海棠花已锦簇簇的开出胭脂色的花来,赵长卿心下喜欢,笑,“麻烦师娘了。他们两个臭小子,不拘哪里都好。”
院中的丫环婆子过来见礼,赵长卿虽自有丫环服侍,只是在王家园子里,自然要有王家下人,方才事事便宜。赵长卿真没料到夏文在王老夫子面前这样有面子。
赵长卿还同穆氏去看了女学生上课的地方,去了之后赵长卿方知道,掌坛女学的人并不是王老夫子,而是穆氏。
穆氏笑,“学问上我远不及先生深厚,有时会请先生来授课。”
赵长卿有些不明白穆氏为何要借丈夫的名义,只是心中疑惑一过,并不问出口。穆氏仿似看出她的心思,与她解惑一笑,“宗室有许多便宜,也有许多不便。”赵长卿便隐隐有些明白了。
晚间同夏文说起此事,夏文道,“若非先生是豁达之人,也不会支持师娘办女学的。”
赵长卿笑,“这话是。只是以往怎么没听你说起拜老先生为师的事?”
夏 文沉默片刻,揽了赵长卿的肩道,“先生学究天人,却从不收徒。当时父亲出了事,起先并不知是蜀王世子手下的人所为。寻了好些门路、托了好些关系,方知是出 自蜀王世子的授意。我病急乱投医,想到师娘是蜀王府出身,便上门相求。师娘并不经常回蜀王府,且说我与先生无亲无故,以什么名义去说情呢。先生便道,就说 我是他的学生。其实并没有行拜师礼,刚刚我提及拜师礼的事,先生也拒绝了。”
赵长卿不明白,“先生的性子倒有些奇怪,你又不是带不出的人。”
“哎,我也想不通这里头的缘故。”
“想不通便暂且不要想,你以师父之礼尊敬先生,先生亦指点你功课学问,只要你心里敬重先生,就是师生了,原也不必太过计较名分。”赵长卿宽慰夏文一句,笑问,“我听说先生是状元出身,这样的大才,怎么没做官呢?”
夏文叹道,“先生脾气耿介,与官场不大相和,只做了三年翰林便回乡了,一心一意研习学问。”
赵 长卿想着,王老先生实在是怪脾气,一世无子无女,亦不收徒,只一心钻研经史之学,文名享誉文坛。赵长卿道,“世上有几多官员能青史留名呢,反是那些诗人、 才子、大学问家为后人敬仰。先生虽不为官,诗、书、画皆是当世屈指可数,经史之道,更无人出其右,将来少不得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