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要在南阳设书院(1/3)
蔡瑁,李易觉得这是一个不太好评价的人。
李易印象中蔡瑁的人生中主要就干了两件大事,第一是带着刘表的家当投了曹操,第二就是用自己的脑袋帮美周郎和他的小朋友来了一出反间计。
乍一看,蔡瑁好像就是一个没什么大出息,也没什么好运气,整体来说是属于比较悲催的那种家伙。
可是,稍稍用心揣摩一下这个人,便叫李易不敢有丝毫掉以轻心。
先说蔡瑁的势,如今蔡瑁身后的蔡家,在荆州可是首屈一指的大世家,再加上他手握兵权,蔡瑁在荆州的影响力,恐怕仅次于刘表。
然后就是蔡瑁的才,刘表之前能迅速平定荆州内部宗贼之乱,蔡瑁出力甚多,可见蔡瑁纵然不是英明神武,也绝对远在中人之上。
后来赤壁之战时,周瑜也是因为看了蔡瑁的水营感到忌惮,这才有了反间计。
江东周公瑾何许人也,能让周瑜忌惮的人,又会差到哪里去?
如果曹操没有一时糊涂,有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兵,赤壁一战的胜负还真的不好说。
至于蔡瑁的人品,带着荆州投曹操,这事干的确实比较没出息。
可是看看刘表最后那几年的表现,完全就是一塌糊涂啊,今天要把荆州送给刘备,明天又要废长立幼,曹操与袁绍打仗,居然连背后捅刀子的勇气都没有,有刘表这种墨迹的主公做榜样,他的下属又能有多少英雄气概?
因此,蔡瑁或许人品有点问题,但在李易看来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甚至,如果主公够强势,不让蔡瑁过分给家族弄权的话,这还是一个很好的镇守一方的人选。
一边在心中思考着应对,李易快步走到廊下,就见迎面走来一个不到三十岁的男子,身板虽然健硕,却又透着几分文士气质,想来便是那蔡瑁了。
“这位便是李襄侯了?”
蔡瑁先拱手开口说话了,在看到李易的时候,蔡瑁心中感觉稍稍有些诧异,根据之前传来的消息,知道李易很年轻,可真正见了面后蔡瑁才知道对方比他想的还要年轻的多。
而且李易身上的气质让他感觉有些不同寻常,倒不是不好,只是单纯的与他之前所见的任何人都不同。
再看看李易脑袋上的那一串头衔,左将军,襄乡县侯,南阳太守……
莫名的,蔡瑁不禁记起了昨晚在妹妹面前将刘表吹的天上有地下无的,现在想想,若是放在同样的年岁,刘表对比李易貌似也不算什么啊。
心中杂念虽多,却也只是一闪而逝,蔡瑁快步走到了李易面前,眼中带笑的打量着李易,看上去颇为亲切,任谁也想不到,便是这人昨日还说要在瓮城设下刀斧手伏杀李易。
李易也看着蔡瑁,顿了顿才还礼道:“不才正是李易,面前便是军师吧,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我观军师有昔日班都护之风啊!”
蔡瑁闻言好不快活,毕竟是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同时心思也是急转,李易称呼他为军师,这是在表示顺从,愿意以刘表为主么?
于是,蔡瑁心中稍宽了一些,他来之前可是下过一番功夫的,主要是担心李易年轻,锋芒太盛,不好相处,现在看来这也是个知趣的人。
蔡瑁连忙摆手道:“这般称赞万万使不得啊,特别是在襄侯面前,更是叫蔡某羞愧啊。”
“这是为何?”
李易看着蔡瑁眨了眨眼睛,似乎颇为疑惑。
蔡瑁笑道:“襄侯诛杀董卓,为国除贼,乃当世英雄,蔡某不过乡野之人,无寸功于国家,如何敢与班都护相提并论?”
李易一脸向往的向长安方向拱了拱手,道:“为国除贼,全仰仗陛下天威,李某不过是有些许匹夫之勇罢了,唉,愧对陛下厚爱啊,反倒是军师……”
李易转向蔡瑁,道:“军师助州牧安定荆州,让百姓免于灾祸,这可是惠及万民的大功劳啊!”
两人互相吹捧了几句,然后对视一眼,又同时大笑一声,然后很有默契的携手走到屋内,侍女奉上酒水,然后退下。
两人都很清楚,刚才的话虽然是吹捧,却也是一个对对方态度的试探。
不过,李易暂时看不出蔡瑁对他抱着怎样的态度,但是李易相信,蔡瑁应该从他的话中感觉到了善意。
李易携万民书入襄阳,可以说已经把巴掌扇在刘表脸上了,所以李易考虑再三后,决定自己可以着急见刘表,但具体办事却必须缓一缓,不能催促太急,不然将刘表惹恼了直接掀桌子,这结果可不是他想要的。
“襄侯自帝都而来,不知这荆州风土,可还入得了襄侯的眼?”
蔡瑁饮了一口酒,轻笑着问道,似乎也不急着直接进入主题。
李易举杯向蔡瑁示意,饮罢,却是沉吟不语,蔡瑁见状,好奇道:“难道是有什么难处,襄侯说不得么?”
嘴上这么说,蔡瑁心中却是断定李易要拿南阳来说事了,不过这样正好,毕竟李易是“求”上门来的,总没有让他先提起南阳的道理。
不想,在蔡瑁的追问之下,李易却是叹了口气,道:“董卓入洛阳之前,京畿繁华十倍于荆襄,可如今,虽然南阳有些许不太平,但荆襄却也十倍于京畿。”
李易印象中蔡瑁的人生中主要就干了两件大事,第一是带着刘表的家当投了曹操,第二就是用自己的脑袋帮美周郎和他的小朋友来了一出反间计。
乍一看,蔡瑁好像就是一个没什么大出息,也没什么好运气,整体来说是属于比较悲催的那种家伙。
可是,稍稍用心揣摩一下这个人,便叫李易不敢有丝毫掉以轻心。
先说蔡瑁的势,如今蔡瑁身后的蔡家,在荆州可是首屈一指的大世家,再加上他手握兵权,蔡瑁在荆州的影响力,恐怕仅次于刘表。
然后就是蔡瑁的才,刘表之前能迅速平定荆州内部宗贼之乱,蔡瑁出力甚多,可见蔡瑁纵然不是英明神武,也绝对远在中人之上。
后来赤壁之战时,周瑜也是因为看了蔡瑁的水营感到忌惮,这才有了反间计。
江东周公瑾何许人也,能让周瑜忌惮的人,又会差到哪里去?
如果曹操没有一时糊涂,有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兵,赤壁一战的胜负还真的不好说。
至于蔡瑁的人品,带着荆州投曹操,这事干的确实比较没出息。
可是看看刘表最后那几年的表现,完全就是一塌糊涂啊,今天要把荆州送给刘备,明天又要废长立幼,曹操与袁绍打仗,居然连背后捅刀子的勇气都没有,有刘表这种墨迹的主公做榜样,他的下属又能有多少英雄气概?
因此,蔡瑁或许人品有点问题,但在李易看来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甚至,如果主公够强势,不让蔡瑁过分给家族弄权的话,这还是一个很好的镇守一方的人选。
一边在心中思考着应对,李易快步走到廊下,就见迎面走来一个不到三十岁的男子,身板虽然健硕,却又透着几分文士气质,想来便是那蔡瑁了。
“这位便是李襄侯了?”
蔡瑁先拱手开口说话了,在看到李易的时候,蔡瑁心中感觉稍稍有些诧异,根据之前传来的消息,知道李易很年轻,可真正见了面后蔡瑁才知道对方比他想的还要年轻的多。
而且李易身上的气质让他感觉有些不同寻常,倒不是不好,只是单纯的与他之前所见的任何人都不同。
再看看李易脑袋上的那一串头衔,左将军,襄乡县侯,南阳太守……
莫名的,蔡瑁不禁记起了昨晚在妹妹面前将刘表吹的天上有地下无的,现在想想,若是放在同样的年岁,刘表对比李易貌似也不算什么啊。
心中杂念虽多,却也只是一闪而逝,蔡瑁快步走到了李易面前,眼中带笑的打量着李易,看上去颇为亲切,任谁也想不到,便是这人昨日还说要在瓮城设下刀斧手伏杀李易。
李易也看着蔡瑁,顿了顿才还礼道:“不才正是李易,面前便是军师吧,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我观军师有昔日班都护之风啊!”
蔡瑁闻言好不快活,毕竟是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同时心思也是急转,李易称呼他为军师,这是在表示顺从,愿意以刘表为主么?
于是,蔡瑁心中稍宽了一些,他来之前可是下过一番功夫的,主要是担心李易年轻,锋芒太盛,不好相处,现在看来这也是个知趣的人。
蔡瑁连忙摆手道:“这般称赞万万使不得啊,特别是在襄侯面前,更是叫蔡某羞愧啊。”
“这是为何?”
李易看着蔡瑁眨了眨眼睛,似乎颇为疑惑。
蔡瑁笑道:“襄侯诛杀董卓,为国除贼,乃当世英雄,蔡某不过乡野之人,无寸功于国家,如何敢与班都护相提并论?”
李易一脸向往的向长安方向拱了拱手,道:“为国除贼,全仰仗陛下天威,李某不过是有些许匹夫之勇罢了,唉,愧对陛下厚爱啊,反倒是军师……”
李易转向蔡瑁,道:“军师助州牧安定荆州,让百姓免于灾祸,这可是惠及万民的大功劳啊!”
两人互相吹捧了几句,然后对视一眼,又同时大笑一声,然后很有默契的携手走到屋内,侍女奉上酒水,然后退下。
两人都很清楚,刚才的话虽然是吹捧,却也是一个对对方态度的试探。
不过,李易暂时看不出蔡瑁对他抱着怎样的态度,但是李易相信,蔡瑁应该从他的话中感觉到了善意。
李易携万民书入襄阳,可以说已经把巴掌扇在刘表脸上了,所以李易考虑再三后,决定自己可以着急见刘表,但具体办事却必须缓一缓,不能催促太急,不然将刘表惹恼了直接掀桌子,这结果可不是他想要的。
“襄侯自帝都而来,不知这荆州风土,可还入得了襄侯的眼?”
蔡瑁饮了一口酒,轻笑着问道,似乎也不急着直接进入主题。
李易举杯向蔡瑁示意,饮罢,却是沉吟不语,蔡瑁见状,好奇道:“难道是有什么难处,襄侯说不得么?”
嘴上这么说,蔡瑁心中却是断定李易要拿南阳来说事了,不过这样正好,毕竟李易是“求”上门来的,总没有让他先提起南阳的道理。
不想,在蔡瑁的追问之下,李易却是叹了口气,道:“董卓入洛阳之前,京畿繁华十倍于荆襄,可如今,虽然南阳有些许不太平,但荆襄却也十倍于京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