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我以外,全员重生 第3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失败,只能平叛弑父,为齐王府谋求一线生机?”
    其实殷筝一直都是这么觉得的,直到昨天看了卷宗:“但从十九年前的卷宗看来,她并非没得选择。”
    照卷宗描述,只要安武郡主不回来平叛,齐王定能夺得大位。
    闻泽蹙眉:“卷宗有问题?”
    殷筝摇头:“不知道。”
    所以她在努力追溯卷宗上所记载的每一个细节,想要以此找到突破口。
    闻泽:“你要的档案我都叫人去拿了,不过那些东西比较机密,不能拿来鳞光岛,你只能去我那看。”
    殷筝理解,就算来回麻烦也认了。
    谁知闻泽和她说:“不如你搬去东宫住吧?”
    闻泽的突然提议让殷筝哽住。
    搬去东宫?以什么身份?别说她和闻泽还没婚约在身,就算有婚约,哪能还未成婚就住进东宫的道理?
    然而闻泽离经叛道惯了,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只是看殷筝不愿,就退了一步:“那去扶摇阁?那里离东宫最近。”
    殷筝拒绝:“不必了。”
    闻泽状似不经意道:“行吧,正好那里被我用作存放重生之人档案文书的地方,你就这么搬过去确实不方便。”
    “等等。”殷筝反悔了:“我去。”
    作者有话要说:闻泽:计划通√
    江易:都是在宫里,住哪有什么区别吗?
    闻泽:……小孩子家家没事别瞎问。
    第37章
    闻泽离开鳞光岛,才上岸, 便看见了皇帝身边伺候的徐公公。
    徐公公不似戏文里唱得那些总管太监似的白白胖胖, 反而长得十分高瘦, 每每跟在皇帝身边,或者遇到闻泽都会矮下腰,像一支被人压弯竹竿。
    徐公公见着闻泽, 立刻便迎了上来,张口就是一句:“太子爷,奴婢可算找着您了。”
    闻泽知道自己在殷筝那待了一个下午, 定然会有人找自己,却没想过最先找来的会是徐公公, 还以为是父皇那边出了什么要紧的事情。谁知徐公公笑着, 说:“陛下让奴婢来问问,从临西逃离的那些叛军,如今抓得怎么样了?”
    哦, 是为叛军而来。
    闻泽正要回答他,就听徐公公接着说道:“这不, 殷姑娘在宫里待了好些天, 陛下怕闷着她,就想着若是叛军已除,便让太子爷您带她出宫走走。”
    闻泽:……错了,是为殷筝而来。
    闻泽第无数次怀疑殷筝才是他亲妹妹,不然真的很难解释为什么他的父皇母后都对殷筝如此上心。
    母后也就罢了,毕竟她和殷筝上辈子是婆媳, 且两人都是女的,接触得多,惦记着上辈子殷筝对她的好也不奇怪。
    那父皇呢?
    即便是公公和儿媳,即便还有殷筝娘亲的关系在里头,也没道理这么照顾吧。
    这般爱护,简直让闻泽想起小时候,那会儿他还不像现在这般可以为所欲为,甚至连自己居住的宫殿大门都出不了,母后成天以泪洗面,父皇便是如此的在意他,直到后来他没事了,不仅变得健康,还能到处惹是生非,父皇才渐渐对他放手,不再像看护眼珠子似的看护他。
    闻泽心下怪异,但还是让徐公公带了话,告诉自己父皇,叛军清剿得差不多了,他过几日就带殷筝出宫走走散散心。
    徐公公记了话,向闻泽告退。
    闻泽看着徐公公离开的背影,心下思量——
    徐公公比自己父皇年长十几岁,是自父皇出生便跟在父皇身边的老人,经历过的事何其之多,关于殷筝,他恐怕什么都知道。
    若能从他口中问出些什么来……
    徐公公也没觉着有风吹过,平白就打了个冷颤,然后凭借
    着在宫里生存几十年养成的直觉,默默地加快了脚步。
    闻泽看着徐公公的身影渐行渐远,轻飘飘地收回视线。
    可惜了,不能动。
    动了父皇怕是会生气,真的生气那种。
    ……
    第二日,十九带着殷筝从鳞光岛出发,前往扶摇阁。
    扶摇阁是一座三层的阙楼,因坐落在很高的墩台上,所以需要走过一条倾斜向上的长廊才能抵达。
    阙楼一二层皆为存放文书案牍的地方,给殷筝准备的住所在第三层,闻泽昨晚便叫人过来好好布置了一番,多少能看出是个女孩子居住的地方。
    扶摇阁原先有重兵把守,殷筝入住后就看管得更严了,过去还有官员能借着调取或归档文书进去一次,如今便是进都不让进,要拿什么或者放什么,只能在纸上写好了递进去,让看守的侍卫代劳。
    殷筝在扶摇阁里走了一圈,三层还好,四面的窗户都能打开,视野很高能看得很远,江易也对新屋顶表达了喜爱。
    但是一二两层摆满了放置文书的架子,不仅进去就能闻到一股闷闷的纸墨味,还因架子太多太高遮挡光线,导致屋里非常昏暗。
    偏偏这里都是易燃的纸张,所以不能点蜡烛,只能拿着发光的夜明珠来提亮光线,殷筝走了一圈回到光线明亮的三层,脑袋都晕了。
    还好扶摇阁有外置的楼梯,殷筝从三层下去可以不用经过一二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