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当病弱贵公子 第34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公输家族?!好!放心了!”
    卫霁:……
    您这放心的有点快啊。
    “公输先生现在就在隔壁,君上过来后应该可以直接见到。”卫霁指了指隔壁院子,他知道这时候家族的名声很重要,却没想到这人能因为公输矩的出身就放心到这个地步。
    事实证明,没点真本事,公输墨斗也不敢让儿子出门在外打出公输家族的名声。
    老祖宗闯出来点名声不容易,要是让小辈说霍霍就霍霍了,百年之后到地底下没法和老祖宗交代。
    一墙之隔,孙伯灵坐在轮椅上喝着水,时不时和端坐在旁边的老师说上两句,二人对面,公输矩拿出来他自制的关中地形图,看着过来拜访的秦公口若悬河。
    关中如今多是旱地,旱地想要有好收成只能依赖老天眷顾,风调雨顺收成就好,哪年雨下晚了或者多下了,这一年的收成就废的差不多了。
    关中东部那片平原是渭水冲出来的,大片都是盐碱地,就算风调雨顺收成也好不哪儿去,如此一来,修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娃娃脸青年拢了拢衣服,看着那张在羊皮纸上绘制出来的地形图若有所思,“老师,你有没有觉得,栎阳的地势和位置……不是做都城的最佳选择?”
    王诩老爷子捏着胡子,看着半边身子斜过来压低了声音说话的徒弟,在他脑门上敲了一下然后慢吞吞说道,“凑合着住。”
    秦国自得到封地至今,都城迁了七八次,从西犬丘到秦邑,从平阳到雍城,从泾阳到栎阳,一路向东从未停过,想来栎阳也不会是他们最后一个都城。
    不管他们东迁是因为西边戎狄的威胁还是为了自身发展,总归都城的地形越来越开阔,土地也越来越肥沃,迁了那么多次都城,秦人的足迹从最初的西犬丘到如今遍布整个关中,也不怪三晋卯足了劲儿要打他。
    只看地势,如今的确有比栎阳更好的地方可以选择,但是秦国穷,就算知道那地方比栎阳更合适做都城也没精力去营建。
    现在想那么多干什么,凑活着住不就得了?
    孙伯灵听出他们家老师话里的意思,摸了摸鼻子继续听公输矩滔滔不绝说着修渠的方案,平时跟哑巴一样的人,说起正经事儿来简直和之前判若两人。
    听他的意思,大修水利除了能灌溉土地发展漕运之外,还能用填注的水源改良盐碱地,如果渠成,不光关中腹地,连贫瘠的渭北平原也能变成沃野。
    啧,之前还真没看出来这人有这么大本事,话说回来,秦公的脸色怎么不怎么好?
    他这个被喧宾夺主的人都没说什么,应该不会起冲突。
    娃娃脸青年有些疑惑的换只手撑脸,看看一口气将整个关中的地势评论过来一遍的水利大事,再看看脸上笑容越来越僵硬的秦国君主,捏着下巴觉得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
    秦公无奈的把手放在桌子上,看着雄心壮志想要将关中所有土地都变成膏壤沃野的年轻人,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捏着拳头说道,“先生,同时引泾水渭水洛水需要耗费的民力实在太多,不若先在渭北修些小渠?”
    膏壤沃野谁不想要,他恨不得立刻将这人说的事情提上日程,可秦国穷,他们修不起啊!
    王诩老爷子温和的看着几个人,拍了拍衣袖上不存在的灰尘然后乐呵呵说道,“凑合着修,凑合着修。”
    孙伯灵:……
    平时也没见您多会凑活,怎么现在除了这俩字就没话了?
    唉,老师心海底针,当学生的哪儿能明白呢?
    第40章
    公输矩在入秦之前已经将关中地形研究透彻, 接下来只等他亲自将舆图上的地方走一遍,然后就能定下来究竟该引水如何凿渠。
    入秦之前他就琢磨着见了秦公之后该怎么说,今天没有紧张到说不出话来, 秦公听的时候反应也不错,怎么就舍了他费那么大劲弄出来的方案转修小渠呢?
    秦公心里苦, 但是他又不好说的太明白, 就算大家伙都知道秦国穷, 他这个国君也得坚持不能说, 要是连国君都嫌弃这个国家, 怕是已经来到秦国的人也得给吓跑。
    当国君难, 当秦国的国君更难, 先生可明白寡人的苦心?
    老爷子慢悠悠起身,拍了拍徒弟的肩膀然后过去把半晌没接话的年轻人带去一边,“大渠是修, 小渠也是修, 反正都是修, 不要在意那么多。”
    公输矩:这能一样吗?
    孙伯灵看着满腔热血而来、见第一面就被秦公泼冷水的家伙欲哭无泪的被自家老师带去一边,笑了两声然后推着轮椅过来,“公输先生平日里不怎么关注世事,君上见笑。”
    秦公低低叹了一口气,打起精神来看着笑吟吟过来的娃娃脸青年沉声道,“秦国如此艰难, 先生却仍愿前来,如此大恩, 渠梁无以为报。”
    “君上此言差矣,不过各取所需罢了,谈何有恩?”孙伯灵回的很是干脆, 他的目的本就不需要遮遮掩掩,在双方达成共识能对秦国更加有力的情况下,秦公不会介意他这点小心思。
    反正打魏国就是打庞涓,打庞涓就是打魏国,只要庞涓在魏国一天,他们之间就不会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