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于孝天说,他并不打算逼着自己给他做什么事情,只需要他潜心继续研究他所喜爱的西学,能继续著书立说,孙元化几乎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在大明他很清楚,真正重视西学的人极少极少,他的恩师徐光启算是一个另类,但是西学在大明,却根本不受重视,虽然有些读书人或者官员,也时常把西学挂在嘴上,但是实际上这些人却多是一些沽名钓誉之辈,对于真正的西学,也仅仅是知道一鳞半爪,便拿出来滔滔不绝,甚至于著书立说,不过只是为了一个名罢了,让人说起来他们好像多有本事一般。
    但是像于孝天这样重视他身上所负之学的人,此世间却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他起初有点不太相信于孝天的话,觉得于孝天费这么大的工夫,把他弄到这里,却只是让他潜心研究西学,却并不利用他的身份,来做一些其它事情。
    但是仔细看看于孝天的表情,他却感觉于孝天似乎并不是在说谎,于是心中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他这个人虽然有些怕死,可是在一些事情上,还是很坚守底线的,他绝不会答应于孝天,未来在于孝天揭竿造反的时候,为于孝天充当马前卒,为于孝天摇旗呐喊,来攻伐大明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宁可得罪于孝天,承担于孝天因此而起的震怒,哪怕是杀了他,他也在所不惜。
    但是现在于孝天没有对他提出这样的要求,这也就让他放心了下来。
    仔细想想,现如今他的处境,返回陆上对他来说,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什么仕途之类的东西,早已成了过眼云烟,现如今他也唯有听于孝天的安排,留在这淡水城之中,利用残生多做一些学术方面的事情,这倒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出路,于是他在考虑了一阵之后,最终点头答应了下来。
    接着他们又谈及了于孝天的未来打算,孙元化也算是不客气,直接便指出于孝天的不臣之心,质问于孝天到底心中所想什么,是不是想要有朝一日,借着他以台员岛这块后方基地,去和大明争夺天下。
    于孝天也不遮遮掩掩,反问孙元化对于天下二字的理解,孙元化毫不犹豫的便说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等这样的话语。
    (让月票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第一百六十二章 笑话
    于孝天听罢之后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对孙元化说道:“这话于某已经听了不止万遍了!几乎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但是我没有想到,先生居然也会说出这等话来!先生和其他人不同,先生饱学西学,对于这个世界应该比其他人更了解,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话,先生最不该说出来。
    因为先生知道,在这大明之外,还有泰西,还有很多不为世人所知之地,难道这些地方,也都称之为王土不成?大明绝大多数人甚至连这些地方闻所未闻,又何谈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再有,先生也知道世上还有这句话,天下有德者居之!大明朱家太祖皇帝,最初不过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和尚罢了!但是却最终得了这大明天下!难道这天下,注定要让朱家当个千年万年不成?
    现如今天下在朱家手中,已经是被经营成了如何景象,恐怕先生也很清楚,身为皇帝,不管时下的朝中那位圣上如何努力,可是只要他无法重振大明,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将这大明延续下去!
    更何况大明现在官府上下,已经都变成了什么,恐怕先生也非常清楚,官吏们贪墨成风,不思报国,却只一门心思捞钱!结果导致天下黎民百姓民不聊生,这样的官府朝廷,还有必要存在下去吗?
    所以于某以为,这时候确有必要有人来取而代之,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还天下黎民百姓一个丰衣足食!
    于某不才,自以为还有一点本事,所以如果当今圣上无法力挽狂澜于既倒,那么于某绝不介意,来替他做这件事!
    关外建奴对关内现如今虎视眈眈,流民军席卷了整个中原,大明对此毫无办法,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断的加饷,加赋,却养了一些什么军队?
    关宁军每年消耗粮饷数十万两之多,可是都做了些什么?整个辽东现在已经可以说尽数被建奴所占,明军屡战屡败,裹足不前,倒是安分的很!从无人想过要光复旧土,却各个想尽办法捞钱发财。
    现如今朝廷年年加辽饷、剿饷、练饷,但是先生难道看不出来,这乃是在饮鸩止渴,自取死路吗?天下百姓早已被勒逼的无以为生,可是乡绅勋戚却大批兼并土地,却不用交赋,导致天下富者更富,穷着更穷,老百姓有饭吃就不会造反。
    可是现在呢?老百姓劳作一年到头来,却连温饱都顾不上,还被官府苦苦相逼,承担本不该他们承担的赋税,以至于让他们只能揭竿而起。
    先生难道以为,靠着这些办法,大明就能重振当年雄风了吗?
    不瞒先生,于某可以打赌,大明到此已经是穷途末路,早已无力回天,覆亡只是顷刻之间,那么于某自认为还有那么一些本事,为何就不能在这个时候也参与其中,逐鹿中原呢?
    另外先生认为,于某难道只是想要有朝一日登临天下,坐北朝南,当个什么皇帝不成?那么先生就太小看于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