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节(1/5)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强烈的意识到了大明的最大危机,现如今在他心目之中,于孝天这个隐患,已经几乎等同了建奴和中原流民军,成为了第三股可以随时摧毁大明的势力。
于是崇祯在十年期间,开始认真考虑起了该如何处置于孝天这个事情,经过朝廷众臣反复商议之后,崇祯和众臣都认为于孝天这个隐患必须要进行剪除。
但是如何剪除却成了一个大问题,于孝天现在拥兵自重,手头武力强悍,而且控制着大明沿海最强的水师船队,潜在实力之强,无人可以弄清楚。
单单是简单的罢免他的官职,将其削职已经没有大用,弄不好这边要削他的职的消息刚刚一出,那边于孝天可能就会起兵造反。
至于将其逮问这件事,众人连想都不敢想,因为福建方面送入京师的情报已经说明,于孝天已经把整个围头湾,甚至是泉州府一带,都经营成了铁桶一块,对于官府方面,可以说是针插不入,想要逮问于孝天,根本就不可能。
有人提议武力解决,调两广浙江江西以及云贵等省的官军入福建,剿灭于孝天,但是这个提议一经提出,立即便遭到了众人的否定。
开什么玩笑?要是能武力解决的话,皇上岂不早就想办法武力解决了吗?
现如今于孝天基本上控制了整个福建的官军,就算是没被他控制的,也都是一些弱旅,于孝天挥挥手就可以将他们灭了。
两广那边倒是有一些官军,兵力大概有几万人,可是两广的官军如果调入福建征讨于孝天的话,两广那边就兵力空虚了,本身两广这段时间就不太平,到处在冒烟,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抽不出兵力去对付于家军。
云贵那边刚刚平定了奢安之乱,尚未恢复过来,兵力更是缺乏,浙江就不用说了,前几年浙兵被大批调往北方,消耗的已经差不多了,浙江境内本身兵力就不足,怎么可能调入福建征讨于孝天呢?
更何况了,现如今朝廷财政严重短缺,山西大旱,朝廷只拿出了三千五百两银子,这要是调集十数万官军入闽征讨于孝天的话,起码要花费百万两银子以上,甚至可能要几百万两银子,朝廷哪儿去筹措这些兵饷和兵粮?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崇祯只觉得头大如斗,最终还是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请崇祯故技重施,调于孝天率军北上,入河南进剿流民军,命其受王家祯或者是洪承畴的节制,让于孝天的兵力在和流民军的交战之中消耗掉。
这样的话既可以解决于孝天的威胁,又可以让于孝天和流民军狗咬狗,不管谁干掉了谁,对朝廷来说都是好事。
这个办法一提出来,崇祯闻之大喜,当即拍板定案,决定再招于孝天北上入豫平叛,反正中原现在早已乱成了一锅粥,地方破败的已经不能再破败了,让于孝天领兵去哪儿和流民军对决,局面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了。
而且于家军善战,如果于孝天这次还领旨出征的话,那么就可以趁机把他留在中原,只要他不回福建,那么就不会有大事发生。
于是崇祯当即便下旨,令人到福建传旨给于孝天,令于孝天再次率领福建兵马一万五千人,北上河南征讨流民军,限他两个月之内,率军抵达河南,受王家祯节制。
八月间圣旨送抵福建,但是偏偏这个时候传出了于孝天病了的消息,在圣旨抵达福建之前,于孝天居然在大热的天感了风寒,病体甚重,无法视事,派人给福建巡抚送了个消息,便闭门不出。
圣旨送到了福建之后,于孝天以病体在身,无法视事为由,拒不接旨,就这么把圣旨给搁置了起来。
消息传回京师,崇祯气的差点吐血,任谁都明白,于孝天这肯定是提前得到了消息,来了个托病不出,根本就不上朝廷的当。
好吧,你让我率兵出战,我也不说不去,但是我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连床都下不了了,你总不能让人抬着我去打仗吧!所以对不起,我要先养病,什么时候病养好了,什么时候再说!
崇祯得知消息之后,气的要死,但是却拿于孝天也没有办法,有心想要动武,或者干脆罢免于孝天,可是这么做的话,照样可能会逼得于孝天狗急跳墙,直接宣布造反。
所以说崇祯现在对于孝天可以说是投鼠忌器,根本拿于孝天没有什么好办法,和诸臣商议之后,诸臣也拿不出一个什么好的章程,于是最终商议的结果,也只能是不了了之,现如今局势糜烂,关外建奴虎视眈眈,关内北方以及中原还有几十万流民军在四处闹事。
现在要是把于孝天逼反的话,那么大明马上就要玩儿完,所以眼下谁都不敢去逼迫于孝天,只能先尽量的安抚住于孝天,让他别在这个时候起兵造反,能让朝廷先撑过这段时间,把流民军剿灭了之后,腾出手再来想办法对付于孝天最好。
但是于孝天的事情也着实惹恼了崇祯,原本崇祯就对熊文灿当初袒护于孝天感到不满,现如今于孝天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尾大不掉的程度,他认为很大因素上,是熊文灿造成的,而且熊文灿在福建干了还不算,到了两广之后,还引狼入室,把于孝天又招致两广那边,现如今两广沿海也成了于孝天的囊中之物,这件事熊文灿怎么也脱不了干系。
于是崇祯在十年期间,开始认真考虑起了该如何处置于孝天这个事情,经过朝廷众臣反复商议之后,崇祯和众臣都认为于孝天这个隐患必须要进行剪除。
但是如何剪除却成了一个大问题,于孝天现在拥兵自重,手头武力强悍,而且控制着大明沿海最强的水师船队,潜在实力之强,无人可以弄清楚。
单单是简单的罢免他的官职,将其削职已经没有大用,弄不好这边要削他的职的消息刚刚一出,那边于孝天可能就会起兵造反。
至于将其逮问这件事,众人连想都不敢想,因为福建方面送入京师的情报已经说明,于孝天已经把整个围头湾,甚至是泉州府一带,都经营成了铁桶一块,对于官府方面,可以说是针插不入,想要逮问于孝天,根本就不可能。
有人提议武力解决,调两广浙江江西以及云贵等省的官军入福建,剿灭于孝天,但是这个提议一经提出,立即便遭到了众人的否定。
开什么玩笑?要是能武力解决的话,皇上岂不早就想办法武力解决了吗?
现如今于孝天基本上控制了整个福建的官军,就算是没被他控制的,也都是一些弱旅,于孝天挥挥手就可以将他们灭了。
两广那边倒是有一些官军,兵力大概有几万人,可是两广的官军如果调入福建征讨于孝天的话,两广那边就兵力空虚了,本身两广这段时间就不太平,到处在冒烟,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抽不出兵力去对付于家军。
云贵那边刚刚平定了奢安之乱,尚未恢复过来,兵力更是缺乏,浙江就不用说了,前几年浙兵被大批调往北方,消耗的已经差不多了,浙江境内本身兵力就不足,怎么可能调入福建征讨于孝天呢?
更何况了,现如今朝廷财政严重短缺,山西大旱,朝廷只拿出了三千五百两银子,这要是调集十数万官军入闽征讨于孝天的话,起码要花费百万两银子以上,甚至可能要几百万两银子,朝廷哪儿去筹措这些兵饷和兵粮?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崇祯只觉得头大如斗,最终还是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请崇祯故技重施,调于孝天率军北上,入河南进剿流民军,命其受王家祯或者是洪承畴的节制,让于孝天的兵力在和流民军的交战之中消耗掉。
这样的话既可以解决于孝天的威胁,又可以让于孝天和流民军狗咬狗,不管谁干掉了谁,对朝廷来说都是好事。
这个办法一提出来,崇祯闻之大喜,当即拍板定案,决定再招于孝天北上入豫平叛,反正中原现在早已乱成了一锅粥,地方破败的已经不能再破败了,让于孝天领兵去哪儿和流民军对决,局面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了。
而且于家军善战,如果于孝天这次还领旨出征的话,那么就可以趁机把他留在中原,只要他不回福建,那么就不会有大事发生。
于是崇祯当即便下旨,令人到福建传旨给于孝天,令于孝天再次率领福建兵马一万五千人,北上河南征讨流民军,限他两个月之内,率军抵达河南,受王家祯节制。
八月间圣旨送抵福建,但是偏偏这个时候传出了于孝天病了的消息,在圣旨抵达福建之前,于孝天居然在大热的天感了风寒,病体甚重,无法视事,派人给福建巡抚送了个消息,便闭门不出。
圣旨送到了福建之后,于孝天以病体在身,无法视事为由,拒不接旨,就这么把圣旨给搁置了起来。
消息传回京师,崇祯气的差点吐血,任谁都明白,于孝天这肯定是提前得到了消息,来了个托病不出,根本就不上朝廷的当。
好吧,你让我率兵出战,我也不说不去,但是我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连床都下不了了,你总不能让人抬着我去打仗吧!所以对不起,我要先养病,什么时候病养好了,什么时候再说!
崇祯得知消息之后,气的要死,但是却拿于孝天也没有办法,有心想要动武,或者干脆罢免于孝天,可是这么做的话,照样可能会逼得于孝天狗急跳墙,直接宣布造反。
所以说崇祯现在对于孝天可以说是投鼠忌器,根本拿于孝天没有什么好办法,和诸臣商议之后,诸臣也拿不出一个什么好的章程,于是最终商议的结果,也只能是不了了之,现如今局势糜烂,关外建奴虎视眈眈,关内北方以及中原还有几十万流民军在四处闹事。
现在要是把于孝天逼反的话,那么大明马上就要玩儿完,所以眼下谁都不敢去逼迫于孝天,只能先尽量的安抚住于孝天,让他别在这个时候起兵造反,能让朝廷先撑过这段时间,把流民军剿灭了之后,腾出手再来想办法对付于孝天最好。
但是于孝天的事情也着实惹恼了崇祯,原本崇祯就对熊文灿当初袒护于孝天感到不满,现如今于孝天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尾大不掉的程度,他认为很大因素上,是熊文灿造成的,而且熊文灿在福建干了还不算,到了两广之后,还引狼入室,把于孝天又招致两广那边,现如今两广沿海也成了于孝天的囊中之物,这件事熊文灿怎么也脱不了干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