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节(2/4)
津卫一带查探于家军的动向,可是传回的消息,却让崇祯和一众大臣更是糊涂了。
于家军在大沽口登陆之后,先是立即进兵天津卫,接着传来消息,说于孝天兵马将天津卫攻了下来,这时候朝野对于孝天顿时更是一片骂声,更加笃信于孝天这是要起兵造反了,要不然怎么他一到天津卫,就把天津卫给打了下来呢?
于是京师各种骂声不绝于耳,要求朝廷发兵将其剿灭的声音更是甚嚣尘上,一时间在京师闹得是沸沸扬扬。
但是接下来从天津卫一带送回的消息,却让所有人有点意外,按照常理来说,既然于孝天率兵长驱直入,走海路直入天津,那么他的目的应该很明显了,那就是直取京师,以最快的速度攻下京城,直接将大明朝廷端掉。
(继续求月票!)
第十二章 诡异
可是接下来于家军在攻占了天津卫之后,却突然间停止了行动,据夜不收和探马细作们反馈回来的消息,却发现于家军并未这么做,而是在攻下了天津卫之后,便停驻了下来,并且沿着运河两岸,开始构筑工事,拉出了一副要防御的架势。
而且据夜不收等探查,于家军设防的方向,居然并不是对着京师一带,也没有把防御方向放在运河北部,而是把主力放在了运河两岸,对准了运河的南面方向。
这时候德州以及河间府也都送入京师了急报,说建奴大军这个时候已经裹挟了数十万民众还有大批财货牲畜,正在沿着运河朝着天津卫方向缓缓挺进。
有心人于是赶紧趴地图上观察,特别是一些对于河间府以及京畿一带地形比较熟悉的官员,有条件弄到地图的人,或者是可以在脑海中构建起一副平面图的人,很快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于孝天的这种行为,相当相当的古怪,如果说他是来造反的话,于孝天大可不管建奴大军,直接率军以最快速度攻向京师,这时候京师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通州沿线的布防还没有完成,于孝天有很大的机会,能攻到京师城下。
而建奴现在已经是饱掠而归,肯定没兴趣管这事儿,他们的目的已经非常明显,就是入关大掠一番,现在他们捞的盆满钵满,正在护送着所获人口财货,撤出关外,肯定没精力也没兵力分兵来掺一脚。
而且于孝天起兵造反,对建奴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不管谁打死谁,对建奴来说都是很乐观其成的事情,所以他们更不会在这个时候掺一脚了。
于孝天总归是大明的人,他造反肯定要和大明打破头,成也罢败也罢,对于关内的大明都是极为严重的削弱,他们肯定很高兴看到这样的情况,这为他们以后入关,只能制造更好的条件。
故此建奴没理由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
同样于孝天如果是谋叛的话,也应该看得出这一点,他在天津卫登陆,如果是谋叛的话,应该不管不顾,趁着建奴在关内大掠尚未出关之际,还牵制了不少明军的兵力,这对他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且他只要是来谋叛的,就应该想得明白这一点,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到了天津卫之后,打下天津卫,却裹足不前,就地在天津卫转为防御状态,堵住了建奴北还的去路。
他现在这么做,完全不合乎情理,等于是他完全放弃了突然袭击的优势,要在天津卫一带先堵住建奴大干一场。
这么做就完全不合乎情理了,于孝天虽说据报这次带来了三四万大军,可是这些兵马数量看似可观,但是实际上却并不充足,不管是对上大明官军一方,还是对上建奴大军一方,都在兵力上处于完全的劣势,没有一点优势可言。
如果说于家军战力很强,那么他单独对付守卫京畿的大明官军的话,大概还有一点优势,可是一旦他要是准备同时对付建奴和大明官军的话,这点兵力尚不足这两方兵力的十分之一。
所以说于孝天如果是想要谋叛的话,这么做完全就是不智之举,他选择了一个自取灭亡的道路。
建奴现在要出关,看眼下他们的行军路线,已经可以看出建奴大军是打算通过天津卫,然后进入蓟州府境内,走香河或者是宝坻,从密云或者是走遵化择地冲出关外,归返关外。
天津卫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他们必经之地,于孝天在这个时候攻占天津卫,并且陈兵于天津卫运河两岸,等于是死死的卡在了建奴撤出关外的去路上。
建奴大军走到这里,便只剩下了两个选择,要么避战,不走天津卫,像来的时候,选择绕过京师,另外择地退出关外,但是这么做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建奴现在跟来的时候不一样。
他们经过为期将近半年时间的大掠之后,已经抢掠了非常多的财货,虏获了非常多的人口、牲畜。
单单是他们虏获的人口,据传现在已经高达数十万人,带着这么多的奴隶还有牲畜,想要像入关时候那样,进行长距离机动,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那么做会有很大的风险,而且要消耗非常多的时间。
所以建奴选择这个办法的可能性基本上为零,如果他们不选择绕道而行的话,那么接下来就唯一剩下了一个选择,那就是直接从天津卫冲过去。
天津卫现
于家军在大沽口登陆之后,先是立即进兵天津卫,接着传来消息,说于孝天兵马将天津卫攻了下来,这时候朝野对于孝天顿时更是一片骂声,更加笃信于孝天这是要起兵造反了,要不然怎么他一到天津卫,就把天津卫给打了下来呢?
于是京师各种骂声不绝于耳,要求朝廷发兵将其剿灭的声音更是甚嚣尘上,一时间在京师闹得是沸沸扬扬。
但是接下来从天津卫一带送回的消息,却让所有人有点意外,按照常理来说,既然于孝天率兵长驱直入,走海路直入天津,那么他的目的应该很明显了,那就是直取京师,以最快的速度攻下京城,直接将大明朝廷端掉。
(继续求月票!)
第十二章 诡异
可是接下来于家军在攻占了天津卫之后,却突然间停止了行动,据夜不收和探马细作们反馈回来的消息,却发现于家军并未这么做,而是在攻下了天津卫之后,便停驻了下来,并且沿着运河两岸,开始构筑工事,拉出了一副要防御的架势。
而且据夜不收等探查,于家军设防的方向,居然并不是对着京师一带,也没有把防御方向放在运河北部,而是把主力放在了运河两岸,对准了运河的南面方向。
这时候德州以及河间府也都送入京师了急报,说建奴大军这个时候已经裹挟了数十万民众还有大批财货牲畜,正在沿着运河朝着天津卫方向缓缓挺进。
有心人于是赶紧趴地图上观察,特别是一些对于河间府以及京畿一带地形比较熟悉的官员,有条件弄到地图的人,或者是可以在脑海中构建起一副平面图的人,很快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于孝天的这种行为,相当相当的古怪,如果说他是来造反的话,于孝天大可不管建奴大军,直接率军以最快速度攻向京师,这时候京师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通州沿线的布防还没有完成,于孝天有很大的机会,能攻到京师城下。
而建奴现在已经是饱掠而归,肯定没兴趣管这事儿,他们的目的已经非常明显,就是入关大掠一番,现在他们捞的盆满钵满,正在护送着所获人口财货,撤出关外,肯定没精力也没兵力分兵来掺一脚。
而且于孝天起兵造反,对建奴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不管谁打死谁,对建奴来说都是很乐观其成的事情,所以他们更不会在这个时候掺一脚了。
于孝天总归是大明的人,他造反肯定要和大明打破头,成也罢败也罢,对于关内的大明都是极为严重的削弱,他们肯定很高兴看到这样的情况,这为他们以后入关,只能制造更好的条件。
故此建奴没理由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
同样于孝天如果是谋叛的话,也应该看得出这一点,他在天津卫登陆,如果是谋叛的话,应该不管不顾,趁着建奴在关内大掠尚未出关之际,还牵制了不少明军的兵力,这对他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且他只要是来谋叛的,就应该想得明白这一点,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到了天津卫之后,打下天津卫,却裹足不前,就地在天津卫转为防御状态,堵住了建奴北还的去路。
他现在这么做,完全不合乎情理,等于是他完全放弃了突然袭击的优势,要在天津卫一带先堵住建奴大干一场。
这么做就完全不合乎情理了,于孝天虽说据报这次带来了三四万大军,可是这些兵马数量看似可观,但是实际上却并不充足,不管是对上大明官军一方,还是对上建奴大军一方,都在兵力上处于完全的劣势,没有一点优势可言。
如果说于家军战力很强,那么他单独对付守卫京畿的大明官军的话,大概还有一点优势,可是一旦他要是准备同时对付建奴和大明官军的话,这点兵力尚不足这两方兵力的十分之一。
所以说于孝天如果是想要谋叛的话,这么做完全就是不智之举,他选择了一个自取灭亡的道路。
建奴现在要出关,看眼下他们的行军路线,已经可以看出建奴大军是打算通过天津卫,然后进入蓟州府境内,走香河或者是宝坻,从密云或者是走遵化择地冲出关外,归返关外。
天津卫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他们必经之地,于孝天在这个时候攻占天津卫,并且陈兵于天津卫运河两岸,等于是死死的卡在了建奴撤出关外的去路上。
建奴大军走到这里,便只剩下了两个选择,要么避战,不走天津卫,像来的时候,选择绕过京师,另外择地退出关外,但是这么做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建奴现在跟来的时候不一样。
他们经过为期将近半年时间的大掠之后,已经抢掠了非常多的财货,虏获了非常多的人口、牲畜。
单单是他们虏获的人口,据传现在已经高达数十万人,带着这么多的奴隶还有牲畜,想要像入关时候那样,进行长距离机动,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那么做会有很大的风险,而且要消耗非常多的时间。
所以建奴选择这个办法的可能性基本上为零,如果他们不选择绕道而行的话,那么接下来就唯一剩下了一个选择,那就是直接从天津卫冲过去。
天津卫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