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节(1/5)
这一次皇太极也下了最大的狠心,把这次会战指挥权交给了他的年轻的兄弟多铎,任命其为奉命大将军,以七哥阿巴泰为副,统兵近四万余人,尽起后金可用的所有精锐,并且随军还征调了大批包衣助战,对外号称大军十万,前往海州阻挡于孝天亲领的这路明军,与之在海州决一死战。
九月初七,于孝天督师包括于家军和祖大寿麾下等关宁军一共四万多精锐,兵抵大辽河西岸的西宁堡,轻松拿下了西宁堡,然后开始渡河,朝着海州方向挺进。
与此同时在多铎、阿巴泰率领下的建奴大军,也抵达海州,得知明军已经夺占西宁堡,要渡过大辽河进逼海州(后世海城一带),于是立即加速行军,赶往双台子河东岸一带布防,准备御明军于双台子河。
这一次皇太极可以说把压箱底的货都拿了出来,从库中取出六万八千两银子,发放给军中兵将犒赏兵将,并且把能调集的近年来铸造出的红衣大炮都拨给了多铎,还筹措到了数万斤的火药,以及三千余杆新打造的鸟铳供其使用。
另外还调集了骑兵近万人,战马一万五千余匹,驮马以骡子两千余匹,用来拖运那些沉重的红衣大炮。
总之皇太极把能拿出来的东西,都拿了出来,与此同时诏令建奴各地的留守之人,全力以赴的开始抢收粮食,供应大军食用,另作越冬储备。
九月初十,明军在于孝天督师之下,抵达了双台子河一带,开始搭便桥渡河,多铎立即派骑兵对先头渡河的明军发动了猛击。
第一批渡河的是被于孝天拿来当炮灰的关宁军,结果渡河的关宁军遭到建奴骑兵的迎头痛击,溃不成军退回了对岸。
于孝天亲领主力赶来之后,用火炮压制住了对岸的建奴骑兵,随后派工兵在下游和上游两地同时搭建便桥,开始强渡双台子河。
最终一批于家军在上游牛压驿一带,隐蔽行动,终于搭建起了一条便桥,两个营的于家军步兵和一个连炮兵连夜渡河成功,偷袭牛压驿,夺取了牛压驿,这才在双台子河东岸抢占了一个桥头堡,并且建立起了一个相对稳固的防线。
多铎闻讯大惊,立即派出大量骑兵猛攻牛压驿一带先期渡河的于家军所部,两个营的于家军步兵和一个连的炮兵在牛压驿遭到了近万建奴大军的猛攻。
这两千多于家军步兵,仅仅依靠着牛压驿简陋到极点的工事,生生阻住了建奴大军的猛攻,掩护了更多的于家军从便桥突过双台子河,到达了河东岸。
随着于家军渡河的兵力越来越多,领兵攻打牛压驿的阿巴泰之子博洛中炮身亡,使得多铎意识到已经无法击敌于半渡,挡住明军渡河,于是下令收缩兵力,在东岸下游通往海州的地方构筑工事,准备和渡河的于家军决一死战。
九月十三,于家军主力全部渡过了双台子河,后续关宁军在祖大寿的率领下,绕道下游一带,重新选择渡河地点,从下游另行渡河,配合于家军主力,对后金军形成夹击之势。
经过短暂休整之后,九月十五,于孝天督师抵达了建奴大军驻扎的地方,大致位置也就在后世的盘锦市一带,这里地形平坦开阔,很适合双方大军主力进行会战。
对于建奴来说,他们占有了地利的优势,因为他们抵达这里较早,在这一带已经构筑了一定的工事,并且修筑了一些炮垒,安排好了他们此次携来的三十余门红衣大炮,另外做好了决战的准备。
而对于于孝天来说,他麾下的于家军劳师远征,初抵战场立足未稳,兵力上也略微处于劣势。
但是于孝天在通过望远镜观察了战场之后,又听取了斥候反馈回来的消息,对战场做出了大致的判断,丝毫没有感到紧张,抵达战场之后,立即下令扎下大营,当天就挡住了多铎派兵进行的突袭,在战场上先站稳了脚跟。
第二天一早于孝天便精锐尽出,把兵力投入到了战场之中,开始主动朝着建奴大军发动了进攻。
双方随即在后世的盘锦市一带,展开了一场事关后金生死存亡的大战。
虽然多铎此次领兵出征,带来了建奴最精锐的人马,包括一些他们引以为豪的白甲巴牙喇兵,还有大量的火器,但是面对着于家军的进攻,他们却丝毫没有能占到任何便宜。
双方先是骑兵发生了正面的接触,建奴自认为他们骑兵相当彪悍,但是却没想到于家军的骑兵丝毫不比他们弱到哪儿去。
于家军骑兵之中,主力乃是新编不久的蒙古骑兵营,另外剩下的也皆为多年训练出来的以北方人为主的骑兵队伍,这些蒙古骑兵虽然以前并不是建奴骑兵的对手,关键是他们装备质量差,另外隶属于不同的蒙古诸部,没有统一的指挥调度,所以不是建奴的对手。
但是现在他们被打乱重新整编之后,情况大为不同,首先他们获得了极为精良的武器和甲胄,战马也都是蒙古各部提供的最好的战马,包括战马也获得了轻甲的保护,虽然于孝天没有给他们装备火器,但是却给他们换装了最好的骑弓,拥有这些甲胄武器之后,他们的战力立即提升了一大截。
另外他们获得了良好的指挥调度,军官都是于家军嫡系出身,这些蒙古骑兵们本身性格憨直,获得了良好的对待
九月初七,于孝天督师包括于家军和祖大寿麾下等关宁军一共四万多精锐,兵抵大辽河西岸的西宁堡,轻松拿下了西宁堡,然后开始渡河,朝着海州方向挺进。
与此同时在多铎、阿巴泰率领下的建奴大军,也抵达海州,得知明军已经夺占西宁堡,要渡过大辽河进逼海州(后世海城一带),于是立即加速行军,赶往双台子河东岸一带布防,准备御明军于双台子河。
这一次皇太极可以说把压箱底的货都拿了出来,从库中取出六万八千两银子,发放给军中兵将犒赏兵将,并且把能调集的近年来铸造出的红衣大炮都拨给了多铎,还筹措到了数万斤的火药,以及三千余杆新打造的鸟铳供其使用。
另外还调集了骑兵近万人,战马一万五千余匹,驮马以骡子两千余匹,用来拖运那些沉重的红衣大炮。
总之皇太极把能拿出来的东西,都拿了出来,与此同时诏令建奴各地的留守之人,全力以赴的开始抢收粮食,供应大军食用,另作越冬储备。
九月初十,明军在于孝天督师之下,抵达了双台子河一带,开始搭便桥渡河,多铎立即派骑兵对先头渡河的明军发动了猛击。
第一批渡河的是被于孝天拿来当炮灰的关宁军,结果渡河的关宁军遭到建奴骑兵的迎头痛击,溃不成军退回了对岸。
于孝天亲领主力赶来之后,用火炮压制住了对岸的建奴骑兵,随后派工兵在下游和上游两地同时搭建便桥,开始强渡双台子河。
最终一批于家军在上游牛压驿一带,隐蔽行动,终于搭建起了一条便桥,两个营的于家军步兵和一个连炮兵连夜渡河成功,偷袭牛压驿,夺取了牛压驿,这才在双台子河东岸抢占了一个桥头堡,并且建立起了一个相对稳固的防线。
多铎闻讯大惊,立即派出大量骑兵猛攻牛压驿一带先期渡河的于家军所部,两个营的于家军步兵和一个连的炮兵在牛压驿遭到了近万建奴大军的猛攻。
这两千多于家军步兵,仅仅依靠着牛压驿简陋到极点的工事,生生阻住了建奴大军的猛攻,掩护了更多的于家军从便桥突过双台子河,到达了河东岸。
随着于家军渡河的兵力越来越多,领兵攻打牛压驿的阿巴泰之子博洛中炮身亡,使得多铎意识到已经无法击敌于半渡,挡住明军渡河,于是下令收缩兵力,在东岸下游通往海州的地方构筑工事,准备和渡河的于家军决一死战。
九月十三,于家军主力全部渡过了双台子河,后续关宁军在祖大寿的率领下,绕道下游一带,重新选择渡河地点,从下游另行渡河,配合于家军主力,对后金军形成夹击之势。
经过短暂休整之后,九月十五,于孝天督师抵达了建奴大军驻扎的地方,大致位置也就在后世的盘锦市一带,这里地形平坦开阔,很适合双方大军主力进行会战。
对于建奴来说,他们占有了地利的优势,因为他们抵达这里较早,在这一带已经构筑了一定的工事,并且修筑了一些炮垒,安排好了他们此次携来的三十余门红衣大炮,另外做好了决战的准备。
而对于于孝天来说,他麾下的于家军劳师远征,初抵战场立足未稳,兵力上也略微处于劣势。
但是于孝天在通过望远镜观察了战场之后,又听取了斥候反馈回来的消息,对战场做出了大致的判断,丝毫没有感到紧张,抵达战场之后,立即下令扎下大营,当天就挡住了多铎派兵进行的突袭,在战场上先站稳了脚跟。
第二天一早于孝天便精锐尽出,把兵力投入到了战场之中,开始主动朝着建奴大军发动了进攻。
双方随即在后世的盘锦市一带,展开了一场事关后金生死存亡的大战。
虽然多铎此次领兵出征,带来了建奴最精锐的人马,包括一些他们引以为豪的白甲巴牙喇兵,还有大量的火器,但是面对着于家军的进攻,他们却丝毫没有能占到任何便宜。
双方先是骑兵发生了正面的接触,建奴自认为他们骑兵相当彪悍,但是却没想到于家军的骑兵丝毫不比他们弱到哪儿去。
于家军骑兵之中,主力乃是新编不久的蒙古骑兵营,另外剩下的也皆为多年训练出来的以北方人为主的骑兵队伍,这些蒙古骑兵虽然以前并不是建奴骑兵的对手,关键是他们装备质量差,另外隶属于不同的蒙古诸部,没有统一的指挥调度,所以不是建奴的对手。
但是现在他们被打乱重新整编之后,情况大为不同,首先他们获得了极为精良的武器和甲胄,战马也都是蒙古各部提供的最好的战马,包括战马也获得了轻甲的保护,虽然于孝天没有给他们装备火器,但是却给他们换装了最好的骑弓,拥有这些甲胄武器之后,他们的战力立即提升了一大截。
另外他们获得了良好的指挥调度,军官都是于家军嫡系出身,这些蒙古骑兵们本身性格憨直,获得了良好的对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