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臣,为君之臣,亦非君之臣。
    躬耕陇亩,非遇明主。为臣之幸与不幸,皆系于己、皆系于君。
    ……
    而臣为天下之臣,天下为民众之天下。
    ……
    他双眉微皱,额际那抹朱砂殷红似血,金殿高处,卿泓的目光越过一众的考生落在他的身上……
    仿若他已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之中,他脸上的神情投入而认真,周遭的一切都化为虚无,他的眼里只有他手中的笔。
    许久之后,寡月轻轻用手叩击了一下自己的木桌,接着就有一个太监朝他走了。
    “题纸不够,请公公……”
    那太监还不待他说完,便一挥拂尘打住了他要说的话,接着就有一个女官取来裱金的题纸数卷递与寡月。
    寡月双手跪接,御赐裱金纸张犹如圣物,这是进宫门时候就训过的话。
    他至寅时前顾九喂他吃过东西后至现今未吃,那太监分发的干粮还完好不动欧诺个的躺在他的桌角。
    他身形有些摇晃的重新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他双手将那裱金的题纸再度摊开,继续着先前的文章、继续挥汗如雨……
    卿泓移开停留在“靳南衣”身上的目光。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能在轩城乡试上标新立异,这个少年他如何想他不是为了功名?是为功名、还是为了高官厚禄呢?
    卿泓嘴角微微上扬。这靳南衣究竟是为功名还是为了官禄?
    酉时的钟声响起——
    这时候有数名礼部的官员进殿,他们将各个贡生书案前的裱金题纸收走,又有小太监和女官们走来将他们面前的笔墨纸砚收走。
    许久之后,那个引着他们进殿的太监从侧门再度进来,引着他们这群贡生们退殿。
    三月二十一日殿试将毕,三月二十四日前进呈钦定,先拆前十卷。所为前十就是殿试中选出的前十名,包括头甲三人及二甲前七人。
    三月二十四日。
    皇宫卷阁。
    大雍翰林院大学士与礼部尚书等人都在殿前忙碌着,丞相坐在璃王身旁,审卷的三日里璃王自始至终未曾插过手。
    这时候有阅卷大臣将所列甲第名次的卷录呈上。
    “本王要阅卷。”卿泓放下那卷录名字,“将暂定的前二十的卷子搬来!”
    接着就有大臣将卷子搬到璃王身前的书案上。
    卿泓伸手取来数卷,只是匆匆阅毕,未曾多言,大约是看过十来份答卷后,他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眼睛。
    “靳南衣。”他只是轻轻开口,接着站在他身后的谢相动了动,上前一步,从另一摞卷子中取出靳南衣的答卷。
    卿泓接过谢赟递来的裱金题纸,起初他愣了一下,这字迹……
    因轩城萧太傅命人呈给他的卷子是经过轩城贡院那方抄录的非靳南衣手迹,而此份,算是他头一次见到靳南衣的答卷。
    他眉头微皱,的确不是阴寡月之字迹!
    “臣为君臣,为天下臣,为民所饥,为民所苦,分君之忧,食君之禄,亦忠君之事,臣为天下所教所养之臣,当以天下之为己任!……
    然,臣,为君之臣,亦非君之臣。
    躬耕陇亩,非遇明主。为臣之幸与不幸,皆系于己、皆系于君……”
    卿泓陡然放下手中的题纸。
    为臣之幸与不幸皆系于己,系于君!
    好一个靳南衣!
    下笔之陈恳,句语朴实,言语带针砭之色,却终是让人怨不起,恨不起,却又不得不感叹……
    只是当他放下手中题纸想到,轩城乡试他故意违例之举,还有长安城中他投石问路之举,不得不深思,功名、高官厚禄于他靳南衣究竟有这么重要吗?
    他若想为天下之臣,又何必苦心算计,步步为营,一招一式之间又极有分寸,拿捏得当?
    卿泓放下手中的卷子,又拿过方才的卷录簿,拿起一旁书案上的朱笔,将那前十人的名字圈下。
    这时候一旁的翰林大学士,和礼部的大臣都走过来。
    “小传胪之后再议头甲!”卿泓冷声道,将那朱笔所圈的卷录递与一位大臣。
    这时候众礼部的官员还有翰林学士皆面面相觑起来。
    礼部尚书率先走出来,说道:“王爷,这似乎是不合规矩……”
    接着翰林院大学士也站出来说道:“王爷,这以往的确没有过,除去禀德十年因战事传胪被费,只取殿试外,从高祖时期起就是先定名次再进行小传胪,这名次未定如何进行小传胪,再者小传胪接见的次序也不好定啊……”
    谢赟倒没多大的神情波动,而是上前来,微抱拳,道:“那王爷准备如何接见这些贡生?”
    “二甲依照着从一至第七名次顺序先行接见,至于头甲三人,让於思贤和归冉先行见我,二人顺序随意,将……靳南衣放在最后!”他说道,眸光一瞬阴鸷。
    “那臣等领命了。”翰林大臣和礼部大臣们相识一望后说道。
    卿泓一挥手,接着有大臣将面前的裱金题纸移开。
    卿泓伸手唤来一名宫人,示意他推他出去透透气。
    传胪的旨意从皇宫传到了紫藤园是宫里的太监带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