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沙漠后我赚了三百亿 第67节(2/3)
Backup site:https://i.powenwu.com
“我这里分好了,”陆之洲把分好类别的三叠报名表递来,示意苏酥把她手中没看完的报名表交给他分类。
苏酥一边给他,一边问:“你帮他们填表格的时候,有没有说自己有特长的?”
村里有名的那几位她都拜访过,但也不排除有人不显山露水,被乡村生活埋没了才能。
陆之洲沉吟片刻,还真想起来一个:“嗯……有个老大爷,说自己当年读的是果蔬专业,才被分配到这边种树的,问咱们能不能给他划块儿地种果树,他就擅长种果树。”
“是一个叫赵农生的老大爷,我给放到这叠里了,”陆之洲在刚递给苏酥的这叠表里翻了几下:“找到了,是这个人,你看看。”
苏酥结果表格,看了几眼,眼睛就亮了。
昨天的会上,她提出要发展林下经济,让村民们自己种植蔬菜,供应小镇,自给自足。但小镇运转同样离不开水果,苏酥虽然有心栽种,但还没想好从哪里请人,这现成的人才就送上来了。
赵农生这个名字苏酥不熟悉,但是赵这个姓氏、又是这个岁数,在村里可没几个,一个擅长毛笔字被她拜访过,还有一个,家里后院就是种了不少果树,一到季节就结满果子,家家户户的分送,苏酥小时候也没少吃。
这些年在外求学年头太多,倒是再没吃上过,但回忆小时候那些果树结果繁多,滋味也不差,赵老爷爷说的擅种果树,倒是没有掺假。
荒坞沙漠种了几十年沙柳,是因为只有沙柳能在这里的成活率最高。但以后就不是这样了,随着种树工人们大批量停薪留职,苏酥会从沙漠边缘开始,向内逐步将沙子加工成黑土替换,把沙漠荒地变为肥沃黑土地。
在黑土地上,可以种植的植物就多了去了,划出一块地去给赵老爷子种树又有何不可呢?
以星坞科技现在的生产量来说,一天能生产出六千多立方黑土,一天就能替换出一个果园的面积来。
荒坞沙漠这么大,种果树,和种植其他树木并不冲突,完全可以同时进行。
于是又一个报名表处理完了。
顺着这个报名表往下看,这一叠全都是报名林下经济项目的人。
算上陆之洲后分类过来的一叠,这次报名者一共有30个人,大家填的特长一溜烟都是‘擅长种树’,觉得种树和种菜有共同之处,想要尝试。
有黑土的加成在那,种菜对于黄溪村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太多要求,只要坚持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就出不了大错,随他们自己发挥。
于是这家种植菠菜、那家种植香菜,这几家种植西瓜,这几家种植地瓜……苏酥对很快把30个人种的植物品种划分好。
为了让他们互相之间不起攀比心,苏酥还按照价格合理分配了每家每种菜的种植数量,然后划分地块,以平衡各家的劳动付出和实际收入平衡。
虽然是林下经济,但也要考虑到是在沙漠环境中,而且第一年是在没有林荫的光杆树下。所以这一叠的标签,苏酥写下的是关于前期育秧苗扣大棚的所需材料。
第二叠报表是民宿,这类除了跟小镇同批购买的床上用品外,没有需要额外购买的物品,这一叠苏酥处理的最快。
到了最后一叠,苏酥要花费了比之前两叠加一起还要久的时间。
相比于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来住的民宿,和依然风吹日晒的林下经济,在星坞小镇里申请个店铺经营,显然要更受大家欢迎。
这一叠纸的申请者五花八门,苏酥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也是颇费了脑筋。
申请者68人,通过者56人,每一张表格上都贴了苏酥写的便签,等着录入到表格中,生成采购单。
说到采购单,苏酥又在计划招聘表里,加入了‘采购员’这个职位。
经营一家星坞科技工厂的经验,放在星坞小镇这么多家大小门市上,还是稍显不足。在计划阶段,苏酥总是能查出自己在其他事中欠缺的考虑。
把所有计划又完善了一遍,苏酥才重新回到被陆之洲回来打断的那个表格上。
星坞小镇的住宿规模和所需人手已经列完,下一项是星坞科技工厂在小镇内门市布置和人手。
这一项寥寥几笔就写完,之前为了能赶上在《明星环游记》节目上宣传,苏酥早就把门市开好,人手配齐了,短期内无需变动。
再下一项,事关星坞小镇的发展,可要多多琢磨。
星坞小镇店铺经营规模。
已建成门市商铺:单层商铺800间,双层商铺200间。
其中,
计划餐馆类开设200间,目前已拟定42间。
计划酒吧类开设20间,目前已拟定0间。
计划小吃类开设100间,目前已拟定2间。
计划服务类开设50间,目前已拟定20间。
计划商品类开设100间,目前已拟定20间(包括星坞科技工厂各款产品门店)。
计划……
星坞小镇总计建设1000间门市店铺,但黄溪村人口也不过一百九十八户,六百三十二人。就算每家都能参与,也不过只占了五分之一的地方。
剩下的800间
苏酥一边给他,一边问:“你帮他们填表格的时候,有没有说自己有特长的?”
村里有名的那几位她都拜访过,但也不排除有人不显山露水,被乡村生活埋没了才能。
陆之洲沉吟片刻,还真想起来一个:“嗯……有个老大爷,说自己当年读的是果蔬专业,才被分配到这边种树的,问咱们能不能给他划块儿地种果树,他就擅长种果树。”
“是一个叫赵农生的老大爷,我给放到这叠里了,”陆之洲在刚递给苏酥的这叠表里翻了几下:“找到了,是这个人,你看看。”
苏酥结果表格,看了几眼,眼睛就亮了。
昨天的会上,她提出要发展林下经济,让村民们自己种植蔬菜,供应小镇,自给自足。但小镇运转同样离不开水果,苏酥虽然有心栽种,但还没想好从哪里请人,这现成的人才就送上来了。
赵农生这个名字苏酥不熟悉,但是赵这个姓氏、又是这个岁数,在村里可没几个,一个擅长毛笔字被她拜访过,还有一个,家里后院就是种了不少果树,一到季节就结满果子,家家户户的分送,苏酥小时候也没少吃。
这些年在外求学年头太多,倒是再没吃上过,但回忆小时候那些果树结果繁多,滋味也不差,赵老爷爷说的擅种果树,倒是没有掺假。
荒坞沙漠种了几十年沙柳,是因为只有沙柳能在这里的成活率最高。但以后就不是这样了,随着种树工人们大批量停薪留职,苏酥会从沙漠边缘开始,向内逐步将沙子加工成黑土替换,把沙漠荒地变为肥沃黑土地。
在黑土地上,可以种植的植物就多了去了,划出一块地去给赵老爷子种树又有何不可呢?
以星坞科技现在的生产量来说,一天能生产出六千多立方黑土,一天就能替换出一个果园的面积来。
荒坞沙漠这么大,种果树,和种植其他树木并不冲突,完全可以同时进行。
于是又一个报名表处理完了。
顺着这个报名表往下看,这一叠全都是报名林下经济项目的人。
算上陆之洲后分类过来的一叠,这次报名者一共有30个人,大家填的特长一溜烟都是‘擅长种树’,觉得种树和种菜有共同之处,想要尝试。
有黑土的加成在那,种菜对于黄溪村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太多要求,只要坚持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就出不了大错,随他们自己发挥。
于是这家种植菠菜、那家种植香菜,这几家种植西瓜,这几家种植地瓜……苏酥对很快把30个人种的植物品种划分好。
为了让他们互相之间不起攀比心,苏酥还按照价格合理分配了每家每种菜的种植数量,然后划分地块,以平衡各家的劳动付出和实际收入平衡。
虽然是林下经济,但也要考虑到是在沙漠环境中,而且第一年是在没有林荫的光杆树下。所以这一叠的标签,苏酥写下的是关于前期育秧苗扣大棚的所需材料。
第二叠报表是民宿,这类除了跟小镇同批购买的床上用品外,没有需要额外购买的物品,这一叠苏酥处理的最快。
到了最后一叠,苏酥要花费了比之前两叠加一起还要久的时间。
相比于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来住的民宿,和依然风吹日晒的林下经济,在星坞小镇里申请个店铺经营,显然要更受大家欢迎。
这一叠纸的申请者五花八门,苏酥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也是颇费了脑筋。
申请者68人,通过者56人,每一张表格上都贴了苏酥写的便签,等着录入到表格中,生成采购单。
说到采购单,苏酥又在计划招聘表里,加入了‘采购员’这个职位。
经营一家星坞科技工厂的经验,放在星坞小镇这么多家大小门市上,还是稍显不足。在计划阶段,苏酥总是能查出自己在其他事中欠缺的考虑。
把所有计划又完善了一遍,苏酥才重新回到被陆之洲回来打断的那个表格上。
星坞小镇的住宿规模和所需人手已经列完,下一项是星坞科技工厂在小镇内门市布置和人手。
这一项寥寥几笔就写完,之前为了能赶上在《明星环游记》节目上宣传,苏酥早就把门市开好,人手配齐了,短期内无需变动。
再下一项,事关星坞小镇的发展,可要多多琢磨。
星坞小镇店铺经营规模。
已建成门市商铺:单层商铺800间,双层商铺200间。
其中,
计划餐馆类开设200间,目前已拟定42间。
计划酒吧类开设20间,目前已拟定0间。
计划小吃类开设100间,目前已拟定2间。
计划服务类开设50间,目前已拟定20间。
计划商品类开设100间,目前已拟定20间(包括星坞科技工厂各款产品门店)。
计划……
星坞小镇总计建设1000间门市店铺,但黄溪村人口也不过一百九十八户,六百三十二人。就算每家都能参与,也不过只占了五分之一的地方。
剩下的800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