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2/3)
蒋忻放下手中的水杯,点头说道:“是的,我爸爸妈妈英年早逝。”
“节哀……”徐久照说道。
“没事,早就没事了。”蒋忻摆摆手,说道:“之前不是跟你说过博古轩以前曾经关闭过二十多年吗?那个时候因为历史原因,我家里边过的特别的糟糕,因为成分不好,被打击的很厉害。”
早年十年动乱的时候,蒋家这个被定性为大资本家的家族,整天被人拉出来做典型。那个时候的严峻情况,是生活在现代的人难以想象的,甚至有的家庭因为对方成分而离婚翻脸,就唯恐受到牵连被拉去一起斗。
蒋家就是在那个时候四分五裂的,大儿子逃一样去了乡下插队,蒋卫国的妻子带着二儿子跟女儿离婚回了位于他省的娘家,只剩下那个时候刚刚开始懂事死活不离开蒋卫国的老三。
蒋卫国跟三儿子相依为命,一起住在垃圾场边上的棚子里,度过了艰难的十年。也就是在那十年里,吃尽了苦头的父子俩身体都开始变得不好起来。
等到七十年代末,蒋卫国被平反,虽然让他们搬回了原来的家,但是那个时候家里边的东西都没了,只剩下了空空的屋子和挤在小洋楼里另外几家陌生人。
虽然动乱结束了,可是曾经的裂痕却没有消失,这个家到底分裂了。
蒋卫国没有正式工作,原来的店铺被关闭,摸不清状况蒋卫国也不敢继续经营博古轩,只能继续在垃圾场清理垃圾,赚取微薄的薪水。
虽然日子过的很苦,但是蒋卫国还是把三儿子蒋平安教导成才。蒋平安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和身为同学的蒋忻母亲结了婚。
蒋平安留校工作,蒋卫国终于不用去垃圾场里干活。眼看日子就要好过起来,却没想到病魔一下子袭击了这个家庭,蒋平安得了癌症。这一下晴天霹雳,让蒋忻的母亲大受打击之下意外流产,更是雪上加霜让人伤痛。
蒋卫国只得又站出来支撑起这个家庭。蒋家的博古轩是民国时期就存在的老店、蒋家祖业。蒋家世代经营古玩,蒋卫国耳濡目染,也擅长鉴定和收藏古董。蒋卫国在垃圾场居住和工作期间,没少利用自己的知识把被当做垃圾丢弃的古董弄回家,只不过这些东西颇有点见不得光。
恰好在这个时候国家发还了蒋卫国家里的家具古董,这些东西一直被锁在仓库里边落灰,直到现在才清理出来,发还原主。
蒋卫国光明正大的变卖了古董给儿子治病,蒋平安拖了2年才过世,留下再次怀孕的妻子生下蒋忻,之后也在蒋忻5、6岁的时候郁郁而终。
虽然蒋平安两口子都没了,到底留下了一个孙子给蒋卫国。老爷子强忍悲痛把小孙子拉扯长大成人,博古轩又重新开张,有了心里寄托还有事业,蒋卫国终于又重新振作了起来。
凭借着国家发还和他十来年积攒的古董,博古轩重新开业之后,生意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蒋卫国和博古轩的名声传进了蒋平康的耳朵里。于是他便叫上妹妹蒋平丽根据小时候的记忆,找到了小洋楼。
这个时候小洋楼里边的其他人家都已经搬走了,整个小洋楼又重新归蒋卫国自家使用。
二儿子跟女儿上了门,蒋卫国这个时候已经六十来岁了,人老了之后特别容易孤独,毕竟是亲生的子女,他怎么可能不想念。不管孩子们是怎么找上门的,蒋卫国跟二儿子和女儿又恢复了走动。
几年后,大儿子也开始带着子女来探望蒋卫国,有大儿子、二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外孙女环绕身边,蒋卫国那两年身体好了很多。
蒋忻到外地求学,蒋平康就开始多次出入小洋楼和博古轩,每次都会打听那些瓷器古董的事情。
毕竟是家传事业,二儿子对古玩感兴趣,蒋卫国很欣慰,于是悉心的教授。只可惜,蒋平康喜欢的是这些古玩的价值,而不是它们的历史传承。
蒋卫国怜惜蒋忻自小父母就双亡,他所有的家产,包括小洋楼还有博古轩外加家里所有珍藏的古玩都打算留给这个孙子。
这个打算让蒋平康知道了,心中忿忿不平又焦急。不过他表面上倒是没有显露出来,反而是慢慢的挑拨离间。那几年蒋忻也不怎么回上海,蒋平康就抓住这点不放,说蒋忻不懂事等等。
蒋卫国性格严肃为人又有些古板,蒋忻那个时候正因为性向问题而逃避回家,叛逆又中二。慢慢的蒋平康的挑拨就让蒋卫国对孙子生出了不满的情绪。
不过,再怎么不满,蒋卫国也没有改变把所有家产都留给这个孙子的想法。
一方面除了爱怜这个孙子之外,他对于前妻带走的孩子和多年不归的大儿子心里边总是认为是离了婚孩子就归对方家、儿子成人分了家两过的。虽然他们还是父亲跟子女,但是却已经是两家人了。而他的财产则应该留给一直跟他过的小儿子和他的孩子。
另外一方面则是那些古玩除了国家发还的之外,很大部分都是蒋卫国和蒋平安两个人收藏和清理干净的。在蒋卫国的心里这部分古玩都应该属于三儿子所有,自己不过是帮他保管而已。
蒋平康却不知道蒋卫国心里边的想法,只是单纯的觉得老爷子偏
“节哀……”徐久照说道。
“没事,早就没事了。”蒋忻摆摆手,说道:“之前不是跟你说过博古轩以前曾经关闭过二十多年吗?那个时候因为历史原因,我家里边过的特别的糟糕,因为成分不好,被打击的很厉害。”
早年十年动乱的时候,蒋家这个被定性为大资本家的家族,整天被人拉出来做典型。那个时候的严峻情况,是生活在现代的人难以想象的,甚至有的家庭因为对方成分而离婚翻脸,就唯恐受到牵连被拉去一起斗。
蒋家就是在那个时候四分五裂的,大儿子逃一样去了乡下插队,蒋卫国的妻子带着二儿子跟女儿离婚回了位于他省的娘家,只剩下那个时候刚刚开始懂事死活不离开蒋卫国的老三。
蒋卫国跟三儿子相依为命,一起住在垃圾场边上的棚子里,度过了艰难的十年。也就是在那十年里,吃尽了苦头的父子俩身体都开始变得不好起来。
等到七十年代末,蒋卫国被平反,虽然让他们搬回了原来的家,但是那个时候家里边的东西都没了,只剩下了空空的屋子和挤在小洋楼里另外几家陌生人。
虽然动乱结束了,可是曾经的裂痕却没有消失,这个家到底分裂了。
蒋卫国没有正式工作,原来的店铺被关闭,摸不清状况蒋卫国也不敢继续经营博古轩,只能继续在垃圾场清理垃圾,赚取微薄的薪水。
虽然日子过的很苦,但是蒋卫国还是把三儿子蒋平安教导成才。蒋平安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和身为同学的蒋忻母亲结了婚。
蒋平安留校工作,蒋卫国终于不用去垃圾场里干活。眼看日子就要好过起来,却没想到病魔一下子袭击了这个家庭,蒋平安得了癌症。这一下晴天霹雳,让蒋忻的母亲大受打击之下意外流产,更是雪上加霜让人伤痛。
蒋卫国只得又站出来支撑起这个家庭。蒋家的博古轩是民国时期就存在的老店、蒋家祖业。蒋家世代经营古玩,蒋卫国耳濡目染,也擅长鉴定和收藏古董。蒋卫国在垃圾场居住和工作期间,没少利用自己的知识把被当做垃圾丢弃的古董弄回家,只不过这些东西颇有点见不得光。
恰好在这个时候国家发还了蒋卫国家里的家具古董,这些东西一直被锁在仓库里边落灰,直到现在才清理出来,发还原主。
蒋卫国光明正大的变卖了古董给儿子治病,蒋平安拖了2年才过世,留下再次怀孕的妻子生下蒋忻,之后也在蒋忻5、6岁的时候郁郁而终。
虽然蒋平安两口子都没了,到底留下了一个孙子给蒋卫国。老爷子强忍悲痛把小孙子拉扯长大成人,博古轩又重新开张,有了心里寄托还有事业,蒋卫国终于又重新振作了起来。
凭借着国家发还和他十来年积攒的古董,博古轩重新开业之后,生意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蒋卫国和博古轩的名声传进了蒋平康的耳朵里。于是他便叫上妹妹蒋平丽根据小时候的记忆,找到了小洋楼。
这个时候小洋楼里边的其他人家都已经搬走了,整个小洋楼又重新归蒋卫国自家使用。
二儿子跟女儿上了门,蒋卫国这个时候已经六十来岁了,人老了之后特别容易孤独,毕竟是亲生的子女,他怎么可能不想念。不管孩子们是怎么找上门的,蒋卫国跟二儿子和女儿又恢复了走动。
几年后,大儿子也开始带着子女来探望蒋卫国,有大儿子、二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外孙女环绕身边,蒋卫国那两年身体好了很多。
蒋忻到外地求学,蒋平康就开始多次出入小洋楼和博古轩,每次都会打听那些瓷器古董的事情。
毕竟是家传事业,二儿子对古玩感兴趣,蒋卫国很欣慰,于是悉心的教授。只可惜,蒋平康喜欢的是这些古玩的价值,而不是它们的历史传承。
蒋卫国怜惜蒋忻自小父母就双亡,他所有的家产,包括小洋楼还有博古轩外加家里所有珍藏的古玩都打算留给这个孙子。
这个打算让蒋平康知道了,心中忿忿不平又焦急。不过他表面上倒是没有显露出来,反而是慢慢的挑拨离间。那几年蒋忻也不怎么回上海,蒋平康就抓住这点不放,说蒋忻不懂事等等。
蒋卫国性格严肃为人又有些古板,蒋忻那个时候正因为性向问题而逃避回家,叛逆又中二。慢慢的蒋平康的挑拨就让蒋卫国对孙子生出了不满的情绪。
不过,再怎么不满,蒋卫国也没有改变把所有家产都留给这个孙子的想法。
一方面除了爱怜这个孙子之外,他对于前妻带走的孩子和多年不归的大儿子心里边总是认为是离了婚孩子就归对方家、儿子成人分了家两过的。虽然他们还是父亲跟子女,但是却已经是两家人了。而他的财产则应该留给一直跟他过的小儿子和他的孩子。
另外一方面则是那些古玩除了国家发还的之外,很大部分都是蒋卫国和蒋平安两个人收藏和清理干净的。在蒋卫国的心里这部分古玩都应该属于三儿子所有,自己不过是帮他保管而已。
蒋平康却不知道蒋卫国心里边的想法,只是单纯的觉得老爷子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