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酿制葡萄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什么厂子?”
    九月中旬,张允济跟着秦阳一起参观了又一家新建起来的厂子。
    这厂子看着与其他厂子没什么不同,没建在新二区,而是依旧建在新一区。
    同时还有一批外地工人被招进厂子,并且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签订了契约,愿意用五年时间来支付现在的房款。
    新一区住宅区终于不再只是草原人在住了,五百外地大唐人入住。
    这些大唐人都是有点本事的年轻人,一般都有过石头相关工作的经验。
    说到底,最好的,也就是学徒工。
    可到了幽州,被录用之后,他们立刻就享受到了比过去拜的师父更高的待遇!
    这里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新鲜!
    这里的所有知识,他们都可以自由吸收!
    这里的机遇,遍地都是!
    只要有本事,只要敢往上冲,就不怕没机遇!
    这里跟传说中的幽州相差甚大,几乎让人不敢想,这里竟然就是幽州!
    “原来,幽州竟是这个样子!”几乎所有外地工人,都在进入到幽州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没有一个人后悔抛弃一切来到这里!
    没有一个人!
    而现在,他们来到了新一区,其中一部分人已经提前签下了契约,成为了新一区的房产拥有者!
    在此之前,他们甚至没有亲眼看到他们即将入住的房子。
    而现在,有人指着路边的两层小楼,对他们说:“这就是你们的房子!一人一栋哦!”
    那一刻,所有已经签订了契约的人,眼睛里都爆发出了无比炙热的光!
    而那些犹豫不决没有签下契约的人,则后是后悔不已。
    “你看,光是这些房子,就足以让这些人死心塌地的留下来。”秦阳没有回答张允济,而是先说了这么一句。
    见张允济忍不住朝着仍在回头望着远处住宅区的工人看去时,他这才回答了张允济方才的问题。
    “这是地砖厂。”
    “地砖厂?”
    “对,专门生产地砖,第一批地砖会在三天后出厂,到时候,你就可以看到它们了。”
    秦阳故意提醒道。
    张允济立刻就反应过来:“你的意思,这些地砖,是用在图书馆内部的?”
    “是,第一批到第三批地砖,都是用在图书馆内部。”秦阳笑着说。
    “那我到时候必要亲眼看看这地砖是什么样。”
    张允济住的刺史府也有地砖,但那都是青石地砖,是工匠们打磨出来的大块青石。
    说是地砖,其实更像是砖石。
    秦阳让人生产的地砖,那可是纯粹的地砖,而且是碎石加工而成的。
    秦阳也只是带着张允济在工业区转了一圈,今天他们出行,主要还是巡查官方粮仓的建设情况。
    因为再过半个多月,就要迎来秋收。
    秋收到来,再临时修建粮仓显然是来不及的。
    有着之前粮仓被人摸到了跟前,差点被焚烧的情况,这次修建的粮仓,都是重兵把守。
    就直接建立在军营附近!
    而因为有着砖与水泥,一个个高耸的粮仓拔地而起,看着就像是一个个丰满的大馒头!
    秦阳看了一眼一望无际的粮仓,点了下头。
    每个粮仓之间都隔着距离,而且中间还有防火带。
    就算有人真再次摸进来,并且点了火,也最多就是让被点燃的粮仓烧起来。
    并不能导致“火烧连营”的情况发生!
    “葡萄收购的船队也快回来了吧?”
    秦阳回去的途中,问着张允济。
    这事是张允济负责的。
    大唐这时候也有葡萄酒,但葡萄酒却是西域商人不断卖过来的。
    大唐国内并无人会酿造葡萄酒!
    国内更无人种植葡萄!
    但实际上,葡萄这东西,是可以在大唐境内种植的!
    哪怕因为品种或是地域、气候的关系,味道上有些不同。
    但依旧是可以种出葡萄的!
    秦阳在后世,就曾经吃过北方种植的葡萄,觉得味道还挺不错的。
    但他现在并没有得到葡萄的种子,但他也没有傻等着,而是让人去种植着葡萄的地方收购葡萄种子,收购葡萄。
    葡萄用冰镇着,先走陆路,再走水路,回到幽州时,葡萄应该也不至于全都坏了。
    一想到国外的水果想要运进来有多难,秦阳就再次叹气,郁闷现在没有火车没有飞机没有汽车,少了太多口舌上的享受!
    张允济并不知道秦阳心里的郁闷,他听了之后,就说:“应该快回来了。”
    说曹操曹操到,他们回去的路上还讨论着葡萄,结果之前派出去的队伍,就真的带着葡萄回来了!
    秦阳发现葡萄果然大部分都完好,而且真的得到了葡萄良种,这让秦阳很是高兴。
    秦阳重赏了负责人,然后就跟张允济亲自查看了葡萄。
    “之后几日,我会带着人专心酿制一批葡萄酒。”因为葡萄不容易保存,所以秦阳当机立断决定道。
    张允济算了下时间,现在还不是秋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