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议政(1/2)
垂拱殿中,一众大臣,很快便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与契丹结盟,缔结姻亲之盟,反正是契丹把公主嫁过来,又不是要让大宋将公主嫁过去。
这一派以知枢密院事、太宰郑居中和中书侍郎、少宰刘正夫两人为首,力主与契丹结盟。
而另外一派,则以尚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白时中和尚书左丞余深为首,不仅反对与契丹结盟,而且还要求停止给契丹的岁币,转而与女真人结盟!
让赵桓有些意外的时候,身为朝堂上权力最大的权臣蔡京,自始至终,却是一言不发。而最受赵佶宠信的臣子,殿前太尉高俅,同样也是一言不发。
几乎与赵佶形影不离的大学士蔡攸,端坐在案几后面,双目微微闭着,像是睡着了一样。不过,他那不叫睡着,而叫——入定,道家的说法!
入定的大学士蔡攸,同样也是一言不发!
蔡京虽然自始至终都没有表态,但白时中和余深这两个中书门下的左右丞,却可以看做是他的代表,在代替他进行发言。
也就是说,白时中和余深两人的主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可以认为是蔡京的主张。
而高俅,在军事上或许还有几分他插嘴的份,但是在政事上,基本上就没有他什么事!
从入仕以来,高俅走的就是武将的升迁之道,除了在西军中镀过一次金以外,在地方上,几乎就没有出任过任何亲民官,也没有任何处理政务的经验!
在这种场合,除非是事先得到了赵佶的授意,否则高俅恐怕从头到尾,都会一言不发的。
至于蔡攸,谈论神道仙道,可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可若是让他来处理政事,嗯,还是让他去提举太一宫吧,处理政事,非他所长!
一时间,垂拱殿里,就真如同赵佶所说的一样,两派之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了起来,争到激烈处时,双方几乎都是脸红脖子粗,就差冲上前去,用拳头来解决双方之间的争端了!
赵桓见此,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御案后面的赵佶,也露出了一丝不悦的神色,在他旁边的入内内侍省都知王忠义,见官家脸色不悦,急忙摆了一下拂尘,尖声说道:
“肃静,肃静!”
“御前争吵,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被王忠义尖叫着吼了一声后,争吵得面红脖子粗的双方,总算是安静了下来,纷纷转身,朝赵佶躬身行礼,请罪说道:“臣等御前失仪,请官家责罚。”
“都起来吧,罚俸半年,以儆效尤。”赵佶有些不悦地说道。
“谢陛下。”众人再次朝赵佶行礼后,这才又直起了身来。
赵佶转过头去,对赵桓说道:“桓儿,刚才众臣的意见,你也都听见了,你是太子,我大宋的储君,未来的皇帝。”
“你说说看,如果朕让你来处理这事,你会如何处理?”
赵桓微微沉吟了一下,然后才又站起身来才,转身朝赵佶躬身一礼,说道:“父皇,儿臣刚才在听诸位大臣说话的时候,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只是,儿臣愚笨,考虑问题,可能不够全面和深刻,诸位大臣刚刚所说的,儿臣很多都没有考虑到,听了他们的发言后,儿臣才猛地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哦?那你现在考虑得怎么样了?若是让你来处理,你会怎么做?”赵佶微微挑了挑眉头,然后又重复地问道。
“回父皇,正旦晚宴上,儿臣第一次听契丹使臣说,要与我大宋缔结姻亲之盟,儿臣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反对,我大宋公主,绝不嫁蛮夷之邦!”
赵佶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那现在呢?”
“刚才儿臣听王都知说,契丹国主之意,是要将契丹公主,送嫁至我宋国,我当时就在想,这是好事啊,既不用我大宋公主远嫁,又可以巩固宋辽两国之间的百年邦交,多好的事啊!”
“而且,纵观我华夏历史,历来都是我华夏王朝的公主,在势单力弱,不能与蛮夷正面对抗之时,迫不得已,才不得不将我华夏公主,远嫁蛮夷之邦,以暂时缓解边疆之动乱形势,巩固我华夏疆域。”
“契丹国主,将契丹公主,送嫁至我大宋,岂不是说,如今我大宋的国势,已经远超辽国,让辽国国主,不得不将契丹公主,送至我大宋,来与我大宋和亲了?”
“可后来,儿臣听了诸位大臣的话,才渐渐明白,契丹国主将契丹公主送至我大宋和亲,乃是为了向我大宋求助,想要从我大宋获得援助,以抵挡辽国东边日益崛起的女真部落!”
“无利不起早,契丹想要以一个公主,就换取我大宋对他们的经济或者军事上的支持,对抗女真部族,天下间,哪有这么好的好事!”
听了赵桓的话,赵佶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而蔡京也猛地一下睁大了眼睛,有些意外地望了赵桓一眼。
一旁的白时中,却是脸带喜色,欣喜地说道:“殿下的意思,是反对与契丹结盟,拒绝了这场姻亲之盟咯?”
赵桓微微摇了摇头,说道:“非也。”
“父皇,儿臣犹记得,去岁儿臣受封太子之时,于太庙祭祖,儿臣却梦见了太祖爷爷。”
“在梦中,太祖爷爷曾对儿
这一派以知枢密院事、太宰郑居中和中书侍郎、少宰刘正夫两人为首,力主与契丹结盟。
而另外一派,则以尚书右丞、中书门下侍郎白时中和尚书左丞余深为首,不仅反对与契丹结盟,而且还要求停止给契丹的岁币,转而与女真人结盟!
让赵桓有些意外的时候,身为朝堂上权力最大的权臣蔡京,自始至终,却是一言不发。而最受赵佶宠信的臣子,殿前太尉高俅,同样也是一言不发。
几乎与赵佶形影不离的大学士蔡攸,端坐在案几后面,双目微微闭着,像是睡着了一样。不过,他那不叫睡着,而叫——入定,道家的说法!
入定的大学士蔡攸,同样也是一言不发!
蔡京虽然自始至终都没有表态,但白时中和余深这两个中书门下的左右丞,却可以看做是他的代表,在代替他进行发言。
也就是说,白时中和余深两人的主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可以认为是蔡京的主张。
而高俅,在军事上或许还有几分他插嘴的份,但是在政事上,基本上就没有他什么事!
从入仕以来,高俅走的就是武将的升迁之道,除了在西军中镀过一次金以外,在地方上,几乎就没有出任过任何亲民官,也没有任何处理政务的经验!
在这种场合,除非是事先得到了赵佶的授意,否则高俅恐怕从头到尾,都会一言不发的。
至于蔡攸,谈论神道仙道,可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可若是让他来处理政事,嗯,还是让他去提举太一宫吧,处理政事,非他所长!
一时间,垂拱殿里,就真如同赵佶所说的一样,两派之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了起来,争到激烈处时,双方几乎都是脸红脖子粗,就差冲上前去,用拳头来解决双方之间的争端了!
赵桓见此,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御案后面的赵佶,也露出了一丝不悦的神色,在他旁边的入内内侍省都知王忠义,见官家脸色不悦,急忙摆了一下拂尘,尖声说道:
“肃静,肃静!”
“御前争吵,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被王忠义尖叫着吼了一声后,争吵得面红脖子粗的双方,总算是安静了下来,纷纷转身,朝赵佶躬身行礼,请罪说道:“臣等御前失仪,请官家责罚。”
“都起来吧,罚俸半年,以儆效尤。”赵佶有些不悦地说道。
“谢陛下。”众人再次朝赵佶行礼后,这才又直起了身来。
赵佶转过头去,对赵桓说道:“桓儿,刚才众臣的意见,你也都听见了,你是太子,我大宋的储君,未来的皇帝。”
“你说说看,如果朕让你来处理这事,你会如何处理?”
赵桓微微沉吟了一下,然后才又站起身来才,转身朝赵佶躬身一礼,说道:“父皇,儿臣刚才在听诸位大臣说话的时候,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只是,儿臣愚笨,考虑问题,可能不够全面和深刻,诸位大臣刚刚所说的,儿臣很多都没有考虑到,听了他们的发言后,儿臣才猛地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哦?那你现在考虑得怎么样了?若是让你来处理,你会怎么做?”赵佶微微挑了挑眉头,然后又重复地问道。
“回父皇,正旦晚宴上,儿臣第一次听契丹使臣说,要与我大宋缔结姻亲之盟,儿臣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反对,我大宋公主,绝不嫁蛮夷之邦!”
赵佶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那现在呢?”
“刚才儿臣听王都知说,契丹国主之意,是要将契丹公主,送嫁至我宋国,我当时就在想,这是好事啊,既不用我大宋公主远嫁,又可以巩固宋辽两国之间的百年邦交,多好的事啊!”
“而且,纵观我华夏历史,历来都是我华夏王朝的公主,在势单力弱,不能与蛮夷正面对抗之时,迫不得已,才不得不将我华夏公主,远嫁蛮夷之邦,以暂时缓解边疆之动乱形势,巩固我华夏疆域。”
“契丹国主,将契丹公主,送嫁至我大宋,岂不是说,如今我大宋的国势,已经远超辽国,让辽国国主,不得不将契丹公主,送至我大宋,来与我大宋和亲了?”
“可后来,儿臣听了诸位大臣的话,才渐渐明白,契丹国主将契丹公主送至我大宋和亲,乃是为了向我大宋求助,想要从我大宋获得援助,以抵挡辽国东边日益崛起的女真部落!”
“无利不起早,契丹想要以一个公主,就换取我大宋对他们的经济或者军事上的支持,对抗女真部族,天下间,哪有这么好的好事!”
听了赵桓的话,赵佶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而蔡京也猛地一下睁大了眼睛,有些意外地望了赵桓一眼。
一旁的白时中,却是脸带喜色,欣喜地说道:“殿下的意思,是反对与契丹结盟,拒绝了这场姻亲之盟咯?”
赵桓微微摇了摇头,说道:“非也。”
“父皇,儿臣犹记得,去岁儿臣受封太子之时,于太庙祭祖,儿臣却梦见了太祖爷爷。”
“在梦中,太祖爷爷曾对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