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图书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恪拿着玉皇大帝给的钥匙,来到灵霄宝殿核心内城的图书馆门外。
    这里是一幢古典样式的房子,长长一排,约有一百二十余米长,宽度约有二十米,屋脊高约六米,屋檐距离地面有三米左右,墙壁下端是石块,上部是厚实的木材,因为施加了某种法术,这些木材一直保持着活性,但是却不会生长出树皮,也没有枝叶,但是表面有些淡绿色,据说像这样的木料可以维持现状数千年之久而毫无变化。
    这里绝对属于灵霄宝殿的重地,并且是重中之重。
    据说得到允许进入这里观摩和学习的神并不多,但是后来都成就非凡,无一例外。
    站在门口的李恪感觉到有结界的存在,但是却看不到在哪里,面前木门触手可及,近在咫尺,但是却有一道柔和而坚实无比的能量横在面前,让他无法过去。
    这里居然没有看守,这事让他颇为惊讶,有些困惑,想象中如此重要的区域,怎么也应该有一两位神将带领一些侍卫在此巡逻才对。
    他拿起钥匙,举起来,却找不到锁孔在哪里,面前只有两扇门,而门没有上锁。
    但是钥匙出现,结界立即洞开,不再是阻隔。
    他拿着钥匙,轻轻碰触了一下紧闭的门,然后门缓缓向内打开。
    里面的书籍非常多,在视野里是四排书架,一直延伸到视野里很远的位置,与其它的许多宫殿一样,这里也是一处结界,从外面看到的空间并不算大,但是里面却很宽敞。
    置身于其间,可以感觉到那种浓郁的灵气。
    这里的书籍起码有百万册以上。
    李恪看到了许多失传已久的古籍,整套的《永乐大典》,看上去还很新,就像是刚刚印刷好之后装订出来,就这样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还有写的竹简上的《乐经》,由于竹简的笨重,所于占据了一个书架,有许多,但是以字节的数量来衡量的话其实没有多少。
    写在竹简上的《墨子》,同样有一大堆,书架上注明全套。
    写在纸上的书《青囊书》,据传是华佗所著,如今华佗在神界,想来又有许多新的研究发现。
    还有写在竹简上的《黄帝外经》,看上去挺多,因为是写在竹简上,还有一些则是刻画在龟甲上或者石板上图画,也放在同一个书架上。
    这里的典籍全都用某种法术进行过处理,全都保持着刚入库时的模样,可以肯定在遥远的未来也不会有任何变化,它们将战胜流逝的时光,永久地存在下去,哪怕是宇宙终结然后又重新开始,也不会让它们失传。
    还有《阴符》,书架上的铭牌注明这是姜子牙撰写的上古奇书,这些文字全都写在龟甲上,想来弄死了许多可怜的乌龟,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由于缺乏金属,也没有纸,所以把文字写在龟甲和骨头片上。
    《三坟》,同样写在乌龟壳上,注明是神农和黄帝所书。
    《五典》,注明是上古五帝撰写。
    《九丘》,是大禹所著,算是最早的地神州地理文献,这个书如果单纯以其中内容而言倒是没多大意义了,因为如今人间随便找几份地图都比这个详尽得多,若是电子地图的话,则更为详细和准确,但是这样的古籍,并不能用内容来衡量其价值,那是大禹亲笔所书的典籍,在如今看来,完全就是无价之宝。
    还有《归藏》,注明这是商朝时流行的占卜书籍。
    《连山》,也是上古时代的书籍。
    李恪寻思着,之所以保存这些典籍,是说明灵霄宝殿内的大神很看重这些凝聚着远古文化和思想的精粹。
    《奇门遁甲》,据说这是很有趣的书。
    此外还有许多的古籍,从汉朝发明了纸以后,竹简就没了,全都是写在纸上,书籍由此变得轻便了许多。
    李恪寻思着,在汉朝以前,做一个读书人可真是不容易,一本五千字左右的书籍,写在竹简上就是一大堆,必须得一位壮汉才能够背负,所以那个时代有学问的人必须有一个乃至一群书僮和仆人,或者一群学生以及门徒什么的,否则的话光是那些书籍就没办法搬运。
    自汉朝以后的书籍更多了,并且越来越多,越是往后,就有更多的小说,文字渐渐趋于复杂化和精细化。
    李恪还想到一问题,那就是神为什么没有创造出更复杂也更为精致的文化?难道这是由于神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个貌似有点奇怪,按理说神更聪明,更富有智慧,有更强的思维和各种能力,但是在文化方面却一直受到人间和仙界的影响和促进。
    很显然,大神的数量不够多,而且大部分都注重修行,以及生活当中的享乐,缺乏去精研某种学问或者技术的念头,所以在灵霄宝殿的神为了弥补不足,只能从人间或者仙界选拔那些极为出色的人或者仙人,让他们直接到这边来。
    继续往里走,看到了更多的书籍,光是修行的书籍就不少于一万册。
    先看哪一本比较好?
    就算全部简单拿出来看看封面和介绍以及作者的名字,也得花费很多时间。
    先参观一下这里好啦,李恪这样想,等转悠一趟出来之后,再决定去看什么书。
    这时候突然想起,也不知道能否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