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1/2)
丹参事件随着亳州步兵押队孔盛被抓和指挥副使祝勤自尽,似乎落了帷幕。淮南王与九郎商议后,将详情写入密件,派人快马加鞭地赶回汴梁通报官家去了。
而九郎在府衙休养了两天后,便准备正式启程去往鹿邑太清宫。
淮南王听闻他要走,一大早便带着人马赶到府衙。“令嘉怎不在这儿多待几日?我听手下说,你当时似乎摔得不轻,万一在赶路时再加重了伤情,我岂不是罪魁祸首了?”
九郎拱手道:“此事与皇叔又无关系,鹿邑县离亳州甚近,路上我自会小心。再者这次出来本就是要替嬢嬢祈福消除病痛,半道出了事已是意外,再耽搁下去就更是不该了。”
他这样说了,淮南王也没法再挽留,只得道:“按理说,太后抱恙,我也该陪你一同去太清宫替她祷告一番。只不过……”他屈指摩了摩下颔,略显尴尬地笑了笑,“我前几日里饮酒狂欢,如此身子去那清修之地只怕不妥,没得冲撞了仙人,倒反而坏事。你自管先去鹿邑,待我斋戒三天后再赶去那里与你会面,怎样?”
九郎微笑了一下:“如此也可。”
言既已罢,淮南王便率领众手下,连同亳州官员送九郎出了城。
这一行人马就此直往鹿邑而去,前前后后迤逦绵长,最前方鼓磬箫笛奏响乐音,沿途百姓远远望见,便皆在路边跪拜叩头。其后上百名卫士们持金戈银戟,两列内侍则持流苏华盖、五色旗帜,上绘有龙虎云彩、三足金乌。元昌等神卫军座下骏马皆佩玉笼金,衬着诸禁卫的泛青甲胄,更是神采不凡。
九郎所乘之辇车车顶为镂金莲叶攒簇四柱,四面栏槛镂玉盘花,车前四匹骏马通体墨黑,颈下红丝串着铜铃,风声间铃音洌洌,一步一震。
冯勉等贴身内侍自是紧随辇车左右,双澄此时已不再是黄门打扮,但也未曾换回女装,依旧着一身黑色劲装,长发高高束起,远望去就是个俊秀少年。只是这一路上再不能接近九郎,没来由地有些落寞。
临近黄昏时分,这一行人马抵达了鹿邑县。县令等人在城门口早早等候相迎,见车驾临近,急忙上前拜见。九郎与之简单交谈后,便让县令引着直接赶往城东。
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双澄回望那古驳城墙,城门上方的“鹿邑”二字刚劲有力,可她在脑海中却怎么也寻不到相关的记忆。
******
平野迢迢,暮色渐起。夕阳从云层后投射出最后一缕金灰色光线时,茫茫平原尽头终于出现了巍巍壮观的建筑。
鼓乐声中,双澄颇为震惊地望向前方。余晖金芒席卷天地,琼楼玉宇静穆伫立,仿似亘古以来便生长于此大地,承历了千万年风霜雪露,阅闻了数百世沧海桑田,消减了华丽朱色,尽显出古朴本原。
悠扬的丝竹渐被沉重的钟鼓取代,一声声震荡在心间。队伍离那宫观大门越来越近,双澄的心亦渐渐提起。这仿佛天上宫阙一般的地方,原来是真的存在,而并非自己幼时的臆想。
太清宫,那三个飘逸如云的赤金大字,亦逐渐浮现在眼前了。
宫观正门前的杏黄幡子随风飘展,玉阶两侧早有许多道人等候。另有一群身穿褐色圆领长袍的内侍分列于道路两侧,原来是钱桦、李善等人早已被派往此处先行布置。双澄望到钱桦那大腹便便的样子,想到之前与他发生的矛盾,便悄悄往后退去。
此时太清宫宫主栖云真人已带着众弟子上前相迎。内侍打开华彩车门,九郎在冯勉的搀扶下出了辇车。因今日尚不会正式打醮祈福,故此他未换上祭服,仍是素白罗缎暗金滚边的锦袍,外罩着玄黑貂裘。
栖云真人已是须发皆白,手持拂尘,微笑着稽首道:“多年不见,广宁王已成翩翩少年,实是时光荏苒,令贫道不胜感慨。”
九郎颔首还礼:“不过虚度光阴而已,真人倒是愈加鹤发童颜,风骨尤健。”
真人一笑,伴着九郎缓步登上长长玉阶,除冯勉在旁搀扶之外,其余众人皆随侍其后。
站在队伍最后的双澄并未听清他们的对话,只跟着他们慢慢走上台阶。夜风初起,她若有所思地停下脚步。宫中钟声绵长,朱红色大门依次而开,馥郁芬香弥漫风中,飘飘浮浮,勾起了她的梦。
******
曲径通幽,竹影姗姗,一盏盏明灯在前引路,洒下斑斑亮痕,在清修之境犹如流萤。
双澄随着众人穿过一道道长廊,耳畔响彻不绝的仍是渺远钟声。抬头望月,只觉夜幕清寒,自己竟好似迷失了方向的燕。
忽听得有人唤她,转身间冯勉已至近前。“打醮祈福要在明日才开始。”他和气地笑道,“九哥叫你早点休息,再有,他说这里是道人们清修的地方,你没事不要随意走动。”
“我都记不清怎么走进来的……”她小声说了句,遥望见前方一座大殿下,身披貂裘的九郎在与栖云真人低声交谈,真人频频点头,似是应承着什么。
九郎抬头望向她这边,冯勉见状,便带着双澄走了过去。此时栖云真人吩咐众弟子领九郎的随从们分赴各处休息,双澄因问道:“我今晚跟谁住呢?”
九郎看看她,道:“他们自会安排,适才冯勉可曾
而九郎在府衙休养了两天后,便准备正式启程去往鹿邑太清宫。
淮南王听闻他要走,一大早便带着人马赶到府衙。“令嘉怎不在这儿多待几日?我听手下说,你当时似乎摔得不轻,万一在赶路时再加重了伤情,我岂不是罪魁祸首了?”
九郎拱手道:“此事与皇叔又无关系,鹿邑县离亳州甚近,路上我自会小心。再者这次出来本就是要替嬢嬢祈福消除病痛,半道出了事已是意外,再耽搁下去就更是不该了。”
他这样说了,淮南王也没法再挽留,只得道:“按理说,太后抱恙,我也该陪你一同去太清宫替她祷告一番。只不过……”他屈指摩了摩下颔,略显尴尬地笑了笑,“我前几日里饮酒狂欢,如此身子去那清修之地只怕不妥,没得冲撞了仙人,倒反而坏事。你自管先去鹿邑,待我斋戒三天后再赶去那里与你会面,怎样?”
九郎微笑了一下:“如此也可。”
言既已罢,淮南王便率领众手下,连同亳州官员送九郎出了城。
这一行人马就此直往鹿邑而去,前前后后迤逦绵长,最前方鼓磬箫笛奏响乐音,沿途百姓远远望见,便皆在路边跪拜叩头。其后上百名卫士们持金戈银戟,两列内侍则持流苏华盖、五色旗帜,上绘有龙虎云彩、三足金乌。元昌等神卫军座下骏马皆佩玉笼金,衬着诸禁卫的泛青甲胄,更是神采不凡。
九郎所乘之辇车车顶为镂金莲叶攒簇四柱,四面栏槛镂玉盘花,车前四匹骏马通体墨黑,颈下红丝串着铜铃,风声间铃音洌洌,一步一震。
冯勉等贴身内侍自是紧随辇车左右,双澄此时已不再是黄门打扮,但也未曾换回女装,依旧着一身黑色劲装,长发高高束起,远望去就是个俊秀少年。只是这一路上再不能接近九郎,没来由地有些落寞。
临近黄昏时分,这一行人马抵达了鹿邑县。县令等人在城门口早早等候相迎,见车驾临近,急忙上前拜见。九郎与之简单交谈后,便让县令引着直接赶往城东。
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双澄回望那古驳城墙,城门上方的“鹿邑”二字刚劲有力,可她在脑海中却怎么也寻不到相关的记忆。
******
平野迢迢,暮色渐起。夕阳从云层后投射出最后一缕金灰色光线时,茫茫平原尽头终于出现了巍巍壮观的建筑。
鼓乐声中,双澄颇为震惊地望向前方。余晖金芒席卷天地,琼楼玉宇静穆伫立,仿似亘古以来便生长于此大地,承历了千万年风霜雪露,阅闻了数百世沧海桑田,消减了华丽朱色,尽显出古朴本原。
悠扬的丝竹渐被沉重的钟鼓取代,一声声震荡在心间。队伍离那宫观大门越来越近,双澄的心亦渐渐提起。这仿佛天上宫阙一般的地方,原来是真的存在,而并非自己幼时的臆想。
太清宫,那三个飘逸如云的赤金大字,亦逐渐浮现在眼前了。
宫观正门前的杏黄幡子随风飘展,玉阶两侧早有许多道人等候。另有一群身穿褐色圆领长袍的内侍分列于道路两侧,原来是钱桦、李善等人早已被派往此处先行布置。双澄望到钱桦那大腹便便的样子,想到之前与他发生的矛盾,便悄悄往后退去。
此时太清宫宫主栖云真人已带着众弟子上前相迎。内侍打开华彩车门,九郎在冯勉的搀扶下出了辇车。因今日尚不会正式打醮祈福,故此他未换上祭服,仍是素白罗缎暗金滚边的锦袍,外罩着玄黑貂裘。
栖云真人已是须发皆白,手持拂尘,微笑着稽首道:“多年不见,广宁王已成翩翩少年,实是时光荏苒,令贫道不胜感慨。”
九郎颔首还礼:“不过虚度光阴而已,真人倒是愈加鹤发童颜,风骨尤健。”
真人一笑,伴着九郎缓步登上长长玉阶,除冯勉在旁搀扶之外,其余众人皆随侍其后。
站在队伍最后的双澄并未听清他们的对话,只跟着他们慢慢走上台阶。夜风初起,她若有所思地停下脚步。宫中钟声绵长,朱红色大门依次而开,馥郁芬香弥漫风中,飘飘浮浮,勾起了她的梦。
******
曲径通幽,竹影姗姗,一盏盏明灯在前引路,洒下斑斑亮痕,在清修之境犹如流萤。
双澄随着众人穿过一道道长廊,耳畔响彻不绝的仍是渺远钟声。抬头望月,只觉夜幕清寒,自己竟好似迷失了方向的燕。
忽听得有人唤她,转身间冯勉已至近前。“打醮祈福要在明日才开始。”他和气地笑道,“九哥叫你早点休息,再有,他说这里是道人们清修的地方,你没事不要随意走动。”
“我都记不清怎么走进来的……”她小声说了句,遥望见前方一座大殿下,身披貂裘的九郎在与栖云真人低声交谈,真人频频点头,似是应承着什么。
九郎抬头望向她这边,冯勉见状,便带着双澄走了过去。此时栖云真人吩咐众弟子领九郎的随从们分赴各处休息,双澄因问道:“我今晚跟谁住呢?”
九郎看看她,道:“他们自会安排,适才冯勉可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