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2/4)
峰,早早地便择了院,此时还待在这里不过是为凑热闹,真正还未择院的人寥寥可数,各院今年的报考人数已经基本尘埃落定。
而各院的报考人数比例,在此时的经义坪上,可以十分直观地看出来:儒医商等家的圆台前人头攒动,尤其以儒家为最,而名、农、阴阳,乃至纵横几院的圆台前却寥寥落落,几乎没几个人。
此时圆台上的讲课并未停止,但与方才乡民们还在时不同,那时圆台上讲课的多是各院学子,很少有各院的山长亲自授课,但此时,圆台上的人几乎都是各院山长甚至院长。那些已经择了院却还滞留在经义坪的,便多半是为了听这些山长们讲授,毕竟对于这些还未进入书院的学子们来说,此时听听山长们的讲授便似乎离书院更近一些,还有些学子深信此时听了课。而对于各院来说,这也是吸引学子的一个手段,为了争取到更多更好的生源,各院山长们无不使出浑身解数。
此时到了尾声,负责讲授的山长们便也有些意兴阑珊,许多都已下了圆台,如此一来还在圆台上讲授的便多是山长们的得意弟子。
日头逐渐到了正午,距离下午的第一场考核没剩多少时间,许多学子都纷纷散去,只有部分心大或者今日无需考核的学子还滞留在此。放眼望去,十一座圆台之上,讲授的人基本都已从长须飘飘的山长们变成了身着各院院服的学生。
只有一个圆台上例外。
卜若地已经讲了整整一个时辰,直讲得口干舌燥,但看着自家圆台前稀稀落落的小猫三两只,再看看旁边儒院的黑压压人头攒动,硬是撑到了日头升到正中才下了圆台,将农院的另外一位,也是唯一一位除他以外的山长换上圆台。
方一跳下圆台,便见一个瘦脸无须身着儒服的中年人朝自己走来。
“卜山长,今日费了这许多唾沫,可有招揽到一二学子?”那中年人摸摸自己没胡须的下巴,旋即又似恍然大悟般说道:“哎哟,我怎么忘了!农院不过每年不过收三五十人,名额如此稀少,想来此时报考的学子定已是招收人数的十数倍了吧?”
说着便走向圆台旁的一副桌椅旁,那里坐着个身着土黄色制服的农院学生,学生面前的长桌上放着一卷名册和许多未用的白纸,以及印章等物。
见山长到来,虽说是别院山长,那农院学子还是忙起身致礼,只是还未等他礼数做全,那儒院山长便看也不看她,一把捞起桌上的名册,兀自翻阅起来。
“……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咦,没了?”他将名册从前翻到后,一一念着名册上报考学子的序号,一直念到了三十九,随即便一脸讶异状。
带着那一脸讶异,他转过身,朝着身后皱着脸跟过来的卜若地扬声道:“卜山长,我记得今年农院可是要招收四十个学生的,可都到了这时了,报考的学子竟才三十九,你说这可怎么是好啊?要不,我去劝劝那些一心要进儒院的学生们?儒院今年的报考学子人数可又超出预计的十倍之数了,那些没信心考中的学子,兴许会另辟蹊径想入农院?毕竟农院可比儒院好进得多,就怕这些学子心志坚定,劝不动!不过卜山长放心,你我相交一场,急友之所急,好友有难不得不帮,今日我好歹也要给你哄来一个,凑够这四十之数!”
卜若地冷笑一声,劈手夺过记名册子,口中毫不客气地骂道:“崔王八,我农院的事不劳你费心!”
被唤作“崔王八”的儒院山长脸色登时铁青。
他姓崔名实,号望斋,又因在家中行八,外人便多以崔忘斋或崔八郎称之,唯独卜若地,因两人向有不合,便恶心人地给他起了个“忘八”的外号,说是取其名号第一字和排行,加上姓便是“崔忘八”,可有耳朵的都听得出,他方才喊的不是“忘八”而是“王八”!
上次卜若地这般唤他,两人便当着其他数位山长的面好好闹了一场,只差没如那后院妇人一般挠脸抓头发,嘴里的损话儿却俱是一溜儿一溜儿的,虽还没跑到下三路上,却也实在算不上雅。
这是卜若地第二次这么唤他,虽然仍旧是他先撩拨的,崔实却还是不由怒火冲天,上前一步正要跟那老小子好好理论一番,却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卜山长,这女童说是要参加农院的考核。”
闻言,卜若地、崔实,连同那空气般站在一旁的农院学子,都齐齐朝声音来处望去。
☆、第35章 泼脏水
看着那眼前说话的清俊少年,崔实惊讶地叫道,“周贤侄?”
周清晗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朝崔实微微欠身,道:“崔山长,清晗既在书院求学,与山长便是师徒之谊,山长直呼学生名字即可,无需以家中关系论交。”
崔实脸色微僵,正待说些什么,就听卜若地又惊又疑,还带着一丝极不明显的喜悦的声音:“兰丫头?!你想入书院?!”
崔实这才想起方才周清晗那句话,目光掠过周清晗,便看到他身旁站着一个脸色苍白的儒服少年,而少年旁边,是一个年纪不过七八岁,背着个大大的书篓的小姑娘。
思及周清晗方才那话,崔实当即笑不可抑,捂着嘴巴指着那小姑娘,又指指卜若地,断断续续地道:“
而各院的报考人数比例,在此时的经义坪上,可以十分直观地看出来:儒医商等家的圆台前人头攒动,尤其以儒家为最,而名、农、阴阳,乃至纵横几院的圆台前却寥寥落落,几乎没几个人。
此时圆台上的讲课并未停止,但与方才乡民们还在时不同,那时圆台上讲课的多是各院学子,很少有各院的山长亲自授课,但此时,圆台上的人几乎都是各院山长甚至院长。那些已经择了院却还滞留在经义坪的,便多半是为了听这些山长们讲授,毕竟对于这些还未进入书院的学子们来说,此时听听山长们的讲授便似乎离书院更近一些,还有些学子深信此时听了课。而对于各院来说,这也是吸引学子的一个手段,为了争取到更多更好的生源,各院山长们无不使出浑身解数。
此时到了尾声,负责讲授的山长们便也有些意兴阑珊,许多都已下了圆台,如此一来还在圆台上讲授的便多是山长们的得意弟子。
日头逐渐到了正午,距离下午的第一场考核没剩多少时间,许多学子都纷纷散去,只有部分心大或者今日无需考核的学子还滞留在此。放眼望去,十一座圆台之上,讲授的人基本都已从长须飘飘的山长们变成了身着各院院服的学生。
只有一个圆台上例外。
卜若地已经讲了整整一个时辰,直讲得口干舌燥,但看着自家圆台前稀稀落落的小猫三两只,再看看旁边儒院的黑压压人头攒动,硬是撑到了日头升到正中才下了圆台,将农院的另外一位,也是唯一一位除他以外的山长换上圆台。
方一跳下圆台,便见一个瘦脸无须身着儒服的中年人朝自己走来。
“卜山长,今日费了这许多唾沫,可有招揽到一二学子?”那中年人摸摸自己没胡须的下巴,旋即又似恍然大悟般说道:“哎哟,我怎么忘了!农院不过每年不过收三五十人,名额如此稀少,想来此时报考的学子定已是招收人数的十数倍了吧?”
说着便走向圆台旁的一副桌椅旁,那里坐着个身着土黄色制服的农院学生,学生面前的长桌上放着一卷名册和许多未用的白纸,以及印章等物。
见山长到来,虽说是别院山长,那农院学子还是忙起身致礼,只是还未等他礼数做全,那儒院山长便看也不看她,一把捞起桌上的名册,兀自翻阅起来。
“……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咦,没了?”他将名册从前翻到后,一一念着名册上报考学子的序号,一直念到了三十九,随即便一脸讶异状。
带着那一脸讶异,他转过身,朝着身后皱着脸跟过来的卜若地扬声道:“卜山长,我记得今年农院可是要招收四十个学生的,可都到了这时了,报考的学子竟才三十九,你说这可怎么是好啊?要不,我去劝劝那些一心要进儒院的学生们?儒院今年的报考学子人数可又超出预计的十倍之数了,那些没信心考中的学子,兴许会另辟蹊径想入农院?毕竟农院可比儒院好进得多,就怕这些学子心志坚定,劝不动!不过卜山长放心,你我相交一场,急友之所急,好友有难不得不帮,今日我好歹也要给你哄来一个,凑够这四十之数!”
卜若地冷笑一声,劈手夺过记名册子,口中毫不客气地骂道:“崔王八,我农院的事不劳你费心!”
被唤作“崔王八”的儒院山长脸色登时铁青。
他姓崔名实,号望斋,又因在家中行八,外人便多以崔忘斋或崔八郎称之,唯独卜若地,因两人向有不合,便恶心人地给他起了个“忘八”的外号,说是取其名号第一字和排行,加上姓便是“崔忘八”,可有耳朵的都听得出,他方才喊的不是“忘八”而是“王八”!
上次卜若地这般唤他,两人便当着其他数位山长的面好好闹了一场,只差没如那后院妇人一般挠脸抓头发,嘴里的损话儿却俱是一溜儿一溜儿的,虽还没跑到下三路上,却也实在算不上雅。
这是卜若地第二次这么唤他,虽然仍旧是他先撩拨的,崔实却还是不由怒火冲天,上前一步正要跟那老小子好好理论一番,却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卜山长,这女童说是要参加农院的考核。”
闻言,卜若地、崔实,连同那空气般站在一旁的农院学子,都齐齐朝声音来处望去。
☆、第35章 泼脏水
看着那眼前说话的清俊少年,崔实惊讶地叫道,“周贤侄?”
周清晗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朝崔实微微欠身,道:“崔山长,清晗既在书院求学,与山长便是师徒之谊,山长直呼学生名字即可,无需以家中关系论交。”
崔实脸色微僵,正待说些什么,就听卜若地又惊又疑,还带着一丝极不明显的喜悦的声音:“兰丫头?!你想入书院?!”
崔实这才想起方才周清晗那句话,目光掠过周清晗,便看到他身旁站着一个脸色苍白的儒服少年,而少年旁边,是一个年纪不过七八岁,背着个大大的书篓的小姑娘。
思及周清晗方才那话,崔实当即笑不可抑,捂着嘴巴指着那小姑娘,又指指卜若地,断断续续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