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第113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越多了,其中不乏世家大族,高官显贵在背后支持的,本来也是想让这些报纸成为他们的喉舌。
    如今“喉舌”也不过只能挑挑这种小毛病,反而证明母后的行事是大势所趋。
    见她脸上的表情放松下来,阿喜又笑道,“再说,你也把陛下想得太脆弱了。一个人只要做事,质疑和非议都是不可避免的。何曾见陛下因此而迟疑过?不如说,正因为那么多人都认为这种事是乱了纲常伦理,所以才一定要做。”
    什么是纲常伦理?
    是束缚在他们身上一层又一层的枷锁,让人愚钝、蒙昧、死气沉沉,只能在划下来的范围内行动。
    不考虑事实和现状,一味地因循教条,这种东西,早就应该被打破了。
    陛下治国,从来不是依循纲常。不过现在看来,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第099章 女皇
    事实证明, 阿喜是对的。
    无论暗地里怎么想,但是没有人站出来公开反对。而那些议论的热度,也始终只维持在报纸上, 朝廷这边则是一直保持沉默。
    随着这个消息越传越广,支持的声浪也越来越大。
    贺星回在民间的影响力,已经深入了每一个角落里,老人们对比着二十年前的日子和现在,孩童和年轻人们细数着这些年来出现的新鲜事物, 没有谁能不喜欢她,不崇敬她。
    世家所谓的“人望”一直只集中在内部, 并没有重视过这些普通人的想法, 也不知道他们爆发出来的力量会如此强大, 街头巷尾、村前屋后,人人都在议论,人人都在支持。
    甚至让人恍惚地生出一种“天命所归”之感。
    开明十五年的最后三个月,就在这种表面平静、暗里微澜的情况下过去了。
    最终,朝臣们也没有商议出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方案, 来反对这对至尊夫妻。而在这段时间里, 礼部也已经将禅位大典的每一处礼节和流程都整理了出来,确保每一处都有来历,然后才上呈御览。
    陆裳是在十二月底才匆匆赶回烨京的。
    她的任期还没到,这次是专门为了禅位的事回来的。这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她自然想亲眼看到,亲身经历。
    事实上, 暗地里请假的、找理由回京的官员并不少。特别是开明以来入朝的那些年轻官员们, 谁都不愿意错过这个贺星回人生中最荣耀的、千载难逢的时刻。
    至于涌入京城, 想要凑这份热闹的商人、百姓和世族寒门的读书人, 更是不知凡几。
    烨京城内外的客栈和旅店都住满了,比士子们赶考的时候还要热闹。——或者说,这热闹中的很大一部分,本来就是各地赶考的士子凑出来的。今年虽然有这么一件大事,却并不影响春闱的安排。反正都是要上京赶考,他们自然不介意提前一两个月赶来。
    远远地看到烨京城高大的城墙,车夫舒了一口气,转头道,“家主,已经能看见烨京城了。”
    虽然陆裳早就在安排各种事务,腾出假期,但时间还是很紧迫的,所以他们这一路紧赶慢赶,就怕错过了。幸而这两年来,大部分的国道都被修整得差不多了,这一路畅通无阻,只花了从前一半的时间,就赶到了。
    陆裳虽然算计着时间,知道不会迟,但听到这话,还是忍不住掀起车壁的帘子,往外望去。
    如今的烨京城人烟稠密,远远地就能看清那种热闹。陆裳看了一会儿,确定城郭的规模又比自己走的时候扩大了一些。
    远观只令人感慨,身处其中,才能真正领会到那份热闹。
    马车驶到城门口,又一次停了下来,因为这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家主,可要我上前通禀一声?”车夫问。
    城门口虽然不准插队,但官员们只要通报了身份,就可以直接入内。这倒不是特权,只是怕耽误了正事。百姓若是有就医之类的急事,只要拿出证明,也会直接放行。
    这回陆裳没有掀开帘子,直接道,“不必。”
    她在烨京城也算是个名人,认识她的人并不少,而她不想惊动谁,只隔着车帘,静静地听着四周的人群寒暄说笑。他们的话题千奇百怪,颇有一些陆裳不知道的新闻,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话题,最终都会转到皇帝禅位、女皇登基的事情上去。
    这个时候,关于这件事的争论早就已经结束了。所以这些人提起来,只是觉得新鲜有趣,毕竟女皇登基,这是自从人类有历史记录以来从未有过的事,算是开了一次先河。
    不过,皇后开的先河本来也已经很多了,所以要是因此就大惊小怪,反而会被人鄙视。
    陆裳听到这里,不由微微一笑。
    进了城,这里比城外还热闹。因为人多,即便已经临近新年,街上的商铺和摊位很多都还在营业。幸而新修的道路已经被拓宽了,行人和车辆走的路也被分开,虽然难免有挤占之事发生,但从进城到回家,一次拥堵都没有发生过。
    陆裳猜想,应该是京兆府和禁卫军共同派人巡逻,维持秩序的结果。
    这么多人入城,总不能放任,必然要加强防卫工作,确保道路通畅只是顺便的事。不过,陆裳记得自己之前看邸报,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