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恶婆婆只想养老 第23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干粮全咽下去。
    她知道如今不是矫情的时候,能吃多少就尽量吃多少,最要紧的是保住性命。
    她的脸苍白得毫无血色,未愈的风寒加上一路舟车劳顿,明明疲倦得气奄息息,但就是无法睡去。
    只要一闭上双眼,罗家上下四、五十口人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一一划过,大家或平静或笑脸盈盈地望着她,似乎无声的询问:他们的大仇报了吗?
    一想起这些被大火吞噬的身影,罗霁月的耳边似乎仍然能清晰的听到当日的哀嚎之声。
    端午盛会前一日,她应好姐妹的邀请出门做客,本想一大早赶回来与妹妹一同去城外观看龙舟大赛的,可她的马车才近门前,家里的忠仆财叔就冲出来忙将她拉到一边藏起来。
    亲眼目睹了一群凶神恶煞的恶徒,将全家上下所有的人全都杀死在血泊里。
    特别是她的小妹,不过是个才五岁的孩子啊,一大早兴匆匆的守在前院,就是等她这个姐姐前来接她,可那些恶心病狂的恶人连那么小的孩子都不放过。
    罗霁月眼睁睁的看着尖刀直接穿透小妹单薄的小胸膛,那恶人将她挑在刀尖上,看鲜血涌出浸透地面,染红了罗家的门口。
    似乎现在鼻端仍然能闻到那带着铁锈、散发着小妹温热气息的味道。
    要不是被财叔死死的按住,罗霁月倒觉得自己当时就冲出去,哪怕咬掉那恶人一块肉,就算一样没命,也要比现在独自一个忍受心里撕心裂肺的痛来得好一些。
    那些人杀了人,临走前还放了一把火,她生活了整整十七年的罗家便被付诸一炬,连同他们杀人的罪证一并销毁在飞灰烟灭之中。
    当时罗霁月根本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了,是财叔交给她一个账本,让她进京告状替父母家人讨要公道。
    可是他们的进京之路一点都不顺利,不时有黑衣人围追堵截。
    就在他们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就快要踏进京城的地界时,就连财叔也没能躲过去,为了替自己争取一线生机,主动暴露了位置。
    罗霁月一个人好不容易才在大雨的掩护下冲出包围圈,走投无路之下在官道拦截路人,希望能求得帮助。
    马车外的这些人以钦差大人的随从自居,虽然她此时分辨不出真假,但除了与他们一道返回江陵府城,她已经别无他途。
    这一路的经历告诉她,京城的状不是那么好告的,就算自己能摆脱那些黑衣人的追杀,告到衙门里那些人官官相护,依然无法为家人报仇雪恨。
    她如今唯一能依仗的便只有彻查军粮案的钦差大人。
    目睹了全家的惨剧,又历经逃难,她早已不再是那个江陵府大粮商家的娇娇千金,早已在血海深仇中飞快的成长起来了。
    罗霁月已经打定了主意,若那个祁英小哥所说的都是真的,她就将账册交给钦差大人,如果不是,那本账册就伴随着她,一起去与家人团聚,成为永久的秘密吧。
    马车外,祁英并不知道罗霁月所想,只一心催促大家加紧时间赶路。
    眼看着距离江陵府城越来越近,他也越发急切。
    自从与罗姑娘同行之后,他们的队伍便遇到了几拨人的突袭。
    祁英不是傻子,自然明白这是罗姑娘身上有秘密,还是拿捏那些人的重要把柄。只要将人完好无损的交给主子,令一切真相大白,他才能高枕无忧。
    江陵府城里,摆放在祁衍之面前的是郑县令奉上的账册,里面全是沈央当年查到的事关军粮的去向明细。
    他在空白的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罗字,然后还画了一个圈,一双剑眉被皱得死紧,整个人烦躁难安。
    线索到这里就全断了!
    当年就搅合进军粮案的罗家已经被人抢先一步烧成了白地,满门无一活口,真正做到了死无对证!
    端午盛会那日的大火原来蹊跷在这里,竟然是为了掩盖他们杀死罗家满门的事实。
    第399章 灯下黑
    “王爷,算算日子,祁英那小子应该快回来了,说不定那罗氏女会带来新的转机?”
    陶老先生见祁衍之愁眉不展的样子十分揪心。
    为了破获这起军粮案,自家主子已经在江陵府盘桓数月,虽然案情有了重大转机,但显然想要将幕后主使绳之以法还明显证据不足。
    嘴里虽然说着劝慰主子的话,其实陶老先生的内心也十分矛盾。
    既希望自家王爷能不辱使命大功告成,早日将真相大白于天下,替十多年前枉死的将士们讨还一个公道,但也希望别查获得太过清楚明白。
    这起年长月久的案子牵涉人员之广、性质之恶劣,都实属罕见。
    陶老先生有预感,这件案子很可能会牵涉到储位之争,那无论结果如何,自家一直保持中立的主子都会被陷入被动的位置,将左右为难。
    “不好说啊!”祁衍之将笔放下,重重的叹了口气,“罗家满门被灭,仅存罗氏女一条漏网之鱼……”
    一条漏网之鱼会如何,他还来不及说完,就被门外突然闯进来的人给打断了。
    “王爷,罗氏女带回来了!”
    是离开江陵府一月有余的祁英。
    长途奔波最折磨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