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3/4)
完成任务,也就爽快地从衣兜里掏出两张大团结付了钱。
到了上班那天,尤晓莺起了个大早,简单地把头发扎成马尾,在脸上抹了些尤母平常舍不得用的雪花膏,便出门往东城供销社去。
尤晓莺到得早,供销社的铁门上还挂着锁,她就站在门边等着。不多时,便远远地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烫着齐耳卷发的女子不紧不慢的走过来,掏着钥匙准备着开门。大概是看尤晓莺一直站在门口,就张口问道:“同志,是来买东西,还是有什么事?”
尤晓莺连忙笑着应道:“同志,你好。我叫尤晓莺,今天是来上班的。”说着帮着女子把打开的铁门往两边推。
“喔,你就是晓莺吧!来得挺早的。”女子闻言很热情地伸出手,“之前就听吴主任提过你,我姓刘,算是东城这边的负责人,你叫我刘姐吧!”
尤晓莺和刘姐握了握手,客气道:“刘姐好,以后麻烦您了。”
“客气什么,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刘姐就一边准备开门营业,一边语气自豪地给尤晓莺简单地介绍着供销社的大致情况,“要说我们供销社真心不错,不必那些国营大厂差,每天只上八个小时,每周还有一天小礼拜可以休,上班的时候单位中午还供应一顿午餐……”
尤晓莺顺着刘姐的谈兴不时地点一下头,姿态放得很低,虽然刘姐嘴上说让她不要客气,她却并不当真。谁上班第一天就敢和领导真不客气的,又不是缺心眼!
营业员陆陆续续来上班了,刘姐看人齐了,便让尤晓莺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和同事间相互认识。之后,就把尤晓莺带到销售布料柜台,开始交待起具体的工作内容。
“其实,布料这柜台工作挺轻松的,平时人流量也不大,毕竟咱老百姓一年就那点布票,一般也是逢年过节的才来扯点布做身新衣裳。社里基本上三个月进一批新货,柜台上你每个月月底盘点一次货就行了”
“记得注意的就是给来买布的群众量尺寸的时候呢,你稍微多放那么一两指宽的布,要知道像棉布这些一下水多少是会缩的。”刘姐拿着匹布放在柜台上,用木尺演示给尤晓莺看,“之前就遇见有老乡拿着缩了水的布来胡搅蛮缠,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做到既不让群众吃亏,也不能让集体有损失。”
尤晓莺点点头,向刘姐虚心求教:“刘姐,我记住了。还有不有什么事需要注意的?”
刘姐又想了想,指着货架上另一些布叮嘱:“这边架子上的的确良、灯芯绒、涤卡,都是些高档布料,我们不收配给的布票,价格贵,买的人也少。平常要是有人想看看,是可以的,但是一定不能让人摸,要是弄脏了没人买,你也赔不起。”
尤晓莺又连忙应是,大概是看她态度不错,刘姐就好意的小声提醒:“中午一般柜台没客人了,就可以去吃午饭,你自己机灵点,不然晚了可没饭吃。”
尤晓莺这才明白前几天那个营业员为什么态度差,原来自己耽误人家吃饭了。
她带着几分真心地向刘姐道了谢,这个年代的人很淳朴,大多数人相处时始终都带着几分善意。
因为不是赶集天,来买布料的人也不多,凭票卖布也没什么难度,尤晓莺上手很快,花了半天就游刃有余了。刘姐在一旁看了尤晓莺的表现,还表扬了她几句。
一起上班的基本上都是一二十岁的年轻姑娘,虽然偶尔间有些鸡毛蒜皮的小摩擦,尤晓莺也不太爱和人计较,再加上有意交好,上班没几天就和一群同事打成一片,还和邻柜买日用品的营业员达成了同盟,把中午吃饭的问题解决了。
工作忙碌却充实,尤晓莺也没忘了和冯露常常联系。对她来说,冯露不仅是高中三年的同窗,还是错失经年和自己无话不谈、真心相待的至友,也因此格外珍惜两人的感情。
和尤晓莺没差几天,冯露也开始在剿丝厂上班了,偶尔来找她的时候会聊起一些高中同学毕业后的近况:像是某某去了什么工厂上班,谁又进了哪个局里工作的……
冯露不仅人漂亮,性格也大方开朗,在学校的时候人缘相当好,毕业后和大多数人也常有来往。
对于尤晓莺来说,自己高中毕业都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她重新回来那天整个人也是昏昏噩噩的,班里的同学也是一晃而过,冯露提起的好多人都没什么印象。
但冯露提起一个人名时,尤晓莺还是留了意,“陶姜”,这个安县的未来首富。冯露应该和陶姜关系还不错,提起他还多说了几句。
尤晓莺这才知道,陶姜原来还是他们班的班长,父母都是机械厂的职工,家里还有个哥哥,他现在也进了县里的机械厂当工人。
当时尤晓莺就在想:陶姜这个人,难道从学生时代就表现出了领气质?她记忆里县机械厂是在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效益下降的,陶姜大概就是那个时候下了岗开始下海经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吧!
冯露有时也旁敲侧击地和尤晓莺提起了方远的事情:方远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学校,他考上了省城的x大,据说把整个长宁镇中都轰动了。方远却一直没去领通知书,班主任唐老师感觉方远这样放弃x大太可惜了,还亲自去他家劝了他父母,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到了上班那天,尤晓莺起了个大早,简单地把头发扎成马尾,在脸上抹了些尤母平常舍不得用的雪花膏,便出门往东城供销社去。
尤晓莺到得早,供销社的铁门上还挂着锁,她就站在门边等着。不多时,便远远地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烫着齐耳卷发的女子不紧不慢的走过来,掏着钥匙准备着开门。大概是看尤晓莺一直站在门口,就张口问道:“同志,是来买东西,还是有什么事?”
尤晓莺连忙笑着应道:“同志,你好。我叫尤晓莺,今天是来上班的。”说着帮着女子把打开的铁门往两边推。
“喔,你就是晓莺吧!来得挺早的。”女子闻言很热情地伸出手,“之前就听吴主任提过你,我姓刘,算是东城这边的负责人,你叫我刘姐吧!”
尤晓莺和刘姐握了握手,客气道:“刘姐好,以后麻烦您了。”
“客气什么,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刘姐就一边准备开门营业,一边语气自豪地给尤晓莺简单地介绍着供销社的大致情况,“要说我们供销社真心不错,不必那些国营大厂差,每天只上八个小时,每周还有一天小礼拜可以休,上班的时候单位中午还供应一顿午餐……”
尤晓莺顺着刘姐的谈兴不时地点一下头,姿态放得很低,虽然刘姐嘴上说让她不要客气,她却并不当真。谁上班第一天就敢和领导真不客气的,又不是缺心眼!
营业员陆陆续续来上班了,刘姐看人齐了,便让尤晓莺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和同事间相互认识。之后,就把尤晓莺带到销售布料柜台,开始交待起具体的工作内容。
“其实,布料这柜台工作挺轻松的,平时人流量也不大,毕竟咱老百姓一年就那点布票,一般也是逢年过节的才来扯点布做身新衣裳。社里基本上三个月进一批新货,柜台上你每个月月底盘点一次货就行了”
“记得注意的就是给来买布的群众量尺寸的时候呢,你稍微多放那么一两指宽的布,要知道像棉布这些一下水多少是会缩的。”刘姐拿着匹布放在柜台上,用木尺演示给尤晓莺看,“之前就遇见有老乡拿着缩了水的布来胡搅蛮缠,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做到既不让群众吃亏,也不能让集体有损失。”
尤晓莺点点头,向刘姐虚心求教:“刘姐,我记住了。还有不有什么事需要注意的?”
刘姐又想了想,指着货架上另一些布叮嘱:“这边架子上的的确良、灯芯绒、涤卡,都是些高档布料,我们不收配给的布票,价格贵,买的人也少。平常要是有人想看看,是可以的,但是一定不能让人摸,要是弄脏了没人买,你也赔不起。”
尤晓莺又连忙应是,大概是看她态度不错,刘姐就好意的小声提醒:“中午一般柜台没客人了,就可以去吃午饭,你自己机灵点,不然晚了可没饭吃。”
尤晓莺这才明白前几天那个营业员为什么态度差,原来自己耽误人家吃饭了。
她带着几分真心地向刘姐道了谢,这个年代的人很淳朴,大多数人相处时始终都带着几分善意。
因为不是赶集天,来买布料的人也不多,凭票卖布也没什么难度,尤晓莺上手很快,花了半天就游刃有余了。刘姐在一旁看了尤晓莺的表现,还表扬了她几句。
一起上班的基本上都是一二十岁的年轻姑娘,虽然偶尔间有些鸡毛蒜皮的小摩擦,尤晓莺也不太爱和人计较,再加上有意交好,上班没几天就和一群同事打成一片,还和邻柜买日用品的营业员达成了同盟,把中午吃饭的问题解决了。
工作忙碌却充实,尤晓莺也没忘了和冯露常常联系。对她来说,冯露不仅是高中三年的同窗,还是错失经年和自己无话不谈、真心相待的至友,也因此格外珍惜两人的感情。
和尤晓莺没差几天,冯露也开始在剿丝厂上班了,偶尔来找她的时候会聊起一些高中同学毕业后的近况:像是某某去了什么工厂上班,谁又进了哪个局里工作的……
冯露不仅人漂亮,性格也大方开朗,在学校的时候人缘相当好,毕业后和大多数人也常有来往。
对于尤晓莺来说,自己高中毕业都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她重新回来那天整个人也是昏昏噩噩的,班里的同学也是一晃而过,冯露提起的好多人都没什么印象。
但冯露提起一个人名时,尤晓莺还是留了意,“陶姜”,这个安县的未来首富。冯露应该和陶姜关系还不错,提起他还多说了几句。
尤晓莺这才知道,陶姜原来还是他们班的班长,父母都是机械厂的职工,家里还有个哥哥,他现在也进了县里的机械厂当工人。
当时尤晓莺就在想:陶姜这个人,难道从学生时代就表现出了领气质?她记忆里县机械厂是在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效益下降的,陶姜大概就是那个时候下了岗开始下海经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吧!
冯露有时也旁敲侧击地和尤晓莺提起了方远的事情:方远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学校,他考上了省城的x大,据说把整个长宁镇中都轰动了。方远却一直没去领通知书,班主任唐老师感觉方远这样放弃x大太可惜了,还亲自去他家劝了他父母,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