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1/2)
“将军抬爱,民女受宠若惊。”白素锦福了福身,视线流连在金书上刻着自己名字的地方,悠悠道:“将军的诚意,民女已深深感受到,只不过,同时也心有惶然,唯恐对不住将军的这份心意。”
周慕寒何等心思,顺着白素锦的目光望过去,自然听得出她的弦外之音。
“今日拿出金书,只是表明在下的诚意,别无它意,姑娘勿需多想。结亲一事,成否在于心,不在于物,姑娘尽可细细思量,无论最终做何种决定,到时尽管如实相告便可。”
白素锦不动声色地与周慕寒四目相对,好一会儿后才移开视线,抿起的嘴角弯出浅浅弧度。
皇上、皇太后联名亲赐的世上独一无二的金书铁券就摆在眼前,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自己的名字,还说让自己勿需多想,随着自己的心意来就行?
好个能说会道的抚西大将军!
突然间,白素锦特别想刺激一下他。
抬手将木匣的盖子轻轻合上,手指微用力,就将它推回到周慕寒眼前。
周慕寒双眸微眯,眼底闪过一丝惊讶、费解,很快隐匿而去,但白素锦却看得一丝不漏。
感觉还挺爽。
待到周慕寒骨节均匀的修长手指抚上匣子,白素锦才温言道:“据民女所知,铁券是要一分为二,双方各执半片的,还请将军代劳,他日媒人上门,民女定当斋戒三日,迎来这半片金券妥善保管。”
“还是锦娘思虑周全,我唐突了。”反应过来自己被耍,周慕寒粲然一笑,眼角眉梢的笑意愈发鲜活明悦,站起身将木匣托在掌心,另一只手解下挂在腰间的玲珑玉佩,递到白素锦面前,“如此,今日我就先行离开了,三日后,媒人定准时登门。你若有事,尽可执此信物来总督衙门寻我。”
......
白素锦抬手默默接过玉佩,心下想:嗬,这改口可真够快的!
一路将人送出大门口,白素锦恍恍惚惚走回清晖院,停在一株桃树下看着手里的玉佩喃喃自语:“这是......把自己给推销出去了?”
闪婚,原来是这种感觉啊......
白素锦的恍惚劲儿还没过去,老太太和另两房人得知抚西大将军亲自登门的消息已经炸开了锅,正聚在蝠厅纠结着要不要一起去清晖院拜见,门房的伙计急匆匆跑来禀告,大将军已经走了。一屋子的人当场鸦雀无声。
老太太很不高兴,觉得自己身为白府最长辈的地位被轻视了。
白三爷脸色阴沉,情绪异常复杂。
“去,请三姑娘来福林院一趟。”
白老太太这边派出去的小丫环还没走到清晖院,门房的小伙计今天第二次风风火火跑到了白素锦跟前。
“三......三姑娘,钱塘许家的老太爷来了,正在门口呢!”
第14章
第14章靠山
临西虽然与钱塘相距千里,山水迢迢,但自从许氏嫁过来后,白大爷每隔两三年就会陪着她回钱塘探亲,白三姑娘三岁起也加入其中,在白素锦的记忆里,最后一次见许老太爷是三年前在许氏的葬礼上。
时隔又一个三年,祖孙俩再次相见,白素锦前脚刚迈进外客厅花门,许老太爷忙不迭起身迎了上去。看着眼前这个头发花白、脸带倦容、眼角微微泛红的老人,白素锦鼻腔涌上浓浓的酸楚,脚下加快速度迎将上去,扶住老太爷后,斜撩衣摆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
白素锦七岁就失去了父母,是外公和舅舅舅母抚养她养大,表哥对她更是爱护有加,此时看到许老太爷,白素锦立刻就想到了自己的外公。出事前一年,外公心脏病发去世,白素锦难以想象,外公若健在,得知自己出事的消息会怎样。
就像此时面对许老太爷,真正的白三小姐其实已经魂断这样的事实,白素锦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的。被当做异类烧死枉丢性命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眼前的这位老爷子,是再经受不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了。
在此之前,白素锦始终认为自己是鸠占鹊巢,但现下见到许老太爷和许家二爷后,白素锦的心境发生了全然的改变。
万事皆有定数。或许,从踏进神鼎山古墓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场宿命的转折,要由自己来接替白三小姐过完后面的人生,将白大爷和许氏的血脉延续下去。
白素锦,就是白家三小姐。
心结一经打开,面对眼前陌生而又熟悉的至亲之人,白素锦心境很快变得坦然而平和。
“快起来,让我好好看看,身子当真大好了?”许老太爷哪里舍得白素锦跪着,忙把她拉起来,从头到脚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好几遍,嘴里不停念叨:“瘦了......瘦了......”
这次来临西,除了老太爷,二爷许绍通和四少爷许唯良也一起来了。得知白素锦出事的消息,刘大掌柜丝毫不敢耽搁,立刻给钱塘那边送了信,三日后白素锦情况好转,刘大掌柜又加送了一封。
接到第一封信时,许老太爷险些一口气没喘过来,完全不顾全家的反对,当即让人备了马车抬脚就走,还好许二爷和许四少时常跟着商队跑,出行经验丰富,一路上安排妥当,随行
周慕寒何等心思,顺着白素锦的目光望过去,自然听得出她的弦外之音。
“今日拿出金书,只是表明在下的诚意,别无它意,姑娘勿需多想。结亲一事,成否在于心,不在于物,姑娘尽可细细思量,无论最终做何种决定,到时尽管如实相告便可。”
白素锦不动声色地与周慕寒四目相对,好一会儿后才移开视线,抿起的嘴角弯出浅浅弧度。
皇上、皇太后联名亲赐的世上独一无二的金书铁券就摆在眼前,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自己的名字,还说让自己勿需多想,随着自己的心意来就行?
好个能说会道的抚西大将军!
突然间,白素锦特别想刺激一下他。
抬手将木匣的盖子轻轻合上,手指微用力,就将它推回到周慕寒眼前。
周慕寒双眸微眯,眼底闪过一丝惊讶、费解,很快隐匿而去,但白素锦却看得一丝不漏。
感觉还挺爽。
待到周慕寒骨节均匀的修长手指抚上匣子,白素锦才温言道:“据民女所知,铁券是要一分为二,双方各执半片的,还请将军代劳,他日媒人上门,民女定当斋戒三日,迎来这半片金券妥善保管。”
“还是锦娘思虑周全,我唐突了。”反应过来自己被耍,周慕寒粲然一笑,眼角眉梢的笑意愈发鲜活明悦,站起身将木匣托在掌心,另一只手解下挂在腰间的玲珑玉佩,递到白素锦面前,“如此,今日我就先行离开了,三日后,媒人定准时登门。你若有事,尽可执此信物来总督衙门寻我。”
......
白素锦抬手默默接过玉佩,心下想:嗬,这改口可真够快的!
一路将人送出大门口,白素锦恍恍惚惚走回清晖院,停在一株桃树下看着手里的玉佩喃喃自语:“这是......把自己给推销出去了?”
闪婚,原来是这种感觉啊......
白素锦的恍惚劲儿还没过去,老太太和另两房人得知抚西大将军亲自登门的消息已经炸开了锅,正聚在蝠厅纠结着要不要一起去清晖院拜见,门房的伙计急匆匆跑来禀告,大将军已经走了。一屋子的人当场鸦雀无声。
老太太很不高兴,觉得自己身为白府最长辈的地位被轻视了。
白三爷脸色阴沉,情绪异常复杂。
“去,请三姑娘来福林院一趟。”
白老太太这边派出去的小丫环还没走到清晖院,门房的小伙计今天第二次风风火火跑到了白素锦跟前。
“三......三姑娘,钱塘许家的老太爷来了,正在门口呢!”
第14章
第14章靠山
临西虽然与钱塘相距千里,山水迢迢,但自从许氏嫁过来后,白大爷每隔两三年就会陪着她回钱塘探亲,白三姑娘三岁起也加入其中,在白素锦的记忆里,最后一次见许老太爷是三年前在许氏的葬礼上。
时隔又一个三年,祖孙俩再次相见,白素锦前脚刚迈进外客厅花门,许老太爷忙不迭起身迎了上去。看着眼前这个头发花白、脸带倦容、眼角微微泛红的老人,白素锦鼻腔涌上浓浓的酸楚,脚下加快速度迎将上去,扶住老太爷后,斜撩衣摆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
白素锦七岁就失去了父母,是外公和舅舅舅母抚养她养大,表哥对她更是爱护有加,此时看到许老太爷,白素锦立刻就想到了自己的外公。出事前一年,外公心脏病发去世,白素锦难以想象,外公若健在,得知自己出事的消息会怎样。
就像此时面对许老太爷,真正的白三小姐其实已经魂断这样的事实,白素锦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的。被当做异类烧死枉丢性命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眼前的这位老爷子,是再经受不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了。
在此之前,白素锦始终认为自己是鸠占鹊巢,但现下见到许老太爷和许家二爷后,白素锦的心境发生了全然的改变。
万事皆有定数。或许,从踏进神鼎山古墓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场宿命的转折,要由自己来接替白三小姐过完后面的人生,将白大爷和许氏的血脉延续下去。
白素锦,就是白家三小姐。
心结一经打开,面对眼前陌生而又熟悉的至亲之人,白素锦心境很快变得坦然而平和。
“快起来,让我好好看看,身子当真大好了?”许老太爷哪里舍得白素锦跪着,忙把她拉起来,从头到脚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好几遍,嘴里不停念叨:“瘦了......瘦了......”
这次来临西,除了老太爷,二爷许绍通和四少爷许唯良也一起来了。得知白素锦出事的消息,刘大掌柜丝毫不敢耽搁,立刻给钱塘那边送了信,三日后白素锦情况好转,刘大掌柜又加送了一封。
接到第一封信时,许老太爷险些一口气没喘过来,完全不顾全家的反对,当即让人备了马车抬脚就走,还好许二爷和许四少时常跟着商队跑,出行经验丰富,一路上安排妥当,随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