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有何要事?”
    罗嬷嬷垂首道,“老奴奉了贵妃娘娘之命,正要去太后娘娘的坤宁宫。”
    轩辕彻闻言点点头,客气道,“那嬷嬷快去忙吧,切勿耽误了正事。”
    “是,老奴告退。”
    轩辕彻其实一直不太喜欢这个罗嬷嬷,尤其小时候,甚至有点害怕她。倒也不是说这罗嬷嬷有多凶恶,只是此人总是阴沉沉的,也不太说话。可是母妃非常看重她,不但委以重任,还几乎不让她做伺候人的活计。罗嬷嬷却也未因此对母妃和自己笑脸相向,依旧我行我素,整日一个人神出鬼没,时常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胡思乱想间,轩辕彻最后走到了李贵妃的门外。他昨日整夜未眠,一早接到最新传来的消息后,早膳也来不及用,急急忙忙跑来了流霞宫。
    流霞宫乃是轩辕国唯一皇贵妃的宫殿,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香榭楼台。里里外外尽是奢华贵气,美不胜收。
    李贵妃刚刚梳妆完毕,回首见到自家儿子,忍不住笑得开怀。
    “彻儿,竟来得这般早,可用了早膳?”
    李贵妃满脸笑容,轩辕彻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他一脸寒霜地挥退左右,待到房间里只剩下自己与李贵妃的时候,沉声道,“母妃,孩儿有要事相告。”
    李贵妃见状面色一正,担忧道,“何事竟让彻儿如此着急?”
    “昨夜,孩儿着人连夜四下探听,最后得到了一条消息。”
    “什么消息?”
    轩辕彻警惕地扫了下房间各处,然后道,“苏幕遮此人,的确是在鲁南浩源乡的山间小庙里长大,甚至在燕阳关一战之前,从未离开过寺庙半步。”
    李贵妃听到“苏幕遮”三个字便微微放松,随即却又秀眉一蹙,喃喃道,“如此说来,他就不可能是那个孩子了?”
    “倒也未必,”轩辕彻眸光一暗,寒声道,“他虽在鲁南浩源乡的寺庙长大,却是五岁才被人送到了那里。”
    “五岁?”李贵妃闻言美目圆睁,深吸一口气后急急追问道,“那么,五岁之前他在哪里?”
    “京城,梵音寺。”
    ☆、第126章 来是你
    “京城梵音寺,陛下每月都会去一趟的皇家寺庙?”
    轩辕彻见李贵妃面不改色,接口道,“孩儿想,当年父皇瞒着满国上下将那孩子救下,然后隐姓埋名养在了近在咫尺的梵音寺。但即使如此他依然不放心,于是故意放出皇陵地图,引开众人的视线。”
    李贵妃闻言却轻轻摇了摇头,柳眉微蹙道,“也许还有一种可能,陛下根本就不知道那孩子仍然活着。”
    “若是父皇对此事并不知情,那孩子又如何能安然活到现在?”
    轩辕彻疑惑不解,李贵妃却幽幽一笑,意味深长道,“彻儿你莫不是忘了?那孩子除了是皇帝陛下的儿子,也是我们武后的儿子。当年八皇子出事,武后可还活得好好的。”
    “母妃的意思是?”轩辕彻闻言一顿,惊道,“如若如此,那武后岂不是有未卜先知之能?”
    李贵妃听后轻声一笑,转眸望了望自己镜中的容颜,冷冷道,“就算未卜先知又如何,还不是死在了我们李家人手里,便是她这个拼了性命救下来的孩子,也是逃不掉的。”
    言罢,回身坐回桌边,轻轻抿了一口茶,抬眉道,“彻儿,若是有时间,便去一趟梵音寺探探虚实。”
    “何时去,母妃可是要与孩儿同去?”
    “事不宜迟,越早越好。”李贵妃放下茶杯,道,“母妃今日还要陪你皇祖母,便先不去了。”
    轩辕彻点点头,道,“孩儿今日尚有空闲,等下便去梵音寺为父皇祈福。”
    说完,母子二人笑意浅浅地共进了早膳,对之前所商绝口不提。待到饭后,一人出了宫直奔梵音寺,一人却收拾妥当到了坤宁宫。
    李贵妃到的时候,太后娘娘正埋头抄着经书。观音含笑,经书成踏,那墨香混着袅袅檀香,使人静气平心,安然宁和。
    李贵妃却并不宁和,甚至还有一些烦躁。
    于是,挥退了左右后,她亲自将碗碟放到案边,柔声道,“母后,听徐嬷嬷说您又在这儿抄写了良久,慧慧怕您累着,特意给您送来了汤水。”
    太后年近八十,耷拉着眼皮,好似老得连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但即使如此,她依旧费力地眯起双眼,虔诚地跪坐在观音像前,一字一画地抄着经书。
    “慧慧来了,你先坐着,哀家还有一些,马上就好。”
    “母后,”李贵妃抱住太后的一只胳膊,撒娇道,“您一早写到现在,快歇一歇吧?否则,万一伤了眼睛,陛下怪罪起来,慧慧如何担当得起......”
    太后听到此处终于放下了毛笔,抬手轻轻摸了摸李贵妃头顶,叹息道,“怪罪?十五年了,皇帝他甚至没有踏进过坤宁宫半步,连我这个母后都不记得了,又如何怪罪于你?”
    李贵妃见太后语声凄凉,神情哀伤,免不了又是一如既往地安慰,“母后瞧您说的,陛下虽不来坤宁宫,但每年寿辰都会大摆筵席,亲自率后宫为您贺寿。再者,若真是将您忘了,又怎会时不时差人给您送些珍奇异宝,滋养补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