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4/5)
Backup site:https://i.powenwu.com
发怒,只道:“你想要谁,可先得说好,眼下你舅母在呢,分到逸芳院的人你不能要。”
戴成业冠玉一般的脸上笑的有些轻佻,“是咱们家绣房里的绣娘,叫青芜的。”
若是一般的绣娘戴大太太不清楚,要说孙青芜,因她分外好的女红,戴大太太却一下就记起来了,“你要这个丫头。”戴大太太摇头,“不成,这丫头不是咱们家的家生子,签的是活契。这丫头说话行事都不一般,家中以前是有根底的,只怕不会乐意做妾。”
戴成业嗤的一声笑,“如今的天下,破家灭门的都不知有多少。以前是千金贵女又如何,还不是在咱们家做绣娘。既做了奴才,还想挺着那口气不成?”
想到长子想办的事就非要办成,看中的人不管是精明的掌柜管事还是如花似玉的美人,都会想方设法要到手,戴大太太有些头疼,告诫他,“你舅母在呢,不要这会儿使你那霸王脾性。你实在要那丫头,先等一等,娘叫人去她家里打听打听,给你正正经经纳进门。”说着一瞪眼,“不许使那些伎俩,你舅母一贯不喜欢。娘还打算过些日子托你舅母给你寻个好人家的姑娘进门。”
戴成业就笑,“娘这回倒是精明,我的婚事,托给舅母倒是比托给舅舅好。”
戴大太太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
戴成业随手拿起一个桔子在半空中抛着玩,嬉笑道:“娘既这样说,那我就等着,可不能太久。”
戴大太太撵他,“赶紧走,前头许多事候着,倒有心思放在个绣娘身上。”
得了准话,戴成业这才站起身走了。
说是三天后办宴,可接下来的戴家就没断过人。车马从芙蓉坊的北大街一直堵到南大街。直到梅花宴头一日傍晚,一列金甲卫护送一辆四驾沉香乌木车直入戴家,整个北大街五步即一人的被守卫起来,戴家外的喧嚣立时就止住了。
车马劳顿,又连着会人,李草儿靠在榻上小歇了一会儿,听到外面的响动,问边上的蓝嬷嬷,“这是怎么了?”
蓝嬷嬷一脸喜色,服侍李草儿赶紧换衣裳,“太太,大都督到了。”
“廷恩!”李草儿喜出望外,她从沙洲一路赶来,面上说是要给亲家老太太贺寿,实则最要紧的就是想亲自看看胞弟。自那件事的消息传来后,西北知道点内情的都在心中担心,就怕李廷恩心思郁郁有个闪失差错。要知道眼下天下三分,两分握在李廷恩手上,眼看即将改朝换代,李廷恩此时哪怕是有一丁点的疏忽,对天下来说,都不啻灭顶之灾。
奈何事涉儿女之事,谁劝都不好,众人想来想去,想到李草儿是长姐,性情温和,正好戴家又在陇右,有个探访姻亲的由头,不会太过引人注目,这才决定让李草儿亲自赶到滁州,趁李廷恩在陇右的洹州练兵,很快要攻打河西一带,兄妹两人好见一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姐弟之间说说话见见面,才能让所有人放心。
“都快两年了,也不知道廷恩到底怎么样。他虚岁都二十五了,至今亲事还没个影。好容易跟杜……”李草儿话到嘴边没说出来,“我晚上一想到就睡不着。”
蓝嬷嬷安慰她,“太太安心,大都督打下这么大片基业,又怎会不将儿孙之事放在心上。大都督心里总有打算的,您甭担心。待会儿见着大都督也别一个劲儿说这事儿才好。”
“唉……”李草儿愁容满面,先前的喜悦恍惚间就不见了,心头满腹愁思压得沉甸甸。
“太太……”蓝嬷嬷想说什么,忽欲言又止。
李草儿从玻璃镜中看见她的神色,就道:“嬷嬷在我面前还要避讳不成,有话就说罢。”
蓝嬷嬷犹豫了会儿,看左右丫鬟站的远,弯腰低声道:“太太,老奴的意思,大都督常年行军,身边就只有从平他们几个一直带在身边的随从,您这回既来了,不如想法子给大都督添几个贴身服侍的丫鬟。有些事情,到底是女儿家心思细些。”
李草儿这些年管家掌事,出入皆富贵,早就不同以往。她立时就明白蓝嬷嬷的意思,吃了一惊,“你是叫我给廷恩安排通房?”
“太太……”蓝嬷嬷知道李家起于寒微,根本没动过这个心思,“大都督的性子,您比老奴更清楚。为难在关口上,眼看一位杜姑娘是不成了,还有一位杜姑娘,磨了这么久水磨工夫,眼看水到渠成的事儿,偏生又……”说到这儿,蓝嬷嬷忍不住叹气,“总不能就一直让大都督这样孤床凉枕的,好歹找两个懂事些的人服侍。实在不成,将来多给些银钱打发就是了。”
李草儿沉吟着没有说话。
蓝嬷嬷知道这是个厚道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太太也不必觉着就是委屈了谁。说句大实话,先别说大都督是何等的人物,就说眼下外面世情,多少人家卖儿卖女只求一口饱饭吃。若进来的人命好被大都督留下,以后自然不消说,就是被打发出去,一份嫁妆您帮着置备就是了,还能过不上好日子?您又不是欺男霸女强买强卖,您有甚过不去的?”
李草儿脸上有些松动,还是犹豫不定,“可姚家那儿……”说到底姚家才是正经跟廷恩定了亲事的。
蓝嬷嬷睁大眼,“太太,您还想着姚家呢。大都督起兵的时候,姚家
戴成业冠玉一般的脸上笑的有些轻佻,“是咱们家绣房里的绣娘,叫青芜的。”
若是一般的绣娘戴大太太不清楚,要说孙青芜,因她分外好的女红,戴大太太却一下就记起来了,“你要这个丫头。”戴大太太摇头,“不成,这丫头不是咱们家的家生子,签的是活契。这丫头说话行事都不一般,家中以前是有根底的,只怕不会乐意做妾。”
戴成业嗤的一声笑,“如今的天下,破家灭门的都不知有多少。以前是千金贵女又如何,还不是在咱们家做绣娘。既做了奴才,还想挺着那口气不成?”
想到长子想办的事就非要办成,看中的人不管是精明的掌柜管事还是如花似玉的美人,都会想方设法要到手,戴大太太有些头疼,告诫他,“你舅母在呢,不要这会儿使你那霸王脾性。你实在要那丫头,先等一等,娘叫人去她家里打听打听,给你正正经经纳进门。”说着一瞪眼,“不许使那些伎俩,你舅母一贯不喜欢。娘还打算过些日子托你舅母给你寻个好人家的姑娘进门。”
戴成业就笑,“娘这回倒是精明,我的婚事,托给舅母倒是比托给舅舅好。”
戴大太太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
戴成业随手拿起一个桔子在半空中抛着玩,嬉笑道:“娘既这样说,那我就等着,可不能太久。”
戴大太太撵他,“赶紧走,前头许多事候着,倒有心思放在个绣娘身上。”
得了准话,戴成业这才站起身走了。
说是三天后办宴,可接下来的戴家就没断过人。车马从芙蓉坊的北大街一直堵到南大街。直到梅花宴头一日傍晚,一列金甲卫护送一辆四驾沉香乌木车直入戴家,整个北大街五步即一人的被守卫起来,戴家外的喧嚣立时就止住了。
车马劳顿,又连着会人,李草儿靠在榻上小歇了一会儿,听到外面的响动,问边上的蓝嬷嬷,“这是怎么了?”
蓝嬷嬷一脸喜色,服侍李草儿赶紧换衣裳,“太太,大都督到了。”
“廷恩!”李草儿喜出望外,她从沙洲一路赶来,面上说是要给亲家老太太贺寿,实则最要紧的就是想亲自看看胞弟。自那件事的消息传来后,西北知道点内情的都在心中担心,就怕李廷恩心思郁郁有个闪失差错。要知道眼下天下三分,两分握在李廷恩手上,眼看即将改朝换代,李廷恩此时哪怕是有一丁点的疏忽,对天下来说,都不啻灭顶之灾。
奈何事涉儿女之事,谁劝都不好,众人想来想去,想到李草儿是长姐,性情温和,正好戴家又在陇右,有个探访姻亲的由头,不会太过引人注目,这才决定让李草儿亲自赶到滁州,趁李廷恩在陇右的洹州练兵,很快要攻打河西一带,兄妹两人好见一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姐弟之间说说话见见面,才能让所有人放心。
“都快两年了,也不知道廷恩到底怎么样。他虚岁都二十五了,至今亲事还没个影。好容易跟杜……”李草儿话到嘴边没说出来,“我晚上一想到就睡不着。”
蓝嬷嬷安慰她,“太太安心,大都督打下这么大片基业,又怎会不将儿孙之事放在心上。大都督心里总有打算的,您甭担心。待会儿见着大都督也别一个劲儿说这事儿才好。”
“唉……”李草儿愁容满面,先前的喜悦恍惚间就不见了,心头满腹愁思压得沉甸甸。
“太太……”蓝嬷嬷想说什么,忽欲言又止。
李草儿从玻璃镜中看见她的神色,就道:“嬷嬷在我面前还要避讳不成,有话就说罢。”
蓝嬷嬷犹豫了会儿,看左右丫鬟站的远,弯腰低声道:“太太,老奴的意思,大都督常年行军,身边就只有从平他们几个一直带在身边的随从,您这回既来了,不如想法子给大都督添几个贴身服侍的丫鬟。有些事情,到底是女儿家心思细些。”
李草儿这些年管家掌事,出入皆富贵,早就不同以往。她立时就明白蓝嬷嬷的意思,吃了一惊,“你是叫我给廷恩安排通房?”
“太太……”蓝嬷嬷知道李家起于寒微,根本没动过这个心思,“大都督的性子,您比老奴更清楚。为难在关口上,眼看一位杜姑娘是不成了,还有一位杜姑娘,磨了这么久水磨工夫,眼看水到渠成的事儿,偏生又……”说到这儿,蓝嬷嬷忍不住叹气,“总不能就一直让大都督这样孤床凉枕的,好歹找两个懂事些的人服侍。实在不成,将来多给些银钱打发就是了。”
李草儿沉吟着没有说话。
蓝嬷嬷知道这是个厚道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太太也不必觉着就是委屈了谁。说句大实话,先别说大都督是何等的人物,就说眼下外面世情,多少人家卖儿卖女只求一口饱饭吃。若进来的人命好被大都督留下,以后自然不消说,就是被打发出去,一份嫁妆您帮着置备就是了,还能过不上好日子?您又不是欺男霸女强买强卖,您有甚过不去的?”
李草儿脸上有些松动,还是犹豫不定,“可姚家那儿……”说到底姚家才是正经跟廷恩定了亲事的。
蓝嬷嬷睁大眼,“太太,您还想着姚家呢。大都督起兵的时候,姚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