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难民大迁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少清兵听到了这些消息,许多人欢声鼓舞,谁都不想当俘虏,特别是众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
    许多人松了一口气,因为它们知道自己的命运,至少不会死。
    “这要是在大清,咱们都没命了。”
    “确实,当年咱们当绿营兵的时候,可没有这样的待遇,现在不过是运一些人,居然管饱管钱。”
    清兵俘虏开始议论起来。
    他们甚至感觉到双方的待遇差距十分地巨大。
    在这里,只要帮忙监管难民,他们每一天都能获得十文钱,当然,还不止这一些,比如每天都会管饱,全都是白米饭,而且有鱼有肉,不再像绿营里面的糟糠。
    虽然每日给的钱不比当兵的时候多,但至少公正透明,而且自己身为俘虏,有这样的待遇,属实不易。
    “当年听说他们待民如善,原本我以为是一个笑话,没想到居然是真的,早知道我就举家南下,投靠他们得了。”
    “现在投靠也来得及呀!”
    “咱们现在是俘虏,怎么可能?”
    “只要干好这件事,说不定咱们就能提前放出,然后成为此地的子民,你看这些老百姓个个都有田地分,我都想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上炕。”
    清兵很快都同意了这些做法。
    毕竟这种买卖十分划算。
    清兵们拍了拍身上的脏泥巴,那些移民局的官员开始点名,他们便一锅风地围了上来。
    七嘴八舌。
    生怕自己慢了别人一拍。
    官员们瞧着他们争先恐后最后打起了架,有些无语,特别是这些人瘦瘦弱弱,生怕打起架来会死好几个人。
    于是他们便拿出了一把手枪,朝着晴朗无云的天开枪。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响彻了整个营地,原本打得热火朝天的清兵俘虏,立刻变回到原本乖乖儿的模样。
    一动也不敢动。
    “这才像个样子嘛,你们做俘虏又有做俘虏的样子,天天就来打架,有何前途?”
    移民局的官员没好气地骂道。
    看着这些兵,一点规矩都没有,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现在排队过来登记,要是谁敢打架斗殴,老子第一个就把他踢出去!”对于这些清兵俘虏,这名官员的架子倒是贼大。
    其他清兵只是咽了咽口水,悄悄地说道:“还是赶紧的吧,应该不缺人。”
    于是清兵摸了摸嘴上的鲜血,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规规矩矩地排起了队伍。
    之后他们便开始七天的训练。
    主要的内容是正步,排队,接着是教会他们如何行使好自己的工作,毕竟这些清兵当恶人惯了。
    必须让他们在转移难民的途中,抛弃当清兵时候的恶霸模样。
    ……
    此时在湖南江西边界。
    因为战乱的原因,许多百姓流离失所,他们并未遭受到炮火的洗礼,把家给毁掉了。
    当时湖南军以及清兵,在行军的路上,抢劫,踩坏庄稼,放火焚烧房屋,等等一系列行为,导致难民出现。
    战争时期。
    小农经济的弊端显露无遗。
    无论是在清末民初,还是十四年抗战,以及解放战争,难民的数量有增无减。
    所以就会出现人们耳熟能详,闯关东,闯东北,闯虎口,这些大移民的词语。
    许多百姓根本没有存到太多的粮食,一到战乱,只要粮食毁坏,他们根本没有余粮度过冬天。
    只能四处逃难,看看哪里能够谋求生活。
    只要有一人开始逃难,其他人也会纷纷跟上,毕竟没有人愿意待在混乱的地方。
    特别是发生战争的城池。
    他们更不可能待在城内等死,只能回乡下,而自己的乡村更不可能容纳他们,因为人家都自身难保。
    所以不仅山间小路,还是绵绵不绝的官道上,都能看到许多百姓,背着破旧肮脏的行李,或者推着一辆发出咿咿呀呀的推车。
    穿着已经破败不堪的草鞋,在崎岖不堪的道路上行走。
    湖南爆发的战争,足够让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如今的湖南可拥有将近一千五百万人口。
    若是保守估计有百分之三四的人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那么也有五六十万人,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些难民逃到其他地方。
    即便当地县城已经成为中联邦管辖地域,但当地的官员干部,并不会一味地将他们接收。
    毕竟自己的辖区也是刚刚解放,大量的工作都需要进行,打土豪,分田地,丈量田亩,修建水利设施,所以当地的百姓还没有进行,更不可能优先供给他们。
    这些人只会提供少许粮食,让他们一直往沿海的地区迁徙。
    众人都知道有一个移民局,专门负责接收这些难民。
    所以越来越多的难民朝着湖南江西的交界处前进。
    此时的插岭关,早已经聚满了上千人,许多难民都在此地等候,甚至在周围的小山沟里,搭建了多处竹棚,暂时安家。
    插岭关有专门的官员在此地留守着,专门负责审查这些难民,不过此地关隘早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