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34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您觉得味道怎么样?”宋恂笑道,“这些东西就是没有漂亮的包装,其实味道不比市面上卖的差。”
    盛主任嚼着烤鱼片没回话,让一旁的小赵也尝尝。
    然后从他身后的架子上,取出来一大一小两份塑料包装的烤鱼片,递给宋恂和贾红梅试吃。
    宋恂二人没急着拆开,先看了人家烤鱼片的外包装。
    小分量的每包50克,大分量的每包100克,统一用的白色条纹的透明塑料包装袋。除了品名和一个不大的鱼跃龙门的图案,正面只有生产厂家“东海省海洋渔业公司联合加工厂”的字样。
    其实,他们不用尝,只透过透明包装看一看内里,掂一掂重量,就知道与人家的差距了。
    人家这个50克装的内里,至少装了三片烤鱼片,但是如果换成瑶水村制作的这种,50克兴许只能装一片。
    瑶水妇女们做的鱼片,主要是给家里的老人孩子当零嘴的,为了照顾他们的牙口,烤鱼片的口感松软,水分含量偏高。
    宋恂将包装打开,与贾红梅分着尝了尝。
    “哎呦,这东西咋吃嘛!也太干了!”贾红梅吃了一口就放下了,嚼得腮帮子疼。
    宋恂将两种烤鱼片拿在手里进行比对。
    他们带来的这种,确实要比人家的厚上一倍不止。
    色泽方面也相对暗淡,应该是原料鱼品种的问题。
    瑶水妇女们制作零食时使用的都是杂鱼,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即便是同一户人家提供的样品,鱼片的色泽也是不同的。
    “既然人家的产品能出口,肯定是有它的优势的。”宋恂嚼了一小块鱼片,点头道,“这种鱼片比较适合当下酒菜,口味偏咸鲜,来上这么一小包,就能喝一顿酒了。”
    小赵笑道:“就是这么回事!这种鱼片的口味和含水量,是我们调查了外国客户的喜好后,特意向省渔订购的。在国外供不应求,很受外国人欢迎。”
    “联合加工厂生产的这种可以当下酒菜,你们这种鱼片是零食,”盛主任嚼着瑶水村的鱼片,点头表示了肯定,“口味偏甜、口感松软,确实还不错,老人小孩和女同志会喜欢,但是这种鱼片的湿度高,保质期相对较短,并不是外国客商喜欢的类型。”
    宋恂他们本就没报多大期望,所以这会儿被人家拒绝,也谈不上多失望。
    只让他们再看看其他东西。
    贾红梅壮着胆子跟这位穿军装的主任开口:“盛主任,我们这次带来了上百种土特产呢,几乎每家每户都参与了!为了保护这些陶罐里的东西,我们宋主任甚至还给它们买了四块三毛钱一张的船票!您跟同志们可得好好尝尝我们的手艺。”
    这番话换做其他人来说,兴许没什么效果,甚至还会被人觉得谄媚。但是贾红梅的普通话有很浓重的地方口音,这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就让人怎么听怎么觉得这位女同志真是淳朴老实!
    盛主任温声道:“你放心,回头我让人把这些带到水产组去,让大家帮着参详参详。”
    宋恂便顺势告诉小赵,哪个包裹里的东西是放不了几天需要尽快食用的,哪个是可以长期贮存的。
    “东西虽然送过来了,但是我们出口公司对产品的筛查是很严格的。你们没有工厂,没有包装,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在国内市场也没有知名度,这是很难进入出口名单的。”盛主任提前将话说明白,“你们回去也向社员们解释清楚,如果没有被选中,不要让大家太失望了。”
    宋恂理解地点头:“我们确实有开办工厂的打算,这次送土特产过来,就是跟咱们出口公司学习的。”
    贾红梅又用她那自带淳朴属性的南湾普通话配合:“即便选不上也没事!盛主任,您看能不能送给我们一些出口水产品的外包装?我们回去也能比照着参考学习一下。”
    盛主任:“……”
    人家送了上百种土特产过来,他们回送人家一沓子包装袋?
    若是被外人知道,他们出口公司的脸还要不要了?
    “小赵,你把架子上那些跟水产有关的样品,每样给瑶水的同志带上一份。光看包装是不行的,食品本身的品质才是关键!”
    于是,宋恂和贾红梅走出食品出口公司大门时,不但揣着一份热乎乎的合同,还有整整一背包的出口食品。
    离开出口公司的视线范围了,两人才停下来,彼此对视着笑了起来。
    贾红梅笑道:“这回好了,哪怕选不上也没事。咱回去把这些吃的给大家分分,也是个补偿。”
    *
    或许是为了让瑶水支公司尽快给砚北港的冷冻库供货,出口公司这次办事的效率极高。
    签订合同的第二天,就派出财务人员,跟着宋恂去船厂谈买船的事了。
    那几对军用渔船虽然是退役的旧船,但是吨位和马力都要比生产队里的普通渔船大上许多。
    比照着军用渔船的规格,宋恂从船厂的现货中,选了两对八字头半大型机帆船,80马力,25吨位,抗风能力7至8级,最多可以容纳三十名船员。
    另外,考虑到今后可能会有的捕虾需求,他又选了一对已经很接近渔轮样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