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73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人还是蚊香眼,半懂不懂。
    跟着过来当说客的项小羽不耐地“哎呀”一声,用大白话解释:“就是让外国人来咱们国家赶大集!”
    “哦哦哦,懂了。”两人一脸恍然。
    宋恂:“……”
    “那得提前说好啊,我们的干货可不是啥人都卖的!”贾支书与他们谈起了条件。
    项小羽不乐意道:“支书,人家买货的挑货是常事,你这个卖货的咋还挑客呢?”
    “反正我是有要求的,你们要是不答应,我就不让社员们将海货卖给你们。”贾支书不客气地说。
    这次项队长也与他统一战线,声援道:“对,你们要是不同意就算了。”
    宋恂心里清楚他们不想卖给谁,但还得接道:“你们有什么条件,咱们可以慢慢商量。”
    “没什么可商量的。我们费劲做出来的东西可不能卖给鬼子!你要是答应了,我就帮你到队里喊人收购去。”
    宋恂:“……”
    银鱼,虎文蛤,海蜇都是要卖去那边的。
    其他国家的人不认这些,可给不了这么高的价格。
    支书和队长的态度都挺坚决,宋恂想了想,搬出了何旭的那套其他国家水深火热的说辞。
    “这些年他们的工业畸形发展,海洋环境的污染特别严重,近海几乎已经到了无鱼可捕的境地,贝类都是有毒的。与咱们国家一片大好的形势,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项队长吧嗒着烟,挺高兴。
    “像是咱们社员做给孩子当零嘴的小银鱼,在他们那边就是高级货,每次只舍得吃一点点意思一下。”
    贾支书和项队长更高兴了,咧着嘴乐。
    “咱们卖水产给他们,比卖给国人的价格要高上许多。咱这样做,不只是卖东西那么简单,还是在为国家的出口创汇添砖加瓦!”宋恂尽量用大白话解释,“用这些不值钱的海货,可以跟人家换来先进的飞机大炮!”
    贾支书和项队长不是啥也不懂的乡下老汉,觑着宋恂的脸色问:“飞机大炮可不便宜,我们瑶水的这点海货,连一个轱辘也换不来吧?”
    “积少成多嘛。既然是赶大集,就不可能只有咱们一家卖货的。”
    贾新华和项英雄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某些认知根深蒂固。
    让他们这么快就转变想法,很有些难度。
    不过,两人也答应会好好考虑,必要的时候要开个队部会议,集体投票表决一下。
    宋恂只好点头答应,给人家留出商讨的时间。
    *
    大队干部那边还没给出答复,但是,过了没两天,项小羽却在下班以后,端着两盘饺子上门了。
    宋恂一看她的架势就笑道:“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吧,不用送礼。”
    这姑娘每次给他送礼,求的都不是小事,他都不太敢动筷子了。
    不过,吴科学半点不客气,让项前进去厨房到了点陈醋,两人就围着饭桌开始大快朵颐。
    他吃着饺子,嘴上也不忘打趣二人:“小羽同志,别客气,有啥事就跟你小宋哥说,他肯定能帮你办成!”
    “真的呀?”项小羽笑眼弯弯地望向宋恂。
    “有事你就说事吧。”宋恂避开她的视线,坐到板凳上。
    项小羽殷勤地帮他调好蘸料,亲自将筷子递到他手里,惹得吴科学又是一阵意味深长的窃笑。
    不客气地斜了他一眼,项小羽转向宋恂问:“宋主任,咱们单位去参加广交会的名单定了嘛?”
    “嗯,基本定了。”
    “都,都有谁啊,有我不?”项小羽急得都有点结巴了。
    “没有。”宋恂摇头。
    “二姐,你就是一个电话员,专心在家接电话得了,去什么广交会?”项前进觉得他姐整天不消停,瞎折腾,“在大瓦房接电话多好啊,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再说,你去了广交会能干什么呀?广交会大门儿朝哪边开你都不知道呢!”
    “我怎么不知道?”项小羽哼笑道,“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参加过广交会了!”
    听了她的话,三人不由停住筷子望过来。
    “六六年的时候,我们长征队就去广州串联过!当时的广交会闭幕以后,有个开放参观的时间,我们都进去参观过!”
    吴科学诧异地问:“没看出来呀,小羽同志,你年纪不大,阅历还不少呢!”
    “那当然啦!”项小羽觉得自己的长征队经历,够她吹一辈子的,“宋主任,我去过广州,你带上我一个呗?”
    宋恂摇头:“出口公司对于每个单位的参会人数是有限制的,咱们只有四个名额。因为是与外国客商打交道,我这边选择的队员都是会说外语,能与外商顺畅交流的。最起码要能用外语介绍咱们的产品。”
    自己挖苦二姐可以,但是这会儿看宋恂似乎瞧不起他二姐,项前进就有些不乐意。
    “宋哥,咱们队里能有几个会说外语的呀?”
    “李厂长和严秋实会说英语。”
    项小羽忙问:“那你呢,你在学校也是学英语的吧?”
    “嗯,大学开了英语课程。”宋恂点头。
    “那你们都是说英语的呀!”项小羽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