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05节(2/3)
。
得到了宋恂朋友的认可,项小羽心中熨帖,客气地问:“钱同志,你能在我们这边呆几天?能留下过年不?我们农村过年可热闹啦!”
“呵呵,明天就得坐火车回省城,家里人还等着呢!”
“哎,那真是可惜了。”项小羽小手一挥,爽快道,“小宋哥的朋友难得过来一次,今天我给你露一手,让你尝尝我们南湾的特色菜八鲜过海,再给你们烫壶酒,只当提前过年了。”
宋恂替她解释:“这道菜是南湾的年菜,食材种类又多又复杂,只有过年和宴请贵客的时候才会做。我下乡这么久了,只吃过一次。今天算是沾你的光了,小羽还从来没给我做过八鲜过海呢。”
目送项小羽小跑着出门,钱小六坏笑道:“我们还以为你在乡下过得多么水深火热呢,没想到啊没想到,你这是心甘情愿掉进温柔乡里出不来了!”
“你少胡扯。”宋恂警告道,“你可千万别当着小羽的面乱说。”
“知道知道。这不是咱们私下说话嘛,我哪能跟女同志说这个!”钱小六摘了帽子往椅子里一歪,舒坦地说,“我说刚才那个大娘怎么那么好客呢,一大筐好吃的端出来,让我随便吃,弄了半天原来是你丈母娘!你这日子真是不错呀,有了这个靠山,真是啥也不用操心了。”
跟他在省城的风光当然不能比,但在农村能过上这种日子就着实不错了。
吴科学也瘫在椅子里凑趣道:“队长家不但照顾他,连我也被顺带关照了。”
“要不是小羽找关系帮我求来了这份工业办的工作,你现在就得去养猪场见我了,兴许还得帮我一起清理猪粪呢。”宋恂坦言自己吃软饭的事实,努力帮项小羽加分。
提起工作的事,宋恂将钱小六带来的消息转述给吴科学。
吴科学立马从椅子里坐起来:“这么重要的事,你咋现在才说?”
“你急什么?”宋恂白他一眼,“哪怕这个消息是真的,也不是那么快就能落实的。所有权转让的手续相当繁琐。公司里的人员好说,可以就地归入地方。但是船只设备怎么办?那些船都是省渔花钱买的,不可能白白送给地方,但是让公社和生产队拿出那么大一笔钱买船也是不可能的。光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就能扯皮好几个月。”
“那省渔就不能直接把船收走?”吴科学嘟哝。
“没了船,那还叫渔业公司吗?怎么转给地方经营。”
吴科学哪有心思跟他拌嘴,背着手在屋里没头苍蝇似的乱晃。
他现在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听天由命,像宋恂一样归入社队,要么找找关系,重新调回船厂去。
他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其实归入社队也无所谓,反正在农村的生活他已经过惯了。在这里吃海鲜方便,除了没啥娱乐活动这个缺点,日子比城里滋润。
不过,他还惦记着船厂的文娟呢,要是就这样变成了农村户口,他跟小文就彻底没戏了。
可是想回船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当初在船厂点的那一炮,虽然只处理了两个人,但也间接得罪了不少人。
“船厂人事科还是姓冯的老小子当科长吗?”吴科学问。
宋恂“嗯”了一声。
“哎。”重重地坐回椅子里,吴科学郁闷道,“当初就是姓冯的老小子把咱俩从海浦市弄到团结公社的。如今再想调回船厂,肯定又得从他手里过一遭。他巴不得我一直在农村呆着别回去呢,怎么可能同意将我调回船厂。”
钱小六取笑他:“你咋这么死心眼呢,回不了船厂,你就找找关系往省渔的总公司调嘛。”
闻言,吴科学更犯难了。
他家就是普通家庭,能分到船厂工作全凭运气。
与省渔那些关系都是工作中认识的,多数都是面子情。何况那些人基本都是小喽啰,说不上什么话。
朋友里家庭条件最好的就是宋恂了,可是如今宋恂自己还在吃软饭呢。以他俩的交情,要是有办法帮他走关系,宋恂肯定早就说了。
既然宋恂没主动提,他也就不用问了。
“要不我明天跟小六哥一起回省城吧,回去看看船厂和省渔的情况!”吴科学心里拿不定主意,向宋恂征求意见。
“也行。你来了乡下这么久还没回家探过亲呢,正好请假回去过个年。”
*
宋恂与吴科学一样,都被瑶水支公司即将被撤销的消息打个措手不及。
吴科学和项小羽都是在大瓦房工作的。
项小羽还好说,即便不能去公社的广播电台工作,也能继续当电话员,公司撤不撤销,对她这样的本地人来说影响不大。
但是,吴科学这件事就比较麻烦了。
可以说,这是能影响吴科学人生轨迹的重要抉择。
农村户口和城里户口,在时下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几人就着海鲜喝了一顿酒以后,宋恂在次日一早照常去上班。
不过,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吴科学的事,工业办在年前这两天处于半放假状态,他跟组里的人招呼一声,就出门去糕点厂了。
荣盛糕点重新对外营业,吸引了不少社员排队购买糕点。
得到了宋恂朋友的认可,项小羽心中熨帖,客气地问:“钱同志,你能在我们这边呆几天?能留下过年不?我们农村过年可热闹啦!”
“呵呵,明天就得坐火车回省城,家里人还等着呢!”
“哎,那真是可惜了。”项小羽小手一挥,爽快道,“小宋哥的朋友难得过来一次,今天我给你露一手,让你尝尝我们南湾的特色菜八鲜过海,再给你们烫壶酒,只当提前过年了。”
宋恂替她解释:“这道菜是南湾的年菜,食材种类又多又复杂,只有过年和宴请贵客的时候才会做。我下乡这么久了,只吃过一次。今天算是沾你的光了,小羽还从来没给我做过八鲜过海呢。”
目送项小羽小跑着出门,钱小六坏笑道:“我们还以为你在乡下过得多么水深火热呢,没想到啊没想到,你这是心甘情愿掉进温柔乡里出不来了!”
“你少胡扯。”宋恂警告道,“你可千万别当着小羽的面乱说。”
“知道知道。这不是咱们私下说话嘛,我哪能跟女同志说这个!”钱小六摘了帽子往椅子里一歪,舒坦地说,“我说刚才那个大娘怎么那么好客呢,一大筐好吃的端出来,让我随便吃,弄了半天原来是你丈母娘!你这日子真是不错呀,有了这个靠山,真是啥也不用操心了。”
跟他在省城的风光当然不能比,但在农村能过上这种日子就着实不错了。
吴科学也瘫在椅子里凑趣道:“队长家不但照顾他,连我也被顺带关照了。”
“要不是小羽找关系帮我求来了这份工业办的工作,你现在就得去养猪场见我了,兴许还得帮我一起清理猪粪呢。”宋恂坦言自己吃软饭的事实,努力帮项小羽加分。
提起工作的事,宋恂将钱小六带来的消息转述给吴科学。
吴科学立马从椅子里坐起来:“这么重要的事,你咋现在才说?”
“你急什么?”宋恂白他一眼,“哪怕这个消息是真的,也不是那么快就能落实的。所有权转让的手续相当繁琐。公司里的人员好说,可以就地归入地方。但是船只设备怎么办?那些船都是省渔花钱买的,不可能白白送给地方,但是让公社和生产队拿出那么大一笔钱买船也是不可能的。光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就能扯皮好几个月。”
“那省渔就不能直接把船收走?”吴科学嘟哝。
“没了船,那还叫渔业公司吗?怎么转给地方经营。”
吴科学哪有心思跟他拌嘴,背着手在屋里没头苍蝇似的乱晃。
他现在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听天由命,像宋恂一样归入社队,要么找找关系,重新调回船厂去。
他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其实归入社队也无所谓,反正在农村的生活他已经过惯了。在这里吃海鲜方便,除了没啥娱乐活动这个缺点,日子比城里滋润。
不过,他还惦记着船厂的文娟呢,要是就这样变成了农村户口,他跟小文就彻底没戏了。
可是想回船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当初在船厂点的那一炮,虽然只处理了两个人,但也间接得罪了不少人。
“船厂人事科还是姓冯的老小子当科长吗?”吴科学问。
宋恂“嗯”了一声。
“哎。”重重地坐回椅子里,吴科学郁闷道,“当初就是姓冯的老小子把咱俩从海浦市弄到团结公社的。如今再想调回船厂,肯定又得从他手里过一遭。他巴不得我一直在农村呆着别回去呢,怎么可能同意将我调回船厂。”
钱小六取笑他:“你咋这么死心眼呢,回不了船厂,你就找找关系往省渔的总公司调嘛。”
闻言,吴科学更犯难了。
他家就是普通家庭,能分到船厂工作全凭运气。
与省渔那些关系都是工作中认识的,多数都是面子情。何况那些人基本都是小喽啰,说不上什么话。
朋友里家庭条件最好的就是宋恂了,可是如今宋恂自己还在吃软饭呢。以他俩的交情,要是有办法帮他走关系,宋恂肯定早就说了。
既然宋恂没主动提,他也就不用问了。
“要不我明天跟小六哥一起回省城吧,回去看看船厂和省渔的情况!”吴科学心里拿不定主意,向宋恂征求意见。
“也行。你来了乡下这么久还没回家探过亲呢,正好请假回去过个年。”
*
宋恂与吴科学一样,都被瑶水支公司即将被撤销的消息打个措手不及。
吴科学和项小羽都是在大瓦房工作的。
项小羽还好说,即便不能去公社的广播电台工作,也能继续当电话员,公司撤不撤销,对她这样的本地人来说影响不大。
但是,吴科学这件事就比较麻烦了。
可以说,这是能影响吴科学人生轨迹的重要抉择。
农村户口和城里户口,在时下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几人就着海鲜喝了一顿酒以后,宋恂在次日一早照常去上班。
不过,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吴科学的事,工业办在年前这两天处于半放假状态,他跟组里的人招呼一声,就出门去糕点厂了。
荣盛糕点重新对外营业,吸引了不少社员排队购买糕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