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53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了,我上下班蹭你的车就行。”
    项小羽顺着他的话畅想了一番,美滋滋道:“十年可能有点短,你看郁台长干了十多年才当上渔业电台的台长呢。而且单位也没给她配车啊,自行车还是她自己的,得当上市人广的台长才能配车。再等二十年吧,到时候让你蹭我的车坐坐!”
    宋恂一本正经道:“那就承蒙项台长关照了。”
    “好说好说!”项小羽也正经八百地回。
    然后夫妻俩在暮色中对视着,哈哈笑了起来。
    *
    媳妇有理财头脑是好事,但是对于宋恂而言,还是有些拘束的。
    他确实如项小羽所说,花钱大手大脚惯了。
    每到月底就紧巴巴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所以直到春节假期结束,他都在琢磨额外赚点零花钱的门路。
    不过,上班以后他就没什么时间胡思乱想了,春节放假前,公社跟定山县委约好了学习考察的时间。
    宋恂带着一队十个人的学习考察小组,去定山县的十多家工厂参观考察了四天。
    回到团结公社以后,各厂领导都对厂里生产的产品做了相应的调整,比如针头厂放弃生产普通型号的缝衣针,转而大量生产服装厂指定型号的针织机针头。
    纽扣作坊打算跟信用社贷款,购买一台纽扣自动刮面打眼机和一台五头的自动纽扣落料机。从原来的纯手工打磨贝壳纽扣,变成由机器设备操作,全面提升机械化程度和生产能力。
    考察完为市服装公司提供生产设备的纺织机械制造厂以后,机械厂的刘海涛并没有跟随大部队离开定山县,而是留在当地与对方的领导争取,由机械厂代加工一部分纺织设备零配件。
    之前宋恺帮机械厂联系到了为622厂代加工螺旋桨叶片的业务,机械厂已经有了为军工厂加工零部件的经验,宋恂觉得这次合作还是有希望的。
    宋恂刚与考察小组的成员开完总结会,就被萧书记的通讯员请去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萧廷芝一反常态地未语先笑,“小宋主任,恭喜了!”
    宋恂满头雾水,“书记,恭喜我什么啊?”
    “咱们南湾县团结公社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了,过两天就会有市里的报社来公社采访。”
    宋恂大喜,“真被评为省级先进了?”
    “对,去年的工农渔业发展都很平均,总产值在全市所有公社中排名第三。”萧廷芝笑。
    宋恂了然,既然是总产值排名,那么主力肯定是渔业了。他们公社的渔业产值本就很能打,去年还合并了省渔的两个支公司,简直是如虎添翼。
    “好好好,书记,那你得去省城领奖了吧?”宋恂的声音有点激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社能得到省级县级集体的殊荣,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嗯,这个月末,省委会在省城举办全省群英会,全省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都被邀请出席,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去吧?”萧廷芝语气温和。
    宋恂迟疑道:“书记,要不让张副主任跟您去吧?”
    上面还有好几个革委会副主任呢,怎么轮也轮不到他出席。
    萧廷芝笑着解释:“县委宣传办那边挺有想法的,在几家报纸上将团结公社工业产值翻五倍的成绩宣传为‘南湾速度’。”
    宋恂:“……”
    怎么好意思的?
    即便是他这个工业办主任,也不敢这么胡吹……
    万一明年翻车了咋办?
    萧廷芝似乎并不担心明年会翻车,继续道:“省委那边已经来电通知过了,要由咱们公社在群英会上分享一下工业发展的经验。我对工业方面的工作了解得还不全面,到时候由你代表公社去发言吧。”
    宋恂:“……”
    机会是个好机会,要是没有那个什么“南湾速度”就好了。
    *
    接下了萧书记交代的任务,宋恂最近两天一直在准备去全省群英会发言的内容。
    元宵节这天,他正在办公室憋发言稿呢,刘二喜却敲门走了进来。
    刘二喜今年是在市里的工地里过的年,剧院项目的工期紧,工人们勉强能回乡休息两天,但他这个厂长在整个春节都没有假期,一直在工地上连轴转。
    “宋主任过年好,给你拜个晚年啊!我前段时间一直在工地忙活,都没时间回来给各位领导拜年了!”刘二喜冲着宋恂拱了拱手,呲出来的两颗大门牙也显得格外喜气。
    宋恂也给他回个礼:“过年好,早就听说你今年没回家过年,辛苦了!”
    “哈哈哈,不辛苦不辛苦,这次刚回来就听到一个大好消息,再辛苦也值了!”刘二喜坐到椅子上问,“宋主任,听说你跟左家门公社打赌了?要是咱们赢了,就让我们厂承接左家门未来三年的所有建设项目?”
    宋恂笑着点头,“是有这么回事。”
    刘二喜一拍大腿,“宋主任,让我怎么感谢你才好!还得是宋主任呐,有什么好事都想着老哥!”
    “没什么,互惠互利嘛,再说,左家门公社的实力不容小觑,咱们还未必能赢呢。”
    刘二喜只当他是日常客气,乐呵呵道:“有咱们萧书记的领导,宋主任的指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