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4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党校结业以后,他只说了四个字,受益匪浅。”
    郭校长那一桌的人都自豪地笑了。
    “不过,通过他的这个案例,也可以看出,我们很多干部其实对基础理论还是一张白纸,光是弄懂那些哲学术语就要花费大量时间。”宋恂也放下吃到一半的菜团子,正色道,“我们理论班的学员在大量输入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实践活动。您看能不能由我们理论班的同学负责,以咱们省委党校的名义,出版一本简明哲学辞典?可以供党校的学员们随时查阅。”
    其实他早就有这个想法,并不是突发奇想的。早在他自己备考的时候,就想找一本这样的书了。
    毕竟,对新手来说,那些术语真的非常不友好,来回翻书查找定义,简直能让人头大。
    要不是后来从袁梅那里拿到了现成的资料,他可能还纠结在那些哲学术语里呢。
    周围几个县处班和团干班的学员,包括常云海这个小学渣,听了宋恂的提议后同时眼前一亮。
    这种词典,他们现在就需要一本!
    郭校长不带丝毫犹豫地说:“好啊,只要你们能整理出一本这样的哲学辞典,党校就支持你们出版!”
    这一批轮训班学员肯定是赶不上了,但是可以将这本哲学辞典作为工具书,分发给以后的学员们。
    这对党校和学员来说是互利互惠的好事。
    *
    有了校长的保证,宋恂将编写简明哲学辞典的想法,跟班主任邱老师和支书曾珊也通报了。
    全班这么多人,具体要怎么分工合作,还需要另行商议。
    终于迎来了周六,宋恂将学校里的事情处理完,便跳上了回军区的公共汽车。
    项小羽今天也放学很早,夫妻俩换了一身衣裳,便携手去幼儿园接双胞胎了。
    他们一家人好不容易在省城团聚,除了工作学习,也是需要适当放松的。
    所以,夫妻俩商量着今晚一家四口在外面吃饭。
    省委招待所旁边有一家餐厅,可以吃那种球形的雪糕,宋恂听常云海说过以后,就打算带着媳妇和儿子去那里尝尝。
    吉安和延安在幼儿园的院子里,一边荡秋千,一边等着爷爷来接他们放学。
    这些天都是爷爷坐着小汽车来接他俩的,有时候直接回家,有时候跟着爷爷去办公室。
    反正他们十分期待每天的放学时间。
    今天没看到爷爷的小汽车,但是见到了一起来接他们放学的爸爸妈妈!
    吉安和延安瞧见门口的身影,跟老师喊了一声便张开手臂,吱哇乱叫往门口跑。
    “爸爸,你怎么才回来啊?”延安手脚并用地爬到爸爸怀里,抢占了唯一的高地。
    以他们现在的体重,妈妈已经抱不动了,爸爸一般也只能每次抱一个。
    宋恂瞅瞅眼巴巴望过来的吉安,蹲下身将这个小胖子也抱了起来。
    “只能抱一会儿啊!抱两分钟就下地自己走!”项小羽跟在后面强调。
    小哥俩充耳不闻,搂着爸爸的脖子,开始念叨他们这个礼拜在幼儿园的经历。
    “我们大班有个小琴老师贼讨厌!她经常骂人!”延安将胖脸蛋贴上爸爸的脸,告小状。
    “对!”吉安点头附和道,“我们中午睡觉的时候,小小子要盖印着小小子图案的被子。”
    延安默契接话:“小姑娘要盖小姑娘扎小辫图案的被子!但是王青青总是整不明白,经常拿我们小小子的被子,小琴老师就总是说她不长记性。”
    吉安继续告状:“小琴老师还说我弟弟是欠儿登!”
    “……”宋恂扭头看向媳妇问,“他俩这是什么口音?”
    项小羽憋着笑说:“他们班里有个老师,老家好像是北大荒那边的。”
    第151章
    前往餐厅的一路上, 宋吉安和宋延安都在声讨小琴老师的“恶形恶状”。
    不过,宋恂这次并没能与他们同仇敌忾。
    爸爸的平淡反应让小哥俩不太满意,延安晃着他的手问:“爸爸, 能不能别让小琴老师在我们班?”
    “为什么?”
    “她总是骂我们呀!”
    “就因为她说你是欠儿登,你就想让小琴老师离开?”宋恂问, “她说其他小朋友是欠儿登了吗?”
    当事人延安沉默以对,吉安替弟弟摇了头。
    “那小琴老师为什么只说你是欠儿登?”
    自家娃自家知,延安这小子有时候确实挺能嘚瑟的,宋恂觉得人家老师说的没错,精准总结了延安的属性。
    项小羽前天去接儿子们的时候, 小琴老师特意跟她说过这件事。
    军区幼儿园会在每天上午给小朋友们喝一杯豆奶,由老师用各自的小水杯接出来, 晾凉以后分给孩子们。
    在海浦的时候,双胞胎从来没在托儿所喝过豆奶,自然也没见过能从水龙头里流出豆奶的铁皮桶。
    吉安还算克制, 只是在老师打豆奶的时候,凑过去围观。
    延安却不满足于旁观,他得自己上手试一试!
    几个老师都知道他是首长家的孙子, 对他相对比较宽容。于是陪他玩起了过家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