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53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没去农场,但前景也是一片惨淡的。
    在唯成分论的年代,家庭成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一切。
    两人因此和平分手。
    对方在当地插队不到两年,家里就找关系让他回了城。
    而袁梅则在农村当了六七年的铁姑娘。
    尽管当时有父母的工资接济,但是她也不敢乱花钱,整天想的都是怎么赚工分填饱肚子,怎么改善农村的生活,在小姑娘最好的年华,她根本就没心思打扮自己。
    好不容易回了城,她又一直在酱油车间装酱油,每天工时三班倒,为了节省时间,常年留着短发。
    如今的长发还是她从正阳厂离职以后,才重新蓄起来的。
    吉安像听故事似的,听完袁阿姨的过往,忍不住问:“那个叔叔现在干吗呢?”
    “那个叔叔啊,”袁梅在他的脑门上轻敲了两下说,“好像还在制钉厂敲钉子呢,阿姨这两年没怎么关注他了。”
    吉安小大人似的说:“梅梅阿姨,那个叔叔不好,你不要理他了!”
    延安也附和道:“阿姨,你烫一个我妈妈这样的头发吧,我妈妈走在马路上,好多人都要回头瞅呢!你烫了以后肯定能找到对象!”
    “你还知道什么是对象呢?”袁梅好笑地问。
    “我爸爸就是我妈妈的对象。”延安理所当然地说,“我小姑马上也要烫头找对象了!”
    袁梅也想烫个头发试试,但是党校这个环境,女干部烫成羊毛卷不太合适。
    “这个头发能坚持多久啊?”要是开学之前可以变回原样她就烫一个。
    “据说可以坚持好几个月呢!”项小羽理解她的顾虑,便给她出个主意,“你可以让师傅用火钳子烫一个临时的,听说用这种方法烫出来的头发,只能坚持几天,洗了头发以后,就没什么卷曲度了!”
    袁梅也是个雷厉风行的,打定了主意就去干。
    穿上衣服就要去理发店试试,“你在哪里烫的?要不也陪我去一趟吧?”
    于是,项小羽又没能让小宋哥看到自己的新发型,当天下午先陪着袁梅去做头发了。
    *
    常云海在宿舍里对着一本《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枯坐了一天,存的三个馒头,两瓶啤酒,一盘花生米,全被他就着书本造没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