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谁也不知道。
    小宫女和小太监们都偷偷的哭,新旧交替,头一批要死的人,便是她们这些近侍,这也是一贯而来的传统。
    倒是李得胜这滑头,因着被陛下派出去管新晋小宫女们做工的差事,反而逃出生天。
    不过也多亏了他在外面,好歹还能递点消息进来。
    据说陛下在大行宫里病了,世子爷飞马入京,把郭神医带去治病。
    也不知有用没有!
    这消息把宝盒吓得魂飞魄散!这得多大的病才能劳动郭神医?陛下还能有好?
    而且郭神医那就是摄政王的人,靠得住吗?
    千思万虑,急的这姑娘头发都要愁白了。
    到如今,终于又见到了陛下,这一颗提溜着的心终于落地。
    抱头痛哭了一场,宝盒就抬起头,伸手抹干脸上的泪水。
    不哭了!既然小主子还好好的活着,那她就得挺起身板继续照顾这孩子。虽然心里怨恨摄政王折磨小主子,可说到底,她们主仆的性命都捏在人家手里。
    他松松手,她们才能活下去。
    而既然他把她和李蔷送到了这里,看意思小主子是暂时又没事了。
    一会打,一会骂,一会爱又一会疼!这个煞星爷爷到底是要折磨小主子到什么时候?这究竟是爱还是恨?
    爱她,就不能好好爱!让她笑,让她乐,让她活的自在,活的轻松。
    可偏偏……这就压根不是爱!
    *
    叁
    *
    接连下了两场大雨,京城的暑气被涤荡一清。同时被涤荡的还有一直以来的肃杀紧张气氛,连抄了五六户之后,街上骑马狂奔的官兵一下就少了许多。
    京城里的老百姓们暗暗吁出一口气,终于又开始起早落夜的讨生活。
    街头的流言蜚语自然少不了,都说摄政王要造反了。软禁了小皇帝,要自己登基当皇帝。这话都不知传了多少年,老百姓们也早已经听得耳朵起茧。
    爱造反就造反吧,只要别打仗,别起乱。改朝换代什么的,就随他去吧。
    谁管龙椅上做的是个啥,反正日子照过,税银照交。这年头,除非嫌命长,谁愿多管闲事。
    老百姓们倒是淡定,可京城里的文武大臣们,却淡定不了。
    长生观都被抄了喂!这才是最要命的!摄政王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往小皇帝死穴里猛扎一刀。
    这一下,可是费了陛下的一条胳膊,还是最强的那一条。
    如今小皇帝就剩保皇党,还能不能东山再起,那可真是悬了。
    每多仗义屠狗辈,最是负心读书人!
    小皇帝的废诏都还没影呢,底下那帮汲汲钻营之辈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落井下石。竟明目张胆的上了折子,大谈什么幼主无能,昏庸误国,恳求摄政王登基,要小皇帝禅让。
    呵呵,图穷匕见,彻底不要脸了!
    这折子一出,自然是引得保皇党们破口大骂,甚至在御正殿里就撕巴起来,打得那位上折子的小官头破血流。
    其他官员虽然嘴巴里嚷嚷着劝架的话,但实际都作壁上观。
    乱臣逆党也罢,忠臣贤良也罢,怎么做人关键还是要看上位者如何表态。
    但摄政王的态度却依然暧昧。
    即没有惩罚那位“胡言乱语”的小官,也没有叱骂“忠君爱国”的保皇党们。只是当众把那折子烧了,随后就退朝离去,一言不发。
    心思缜密,嗅觉灵敏的老狐狸们立刻就从这一举动里嗅到一丝“翻天覆地”的气息,各自在心头盘算着将来的路途。
    作为保皇党精神领袖的渔阳王得知摄政王一言不发直接退朝,在书斋里长长叹息。
    摄政王已经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可见是真下了决心。
    王爷一旦做出了这样的暗示,底下人会如何做,那就不言而喻了。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陛下险矣!
    “难道我们就乖乖任人宰割,什么也不做吗?”老王爷最钟爱的孙子,年轻的博山郡公末暧义愤填膺。
    “没有了长生观,光靠皇亲国戚们,难啊。我们手头终归是没有兵马呀!”老王爷闭上眼叹息。
    “祁进不是跑了吗?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不信他会就此罢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