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客栈醒来,殿试面君,同年争锋,点翰林,选同文馆,入诏狱……每行一步,都印证着他在这个时代留下的痕迹。
    驻足雨中,同报讯的数名中官擦肩而过。杨瓒闭上双眼,任由雨水打在身上。
    百年国祚,中兴之君。
    今日之后,怕是再也见不到了。
    东暖阁内,弘治帝仰卧榻上,面如金纸,呼吸微弱。
    太医院的院使和院判先后诊过脉,都是神情黯然,摇了摇头。
    朱厚照再控制不住泪水,跪倒在榻前,哭声沙哑。
    “父皇!”
    弘治帝微微侧头,艰难道:“父皇见不到你大婚了。”
    “父皇!”
    “莫哭。”抹去朱厚照脸颊上的泪水,声音中满是不舍和遗憾,“父皇本想为你行冠礼。”
    话到一半,弘治帝的气息更加微弱,声音几不可闻,强撑着气息,叮嘱道:“祖宗成法,依高皇帝遗典,祭用素,万不可逾越!”
    “是。”
    “奉孝两宫,束身自修……勤政爱民……亲贤臣远小人,重用辅国之臣,永保贞吉。”
    “儿臣遵训。”
    用最后的力气握住儿子的手,弘治帝硬声道:“后宫不干政,外戚不握权,切记!”
    “儿臣……遵旨!”
    退后半步,朱厚照哭着在御榻前跪倒。
    “好……好……”
    嘴角牵起一抹浅笑,弘治帝终闭上双眼,溘然长逝。
    “父皇!”
    朱厚照猛然扑上前,握住弘治帝尚余温热的手,嘶声痛哭。
    坤宁宫中,皇后乍闻悲讯,悲呼一声冲出宫门。下台阶时,不慎被长裙绊倒,金钗落地,顷刻花容失色,鬓发散乱。
    “娘娘!”
    “退开!”
    不顾泥土染裙,雨水沾身,张皇后撑着站起身,提起裙摆,再一次冲入雨中。
    为何连最后一面也不愿见她?
    为何?!
    穿过交泰殿,张皇后已没了多少力气。跌坐在地上,遥遥望着乾清宫,单手抓着红褙霞帔,哭得锥心泣血。
    “娘娘!”
    宫人不敢硬拉,只能弯腰立在皇后身侧,勉强能挡住些风雨。
    得到消息,王太后和吴太妃先后赶至,看到痛哭的张皇后,亦是凝立雨中,泣不可仰。
    弘治十八年五月辛卯,午时三刻,天子大行。
    京城雷声闪电大作,风号雨泣。
    俄而奉天门大开,数匹快马疾驰而出。
    皇城内外寺庙道观钟鼓齐鸣,撞破雷音。
    闻钟鼓之声,百官皆惊。
    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的衙役冒雨巡城,着茶楼酒肆秦楼楚馆不得宴饮歌舞。城中布庄俱收起艳色锦缎,捧出素绸麻布。
    钟声不停,伴着亘古的悠远,十八年的弘治中兴走到尾声,大明王朝的另一个时代,终缓缓开启。
    第四十章 遗诏
    从诏狱到乾清宫,再从乾清宫到客栈,先后淋过两场大雨,加上中途惊吓,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了。
    回到福来楼,杨瓒便觉一阵头晕目眩,头重脚轻,险些撞到迎上前来的伙计。
    “杨老爷这是怎么了?”
    伙计被吓了一跳,顾不得其他,忙上前两步,扶着杨瓒进门。同时提高嗓门,道:“杨土小哥,杨老爷回来了!”
    听到喊声,杨土噔噔噔从楼上跑下,穿着两件外衫,仍不停打着哆嗦。
    “着凉了?”
    谢过伙计,杨瓒单臂撑着坐到桌旁,捏了捏额角,勉强笑道:“麻烦厨下熬两碗姜汤。若是方便,再帮忙请个大夫。”
    “杨老爷,小的先扶您上楼。掌柜的早有吩咐,姜汤一直在厨下备着,马上就能送来。您先换身干爽衣裳,小的立马去请大夫。”
    伙计话说得快,动作也极其利落。
    杨土想要帮忙,不待走进,接连打了几个喷嚏,脸色变得通红。
    见状,杨瓒不由得添了一层忧心。
    “我没事,你也快些上楼,莫要再四处走动。”
    “四郎……”
    “听话。”杨瓒道。
    说话时,杨瓒已被伙计送上二楼。
    房门打开,温暖气息扑面而来,身上的凉意顿时被驱散。
    迈步走进室内,杨瓒发现角落生起火盆,榻上多出一床新被,另有茶水点心摆在桌,壶嘴还冒着热气。
    “劳烦了。”
    “可不敢。”
    小心将杨瓒送到榻边,伙计道:“小的这就去请大夫。杨老爷有什么吩咐,只管让杨土小哥到厨下寻人。”
    “好。”
    待伙计离开,杨瓒让杨土休息,自己打开衣箱,换下官袍。
    刚收好牙牌金尺,耳边便响起敲门声。
    “杨老爷,小的送姜汤来。”
    房门打开,一个面生的厨役提着食盒,略弯着腰,进门便给杨瓒行礼。
    “小的自作主张熬了白粥,杨老爷将就用些,大夫来了方好用药。”
    对方想得周到,杨瓒自不好退却。自荷包中取出一枚银角,道:“劳你想得周到。”
    递出银角时,见对方手掌宽大,虎口和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