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节(1/2)
不祭祖宗,何言孝。
书岂不是白读?
先帝泉下有知,未知作何想。
比起刘健谢迁,李东阳更了解朱厚照。明着劝,压根不会令他回心转意。只能拐个弯,让天子心生“内疚”,方能将御驾请回京城。
此法看似简单,但把握不好,定会令天子生出恼怒。倔脾气上来,咬死不回京,神仙也没办法。
好在有杨瓒跟在一旁,把握增加五分。不然的话,李东阳定会亲往,而不是由金吾卫带话。
参透李阁老用意,杨瓒牙酸。
当真是算无遗漏!
然事到如今,终究不能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陛下,李阁老所言极是。”杨瓒道,“如陛下继续往北,正月之前恐难折返。”
事实上,压根回不来。
“朕……”
朱厚照犹豫了。
若言旁事,他可以不放在心上。祭祀祖宗,容不得半点马虎。
计划偷跑时,什么都想到,就是没想到这点。现如今,事情摆在面前,任性还是低头,如何选择,少年天子很是为难。
不回京,是错。就这样回京,想再出来,怕比登天还难。
等内阁放人,六部松口?
天晓得要等到猴年马月。
天子踌躇,举棋不定。
顾鼎忽又说道:“陛下有意归京,不妨先往郑村坝。”
郑村坝?
朱厚照抬头,问道:“这也是李阁老之言?”
顾鼎摇头,道:“回陛下,臣知陛下有太宗皇帝之志,欲策马草原,扫平鞑靼。然临近年关,天寒地冻,确非北上良机。太宗皇帝靖难之时,领八万骑,于郑村坝大破南军五十万。陛下欲睹太宗皇帝功绩,无需急往草原,此处亦可。”
朱厚照明显意动。
杨瓒挑眉,看向顾鼎。
该说果然是兄弟?
这份心计和反应速度,当真令人佩服。
察觉杨瓒视线,顾鼎侧头,眉眼稍弯,黑眸湛亮。
如果将顾卿比作冷玉,光华耀目,却如天际星辰,冷辉慑人。顾鼎则如红宝,暖色掩藏棱角,不见笑意,仍予人开朗亲近之感。
杨瓒凝眸。
同样是美人,他对顾卿动心,初相识便有些想入非非。面对顾鼎,却生不出任何心思。
难不成,透过外表,他更喜欢顾伯爷的内在美?
念头闪过,耳际嗡鸣。
杨御史被自己雷到,当场石化。
斟酌再三,朱厚照终于没能扛住“孝”字。
“暂留两日,待谷伴伴返回,即往郑村坝。”
“是!”
顾鼎没有多言,行礼退出室外。
随行的金吾卫早分散开,守住客栈前后两门,唯恐天子任性,再次偷跑。
伯府护卫对侯世子十分熟悉。见顾鼎行来,当即抱拳行礼。
“见过顾佥事!”
熟悉归熟悉,众人都明白,自伯爷离开庆平侯府,兄弟分支,侯府同伯府,世子同伯爷,再不同以往。
故而,几名护卫均称“佥事”,而不是“世子”。
既然是两家人,理应照规矩来。何况自家都是锦衣卫,和金吾卫算不上针锋相对,关系也没好到哪里去。
“赵护卫。”
顾鼎还礼,面上依旧带着笑容。
“二弟一向可好?”
“回佥事,伯爷甚好。”
“我闻二弟奉旨出京,往江南去了?”
“回佥事,事关机密,恕卑职不敢应答。”
点点头,顾鼎没有追问,反而话锋一转,道:“随天子出京之人,即是都察院佥都御使杨瓒。”
“回佥事,正是。”
“现今,杨御史仍借住伯府?”
赵护卫神情不变,吐出硬邦邦两个字:“的确。”
顾鼎心头微动,笑容敛去三分。
“这么说,事情是真的了?”
赵横诧异,什么真的?
“先时堂上寿宴,二弟说了些话,我本以为是醉言,没想到……”
忆起前事,顾鼎脸上的笑容全部消失。没有继续再问,自顾自转身,看向二楼客房,满面沉思。
赵横愈发不解。
伯爷回侯府贺寿,是老六跟着。当时,他正给杨御史赶车,不知详情。听老六回来说,席间一切正常,外人离开后,伯爷随老侯爷进书房,隐约说了些什么,老侯爷气得摔了砚台。
想起伯爷离京之前,梅树下那一幕,赵横拧起眉头。
如果是这事,着实有些难办。
伯爷和杨御史的事,在弟兄们眼里算不得什么。侯府的人会如何想,他却拿不准。
按理,已经分支,无论伯爷做什么,那边都管不着。可孝道压着,老侯爷真的发话,伯爷左右都是为难。
“啧!”
赵横撇撇嘴。
要么说,家大业大就是麻烦。
像他,无父无母,无兄弟姊妹,被个老军户收养,送养父归西,孑然一身,别说找男人,再出格的事也没人管他。
现如今,只望侯世子别多管闲事。
要是找上杨御史,说些有的没
书岂不是白读?
先帝泉下有知,未知作何想。
比起刘健谢迁,李东阳更了解朱厚照。明着劝,压根不会令他回心转意。只能拐个弯,让天子心生“内疚”,方能将御驾请回京城。
此法看似简单,但把握不好,定会令天子生出恼怒。倔脾气上来,咬死不回京,神仙也没办法。
好在有杨瓒跟在一旁,把握增加五分。不然的话,李东阳定会亲往,而不是由金吾卫带话。
参透李阁老用意,杨瓒牙酸。
当真是算无遗漏!
然事到如今,终究不能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陛下,李阁老所言极是。”杨瓒道,“如陛下继续往北,正月之前恐难折返。”
事实上,压根回不来。
“朕……”
朱厚照犹豫了。
若言旁事,他可以不放在心上。祭祀祖宗,容不得半点马虎。
计划偷跑时,什么都想到,就是没想到这点。现如今,事情摆在面前,任性还是低头,如何选择,少年天子很是为难。
不回京,是错。就这样回京,想再出来,怕比登天还难。
等内阁放人,六部松口?
天晓得要等到猴年马月。
天子踌躇,举棋不定。
顾鼎忽又说道:“陛下有意归京,不妨先往郑村坝。”
郑村坝?
朱厚照抬头,问道:“这也是李阁老之言?”
顾鼎摇头,道:“回陛下,臣知陛下有太宗皇帝之志,欲策马草原,扫平鞑靼。然临近年关,天寒地冻,确非北上良机。太宗皇帝靖难之时,领八万骑,于郑村坝大破南军五十万。陛下欲睹太宗皇帝功绩,无需急往草原,此处亦可。”
朱厚照明显意动。
杨瓒挑眉,看向顾鼎。
该说果然是兄弟?
这份心计和反应速度,当真令人佩服。
察觉杨瓒视线,顾鼎侧头,眉眼稍弯,黑眸湛亮。
如果将顾卿比作冷玉,光华耀目,却如天际星辰,冷辉慑人。顾鼎则如红宝,暖色掩藏棱角,不见笑意,仍予人开朗亲近之感。
杨瓒凝眸。
同样是美人,他对顾卿动心,初相识便有些想入非非。面对顾鼎,却生不出任何心思。
难不成,透过外表,他更喜欢顾伯爷的内在美?
念头闪过,耳际嗡鸣。
杨御史被自己雷到,当场石化。
斟酌再三,朱厚照终于没能扛住“孝”字。
“暂留两日,待谷伴伴返回,即往郑村坝。”
“是!”
顾鼎没有多言,行礼退出室外。
随行的金吾卫早分散开,守住客栈前后两门,唯恐天子任性,再次偷跑。
伯府护卫对侯世子十分熟悉。见顾鼎行来,当即抱拳行礼。
“见过顾佥事!”
熟悉归熟悉,众人都明白,自伯爷离开庆平侯府,兄弟分支,侯府同伯府,世子同伯爷,再不同以往。
故而,几名护卫均称“佥事”,而不是“世子”。
既然是两家人,理应照规矩来。何况自家都是锦衣卫,和金吾卫算不上针锋相对,关系也没好到哪里去。
“赵护卫。”
顾鼎还礼,面上依旧带着笑容。
“二弟一向可好?”
“回佥事,伯爷甚好。”
“我闻二弟奉旨出京,往江南去了?”
“回佥事,事关机密,恕卑职不敢应答。”
点点头,顾鼎没有追问,反而话锋一转,道:“随天子出京之人,即是都察院佥都御使杨瓒。”
“回佥事,正是。”
“现今,杨御史仍借住伯府?”
赵护卫神情不变,吐出硬邦邦两个字:“的确。”
顾鼎心头微动,笑容敛去三分。
“这么说,事情是真的了?”
赵横诧异,什么真的?
“先时堂上寿宴,二弟说了些话,我本以为是醉言,没想到……”
忆起前事,顾鼎脸上的笑容全部消失。没有继续再问,自顾自转身,看向二楼客房,满面沉思。
赵横愈发不解。
伯爷回侯府贺寿,是老六跟着。当时,他正给杨御史赶车,不知详情。听老六回来说,席间一切正常,外人离开后,伯爷随老侯爷进书房,隐约说了些什么,老侯爷气得摔了砚台。
想起伯爷离京之前,梅树下那一幕,赵横拧起眉头。
如果是这事,着实有些难办。
伯爷和杨御史的事,在弟兄们眼里算不得什么。侯府的人会如何想,他却拿不准。
按理,已经分支,无论伯爷做什么,那边都管不着。可孝道压着,老侯爷真的发话,伯爷左右都是为难。
“啧!”
赵横撇撇嘴。
要么说,家大业大就是麻烦。
像他,无父无母,无兄弟姊妹,被个老军户收养,送养父归西,孑然一身,别说找男人,再出格的事也没人管他。
现如今,只望侯世子别多管闲事。
要是找上杨御史,说些有的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