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2/6)
战事激烈,暂时没有传出甚么新消息。”
李遐玉仔细端详着舆图,将它收了起来,吩咐道:“你回部曲庄园去,传信让剩下的部曲并女兵准备干粮马匹随我北上。此外,立刻使人去铁力尔部落借兵,只需五百骑士便足够了。”略顿了顿,她又道:“让乌迷耳族长看在这些年的交情上,务必帮忙。日后,李家或者谢家,必将百倍千倍回报之。”
“某愿再往北传信,毕竟某才是负责禀报娘子之人,传话亦更为准确可信。”那部曲闻言,跪地请命道,“随某回来的两位兄弟,可立即去部曲庄园、女兵庄园带信。娘子放心,某等必追随在娘子身后,全力以赴助谢郎君杀出重围。”
李遐玉微微颔首,起身回到寝房中,将正安然睡着的染娘抱起来。时至如今,她才明白,无论是近来她连续的噩梦,或是女儿无故啼哭,皆是心有灵犀之故。她们都能隐约感觉到,数千里之外的谢琰已然陷入了危险之中,故而会替他担忧,觉得慌张、惧怕,更觉得痛苦。
然而,再如何悲恸,再如何恐惧,她亦不可能只是守在女儿身边,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谢琰生死不知,不可能只会惊慌失措而无所作为。她不能仅仅只是干等着部曲传消息,等着旁人去救他,而是应当奔赴战场,亲眼去确定他的安危。
她垂下首,轻轻贴着女儿白嫩的小脸,感受着她的温暖与柔软。眼角不知不觉落下几滴泪,顺着小家伙的脸颊淌下。染娘仿佛感觉到了微凉的泪水,有些不安地动了动,略有些浅淡的眉微微蹙了起来,似乎立刻便要惊醒。她轻轻地哄了两句,脚下的步伐却并未停止,快步朝着正院内堂而去。
时候已经不早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李遐玉走进内堂的时候,柴氏与茉纱丽、孙秋娘依旧一无所知。然而,望见她的神情与脸上残留的泪痕,三人似乎隐约明白了什么,皆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柴氏立即接过染娘,皱眉道:“非得此时此刻便赶过去?稍微准备再过去,恐怕更合适一些。不能因担忧之故,反而将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或许在半个时辰内,县城城门便会关闭。祖母,儿已经等不得了,一时一刻也等不得。而且,祖母相信儿罢,儿绝不会任性胡来。”李遐玉低声道。只要想到这一时一刻中,谢琰便会遇到什么危险,她就恨不得能立即赶到他身边,与他并肩作战冲出险境。
“恐怕不得不烦劳祖母,将侍奉祖父祖母的部曲与女兵都暂时交给儿。染娘……便请祖母、阿嫂与秋娘多看顾一二。另外,儿已经令人去寻找在外游历的玉郎,让他归来守在家中。是儿不孝,此时不能守在祖父祖母身边尽孝,反倒要冒险行事……”说罢,李遐玉跪下来,郑重地行了稽首大礼。
“这是作甚么!”柴氏拧起眉,冷喝道,“咱们家的娘子,理应有一往无前的气魄!只须得记住,全须全尾地回来就是!”
“儿省得。”李遐玉起身回道,眉目间皆是坚毅之色。
听到此处,有些惶然的茉纱丽再也忍不住,哭泣起来:“元娘,我和你一起去!我也放心不下憨郎!”说罢,她快步走了过来,脚步却有些踉跄不稳,她的侍女忙扶住她。而原本正在旁边顽耍的孙小郎与梅娘也仿佛察觉了此时充满不安的气氛,哇哇大哭。
“阿姊,我能帮你,带上我!”孙秋娘双目微红,哽咽道。
李遐玉果断地摇首拒绝:“祖父祖母与孩儿们都指着你们照料呢。玉郎未归家之前,秋娘,茉纱丽,你们须得好生地替我将这个家撑起来。而且,相信我罢,我一定能将表兄和三郎都带回家来。”说罢,她又看了柴氏与她怀中的染娘几眼,便转身离开了。
在她踏出内堂的那一刹那,染娘似乎感觉到了阿娘的远去,忽地张开迷蒙的睡眼,四处寻找她,朝着她奋力地伸出了小手。见她的背影远去,并没有理会她,她不由得委屈地大哭起来。听着女儿的哭声,尽管心中既酸涩又心疼,李遐玉却仍是没有转回头,而是继续疾步往外院行去。
内院门前,大管事李胜已经准备好了快马。李遐玉翻身上马,简单收拾好行李的雨娘晴娘亦跟了上来,另有柴氏身边的数名管事娘子与侍婢已是默默地追随在后。
孙秋娘一直不自禁地随在她身后,看着她上马,不由得伸手拉住马缰。虽有千言万语,此时却唯有道:“阿姊……千万小心!”
李遐玉轻轻地揉了揉她的发鬓:“……若我与三郎有什么万一,秋娘,家中便暂时交给你了。我相信,你一定能撑起来。至于茉纱丽,好生宽慰她,教她不必忧心,免得孩子们也跟着难过。若有什么新消息,我定会及时让人传回家来。”此去九死一生,她其实并不能完全保证,是否还能活着回转。只是,到底无法置身事外,只得搏命一试。
孙秋娘含泪颔首,目送她拨马远去,终是泪如泉涌。
李遐玉策马出了弘静县城后,便往女兵庄园赶去。当她赶到时,所有女兵部曲皆已经牵着马在庄园外等候。由于事态紧急,每人皆备了三匹马以及若干粮草,以便随时换马用。
众人默然无声地注视着她,躬身行礼。她勒住马,环视周遭,冷静地道:“三郎在漠北受围困,至今生死不知。我
李遐玉仔细端详着舆图,将它收了起来,吩咐道:“你回部曲庄园去,传信让剩下的部曲并女兵准备干粮马匹随我北上。此外,立刻使人去铁力尔部落借兵,只需五百骑士便足够了。”略顿了顿,她又道:“让乌迷耳族长看在这些年的交情上,务必帮忙。日后,李家或者谢家,必将百倍千倍回报之。”
“某愿再往北传信,毕竟某才是负责禀报娘子之人,传话亦更为准确可信。”那部曲闻言,跪地请命道,“随某回来的两位兄弟,可立即去部曲庄园、女兵庄园带信。娘子放心,某等必追随在娘子身后,全力以赴助谢郎君杀出重围。”
李遐玉微微颔首,起身回到寝房中,将正安然睡着的染娘抱起来。时至如今,她才明白,无论是近来她连续的噩梦,或是女儿无故啼哭,皆是心有灵犀之故。她们都能隐约感觉到,数千里之外的谢琰已然陷入了危险之中,故而会替他担忧,觉得慌张、惧怕,更觉得痛苦。
然而,再如何悲恸,再如何恐惧,她亦不可能只是守在女儿身边,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谢琰生死不知,不可能只会惊慌失措而无所作为。她不能仅仅只是干等着部曲传消息,等着旁人去救他,而是应当奔赴战场,亲眼去确定他的安危。
她垂下首,轻轻贴着女儿白嫩的小脸,感受着她的温暖与柔软。眼角不知不觉落下几滴泪,顺着小家伙的脸颊淌下。染娘仿佛感觉到了微凉的泪水,有些不安地动了动,略有些浅淡的眉微微蹙了起来,似乎立刻便要惊醒。她轻轻地哄了两句,脚下的步伐却并未停止,快步朝着正院内堂而去。
时候已经不早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李遐玉走进内堂的时候,柴氏与茉纱丽、孙秋娘依旧一无所知。然而,望见她的神情与脸上残留的泪痕,三人似乎隐约明白了什么,皆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柴氏立即接过染娘,皱眉道:“非得此时此刻便赶过去?稍微准备再过去,恐怕更合适一些。不能因担忧之故,反而将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或许在半个时辰内,县城城门便会关闭。祖母,儿已经等不得了,一时一刻也等不得。而且,祖母相信儿罢,儿绝不会任性胡来。”李遐玉低声道。只要想到这一时一刻中,谢琰便会遇到什么危险,她就恨不得能立即赶到他身边,与他并肩作战冲出险境。
“恐怕不得不烦劳祖母,将侍奉祖父祖母的部曲与女兵都暂时交给儿。染娘……便请祖母、阿嫂与秋娘多看顾一二。另外,儿已经令人去寻找在外游历的玉郎,让他归来守在家中。是儿不孝,此时不能守在祖父祖母身边尽孝,反倒要冒险行事……”说罢,李遐玉跪下来,郑重地行了稽首大礼。
“这是作甚么!”柴氏拧起眉,冷喝道,“咱们家的娘子,理应有一往无前的气魄!只须得记住,全须全尾地回来就是!”
“儿省得。”李遐玉起身回道,眉目间皆是坚毅之色。
听到此处,有些惶然的茉纱丽再也忍不住,哭泣起来:“元娘,我和你一起去!我也放心不下憨郎!”说罢,她快步走了过来,脚步却有些踉跄不稳,她的侍女忙扶住她。而原本正在旁边顽耍的孙小郎与梅娘也仿佛察觉了此时充满不安的气氛,哇哇大哭。
“阿姊,我能帮你,带上我!”孙秋娘双目微红,哽咽道。
李遐玉果断地摇首拒绝:“祖父祖母与孩儿们都指着你们照料呢。玉郎未归家之前,秋娘,茉纱丽,你们须得好生地替我将这个家撑起来。而且,相信我罢,我一定能将表兄和三郎都带回家来。”说罢,她又看了柴氏与她怀中的染娘几眼,便转身离开了。
在她踏出内堂的那一刹那,染娘似乎感觉到了阿娘的远去,忽地张开迷蒙的睡眼,四处寻找她,朝着她奋力地伸出了小手。见她的背影远去,并没有理会她,她不由得委屈地大哭起来。听着女儿的哭声,尽管心中既酸涩又心疼,李遐玉却仍是没有转回头,而是继续疾步往外院行去。
内院门前,大管事李胜已经准备好了快马。李遐玉翻身上马,简单收拾好行李的雨娘晴娘亦跟了上来,另有柴氏身边的数名管事娘子与侍婢已是默默地追随在后。
孙秋娘一直不自禁地随在她身后,看着她上马,不由得伸手拉住马缰。虽有千言万语,此时却唯有道:“阿姊……千万小心!”
李遐玉轻轻地揉了揉她的发鬓:“……若我与三郎有什么万一,秋娘,家中便暂时交给你了。我相信,你一定能撑起来。至于茉纱丽,好生宽慰她,教她不必忧心,免得孩子们也跟着难过。若有什么新消息,我定会及时让人传回家来。”此去九死一生,她其实并不能完全保证,是否还能活着回转。只是,到底无法置身事外,只得搏命一试。
孙秋娘含泪颔首,目送她拨马远去,终是泪如泉涌。
李遐玉策马出了弘静县城后,便往女兵庄园赶去。当她赶到时,所有女兵部曲皆已经牵着马在庄园外等候。由于事态紧急,每人皆备了三匹马以及若干粮草,以便随时换马用。
众人默然无声地注视着她,躬身行礼。她勒住马,环视周遭,冷静地道:“三郎在漠北受围困,至今生死不知。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